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全林

作品数:34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8篇天文地球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射流
  • 15篇拟序
  • 15篇拟序结构
  • 13篇大涡模拟
  • 13篇湍射流
  • 9篇数值模拟
  • 8篇两相流
  • 8篇值模拟
  • 7篇圆湍射流
  • 7篇两相流动
  • 6篇平面射流
  • 6篇面射流
  • 4篇可压
  • 4篇可压缩
  • 4篇可压缩流
  • 4篇可压缩流动
  • 4篇不可压
  • 4篇不可压缩流
  • 4篇不可压缩流动
  • 3篇地磁

机构

  • 18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34篇范全林
  • 17篇张会强
  • 16篇王希麟
  • 16篇郭印诚
  • 16篇林文漪
  • 6篇冯学尚
  • 4篇于瑶
  • 3篇魏奉思
  • 3篇向长青
  • 2篇顾善建
  • 2篇潘永华
  • 2篇姚久胜
  • 1篇朱青
  • 1篇苏为宁
  • 1篇潘元胜
  • 1篇刘淳
  • 1篇周惠君
  • 1篇徐行
  • 1篇汤翔
  • 1篇郭志辉

传媒

  • 9篇燃烧科学与技...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2篇物理实验
  • 2篇力学进展
  • 2篇中国科学(E...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应用激光
  • 1篇大学物理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9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8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ISF”方法于地磁扰动事件的预报试验被引量:3
2003年
以1966~1982年期间有关太阳活动、行星际扰动和地磁扰动的观测为基础,综合行星际扰动过程的物理模型并运用模糊数学概念,提出一种预报由太阳风暴吹向地球而引起的地磁扰动的“ISF”方法.利用该方法对1980-1998年间24个较大的、曾引起空间灾害事件的地磁暴进行了预报试验,在试验中考虑了每个扰动事件的三维传播特性、搜寻每个射电源的最佳贴近度和磁场南、北向分量的影响.主要结果是:(i)磁扰开始时间的预报值T预与观测值T观比较,相对误差△T预/T观≤10%的事件,占总事件的45.8%;△T预/T观≤30%的事件,占总事件的78.3%;△T预/T观>30%的事件,只占总事件的21.7%.(ii)磁扰幅度的预报,相对误差△Kp,预/Kp,观≤1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41.67%;△Kp,预/Kp,观≤30%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79%;△Kp,预/Kp,观≤45%的事件,占总事件数的100%.作为一个例子,1998年4-5月事件的预报试验表明△T预/T观=7.4%,△ΣKp,预/ΣKp,观=15.3%.这表明该预报方法对空间天气事件中的地磁扰动预报有改善.
魏奉思徐亚冯学尚范全林
关键词:地磁暴
三维太阳风结构的Ulysses观测和MHD模拟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Ulysses从1994年9月到1995年6月第一次对日跨极飞行期间,发现除赤道附近±20°的区域为300~450km/s的低速太阳风以外,其余为中高速太阳风,而在±40°以上为700~870km/s的高速太阳风,而且低速太阳风与高速太阳风之间的过渡面很陡本文用三维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型对Ulysses在太阳活动极小期观测到的太阳风大尺度结构进行了模拟这一模型将计算区域分为1~22Rs和18Rs~1 AU两部分,并将具有总交差减小(TVD)特性的Lax-Friedrich格式和MaccormackⅡ型格式结合起来.我们根据太阳光球磁场的视向分量观测确定初始磁场,并在MHD方程组中加入体积加热项,进行三维MHD模拟数值结果再现了上述观测到的大尺度太阳风结构的主要特征,与Ulysses观测基本相符这一工作说明初始磁场以及体积加热可能控制着高低速太阳风的分布。
冯学尚向长青钟鼎坤范全林
关键词:MHD方程组三维数值模式大尺度结构赤道附近
测量热导率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2
1989年
一、引言在测量热导率的实验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稳态法,即在保持被测样品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测量热流,然后求出热导率。这种方法实验条件要求严格,不易测准。本文介绍一种热导率测量的新方法,即动态法:样品上各点的温度可以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
范全林于瑶孙秀华刘淳万春华
关键词:热导率
计算机Moire偏度法测量液体折射率
1997年
提出一种基于Talbot效应的实时计算机莫尔偏废法(Computermoiredeflectometry),它是由光栅,CCD摄像机,计算机像处理器(CIP)构成。CIP用来实时获得、测量和处理由透明和反射物体所产生的光学图像。测量精度10-5。
巫颐秀于瑶潘元胜朱青范全林潘永华
关键词:TALBOT效应
圆湍射流控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以圆湍射流为对象,研究了初始扰动参数的改变对湍流拟序结构发展的影响。当雷诺数Re=2938,5640,11750,以及扰动Strouhal(Sr)数在0~0.9范围变化时,通过流场显示,对射流喷口附近过渡区的拟序结构演变过程进行了观测。实验发现,在Strouhal数为0.5左右时,射流核心区长度最短,拟序结构的发展最显著,且对Re数不敏感;拟序结构随初始扰动振幅的增大而增长,但扰动幅值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涡的增长趋于不明显。本研究为通过控制湍流拟序结构进而控制湍流提供了初步依据。
范全林王希麟郭印诚张会强林文漪
关键词:圆湍射流湍流拟序结构
一个基于观测的太阳风背景模型被引量:4
2006年
建立由太阳光球磁场和日冕偏振亮度等观测约束的单流体太阳风模型,包括日冕和太阳风的等离子体密度、速度和磁场,温度还有待于以后处理.这里采用高山观测台(HAO)MKIII的日冕偏振亮度(pB)在 1.36 R_s上的观测概图,根据Guhathakurta在1996年发展的日冕电子密度反演模型确定日冕的电子密度分布.同时采用Wilcox太阳观测台(WSO)的光球磁场视向分量的观测概图作为底部边界,根据Zhao等在1994年发展的水平电流一电流片(HCCS)模型得到全球磁场. Phillips在1995年及McComas在2003 年分别用Ulysses第一次和第二次跨极飞行的观测发现,归一化到1 AU的太阳风动量流密度除了在10°- 30°的纬度范围内略低以外几乎不变.根据这一结论,结合已经得到的密度数据,就可以得到日冕和太阳风的速度.将上面的模型应用于1918卡林顿自转周稳态太阳风的研究,结果与太阳活动极小期的观测基本相符, 但是与观测相比较低速高密度区偏大,因此密度模型还有待改进.
向长青冯学尚范全林姚久胜
关键词:太阳观测
入流滑移条件对两相射流特性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研究了入流滑移条件对空间发展的气粒两相平面湍射流的非定常流动特性的影响。以 Re数 130 0 0的平面不可压缩湍射流流动为例 ,气相场用 Euler方法求解 ,通过大涡模拟 ( large- eddy simulation,L ES) ,直接求解大尺度涡运动的 Navier- Stokes方程 ,小尺度涡用标准 Smagorinsky亚格子模式模拟。颗粒相的运动用 L agrangian方法直接求解。在不同入流滑移条件下 ( Up0 / U0 =α) :α=1,两相无滑移 ;α=0 .5 ,中等滑移情况 ;α=0 ,颗粒相以静止状态进入射流 ,分别求解了 5种尺度 ,共 2 5× 10 4个颗粒的运动方程。结果表明 :对于 Stokes数远小于 1或量级在 O( 1)附近的颗粒 ,颗粒与气相拟序结构的相互作用行为对入流滑移条件的变化不敏感。但是 Stokes数显著大于 1的颗粒 。
范全林张会强郭印诚王希麟林文漪
关键词:大涡模拟平面射流拟序结构数值模拟燃烧
一类TVD型组合差分方法及其在磁流体数值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2年
根据太阳风数值模拟的特点,考虑到算法的质量(收敛速度、稳定性、精度等),结合磁流体数值计算的特性,对三维球坐标下磁流体动力学(MHD)方程组中的流体部分采用一种修正Lax-Friedrichs差分法而对磁场部分采用MacCormack格式,发展了一类快捷的具有TVD特性的组合数值新方法.作为格式的检验,在一维情况下,将其与PPM格式进行了比较,对一维快慢磁流体激波问题得到了与PPM格式精度相同的结果,然后将其应用到定态太阳风的数值模拟上,在不同等离子体β情形下,可得到理想的太阳风定态结构,为今后将此数值模式应用到具有复杂磁场位型或三维真实太阳风暴的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冯学尚范全林魏奉思姚久胜S.T.Wu
关键词:磁流体数值模拟太阳风
圆湍射流拟序结构的频谱特性被引量:3
1999年
以圆湍射流为对象 ,用修正的周期图法对圆湍射流下游近场的速度场进行了频谱特性分析 ,空气射流的雷诺数为 Re=2 93 8。研究了外界主动声激励对圆湍射流功率谱的影响 ,并与流场显示的结果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表明 ,在圆湍射流混合层内缘与核心区结合部是射流对外界声激励响应最明显的位置。外界声激励对圆湍射流的影响区域集中在射流近场。沿着射流方向 ,在射流出口和核心区尾部之间 ,功率谱分布有一个最大值。
范全林张会强郭印诚赵子英王希麟林文漪
关键词:圆湍射流频谱分析湍流拟序结构
宽粒径分布气粒两相圆湍射流特性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研究了一种宽粒径分布范围的气粒两相圆湍射流的特性。用ρp= 2 590 kg/m 3、0~200 μm 的玻璃微珠做颗粒相,实验Reynolds 数为5 640,粒气质量比为15% 。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详细测量了两相射流近场(x/D< 15)的流向、径向时均速度、湍动能及颗粒相浓度的分布,分析了Stokes数变化对两相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的颗粒相粒径分布削弱了特定St数颗粒与气相的作用。与单粒径分布的两相圆湍射流颗粒相uνp比气相的uν小一个量级的结论不同,在宽粒径分布的气粒两相水平圆湍射流中,颗粒相的湍动能与气相具有相当的量级。
范全林张会强郭印诚王希麟林文漪
关键词:两相流圆湍射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