萧子扬
- 作品数:28 被引量:20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理解和感知变迁:论知觉社会学何以可能被引量:1
- 2017年
- 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状态、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的体验、理解、感知和知觉的总称,它是理解"过程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同时,社会科学也是过程社会和现代性的产物,而理解和感知变迁是包括知觉社会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的历史使命。本文重点提出知觉社会和知觉社会学等概念,认为知觉社会学不同于以往的理解社会学和过程社会学,它重点强调社会知觉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性,是贯穿着人类社会从原始走向农业,从农业走向工业的核心力量,是对"后工业社会究竟是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的尝试性解答,是基于"中国经验"和"中国体验"而进行的一种理论建构。
- 萧子扬马福元孙健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浅析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从人是社会关系总和及其延伸谈起被引量:2
- 2013年
-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怎样的?历来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在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出现之前,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对人的问题的回答都脱离了人的社会关系这一核心方面。在前人精华思想的积淀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我们认同的、比较完善的、较为科学的系统人的本质理论,而且他认为人的本质的物质根源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并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同时人们还不能自由地选择和创造社会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真正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真正源泉是什么的进行深刻探索,以此得到一些真知与灼见,并且合理利用其社会价值。
- 萧子扬
- 从微博印象看女大学生网络形象的建构、解构和重构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商业化、媒介的社会偏见、大众的认知偏见和女大学生的集体失语等因素,导致女大学生负面网络形象越来越明显。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利用新浪微博的"微博印象"这一个功能,对女大学生的微博印象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重点探讨女大学生网络形象的建构、解构与重构过程,并提出坚持客观公正报道、尊重女大学生的话语权、坚持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等重构措施。
- 萧子扬叶锦涛
- 关键词:女大学生网络形象
- 自觉和内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未来转向--纪念“马甸会议”召开30周年被引量:10
- 2018年
- "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社会工作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社会工作的起步。自1987年"马甸会议"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然,也依旧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科地位尚未确立等。因此,在"马甸会议"召开三十周年之际,重新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重新挖掘专业内省和专业自觉,是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要路径。
- 萧子扬彭秀良
- 关键词:本土化
- 人情、关系和面子——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困境的二重解读被引量:7
- 2017年
- 人情、关系和面子是中国人日常交往中极为重要的行为逻辑,也是社会工作及其实践必须关注的问题:其一,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链接者,其本身就承担着为案主"拉关系"的角色,以促进资源有效、及时地从政府和社会传递到案主手里;其二,社会工作者要想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就必须尊重案主,"给足面子";其三,对于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而言,"拉关系"本身就是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伦理困境,对于"强社会工作机构"与"弱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起点的差异,"拉关系""找人情""给面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不同水平社会工作机构力量博弈的筹码。本文从社会学、社会工作视角出发,探讨"人情、关系和面子"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利与弊,并结合具体案例对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困境进行二重解读。
- 萧子扬
- 关键词:人情面子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 试析熊彼特眼里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基于《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阅读
- 2014年
- 约瑟夫·熊彼特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文集《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第一部分——《卡尔·马克思》从"作为预言家的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导师的马克思"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文章基于《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阅读,按照熊彼特的独特视角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评价。
- 萧子扬马福元敏涛
- 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学浅析--南京市X区个案研究
- 2014年
- 以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为个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法调查,发现大部分南京市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仍旧很大,主要表现在公共空间的数量、质量、类型等方面。如何让市民更好的享受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这正是本次调研的重点。
- 张莉莉萧子扬
-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 试析熊彼特眼里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基于《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阅读
- 2014年
- 约瑟夫-熊彼特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文集《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第一部分——《卡尔-马克思》将马克思定义为预言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导师,其从多角度和新视角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即按照熊彼特的视角对马克思及其思想进行一定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多角度思考。
- 萧子扬马福元敏涛
-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空巢青年"和"独居青年"是当前80后、90后这两代人的经典写照和最为真实的集体心态,可以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避免和不可回避的话题。"空巢青年"的现象目前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和探讨。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学科应及时承担这一重担,及时研究"空巢青年"、"独居青年"的情感需求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 萧子扬
- 关键词:城市青年孤独感
- 从无线局域网(Wi-Fi)命名中看高校青年语言失范和心态越轨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的使用愈加广泛,加之Wi-Fi热点名称的可设置性和可修改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给其设置一个特别的名称。高校学生作为广泛使用该功能的群体,在Wi-Fi命名方面"脑洞大开",常取一些"丧心病狂"的名称,这一命名过程反映出当前高校青年群体的语言失范和心态越轨现象。笔者多途径对高校青年常设置的Wi-Fi热点名称进行收集、整理,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对其中反映出的语言失范和心态越轨现象进行解读。
- 萧子扬
- 关键词:社会心态越轨WI-FI高校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