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
- 作品数:51 被引量:3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保健专项资金科研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女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有冠心病者159例为冠心病组,无冠心病者30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高尿酸血症比例(11.32%)明显高于对照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 周芸苏工李菁米树华马长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青年女性高尿酸血症冠状血管造影术
-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状况及相关临床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及肾功能轻中度以上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且不合并原发肾脏疾病的356例老年(≥60岁)冠心病患者,以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将GFR<90 mL.min-1.1.73 m-2定义为轻度肾功能损伤,GFR<60 mL.min-1.1.73 m-2定义为中度肾功能损伤(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析肾功能轻中度以上受损(GFR<70 mL.min-1.1.73 m-2)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56例患者中轻度以上肾功能损伤者184例(51.7%),其中CKD 60例(16.9%),100例(28.1%)患者GFR<70 mL.min-1.1.73 m-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减低为肾功能轻度以上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轻度以上受损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血肌酐值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轻中度以上受损的比例较高且与冠脉三支病变相关,有必要评价GFR,以早期发现肾功能减低患者,减少医源性肾功能恶化的发生。
- 张晓霞米树华苏工田磊戴文龙郑虹
- 关键词:冠心病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疾病
- 苯扎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并高血压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压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治疗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和血压的变化。方法 58例高甘油三 酯血症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缓释硝苯地平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和安慰剂组,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 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和白介素 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与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 苯扎贝特组治疗 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 血糖、尿酸水平也有显著下降(P<0.05),血清hs CRP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安慰剂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苯扎贝特 组血清hs-CRP和TNF -水平的变化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苯扎贝特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安慰剂组 (P<0.05),而且与血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5)。结论 苯扎贝特可能通过调整血脂异常抑制血循环中炎性细 胞因子的表达,并且可能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血压进一步降低。
- 叶平苏工张铖
- 关键词:苯扎贝特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趋化因子类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附5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和探讨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AT)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方法随访和分析2004-2007年5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SAT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1)在529例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中有5例(0.94%)发生SAT,多于术后2~5d出现。其中3例冠脉造影证实SAT,积极治疗后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支架内无再狭窄;2例可能为SAT;死亡2例,1例在院外死亡,均为未及时介入治疗。(2)上述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ST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表现为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1例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患者为药物洗脱支架后SAT,1例为裸支架后SAT。结论支架内SAT可能与C型病变,术中支架贴壁不良,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及时介入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 戴文龙赵全明米树华田磊苏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栓形成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血糖波动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急性期入院后血糖波动的特征以及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1)选择1 24例老年ACS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史分为两组,记录其基线时资料、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 苏工米树华李昭陶红杨红霞郑虹周芸田磊
- 血浆脑钠肽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4例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血浆BNP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④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单支(49例)、双支(30例)、三支(25例)病变,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0±13)、(110±13)、(140±18)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ini评分≥20分组(48例)及评分〈20分组(56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149±13)、(107±13)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同分组,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0%组(15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100ng/L。⑧根据患者随访1年内是否有心血管事件发生分组,未发生组(54例)与发生组(50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9±12)ng/L、(153±13)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用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 李敏米树华苏工戴文龙贾淑杰
- 关键词:冠心病脑钠肽GENSINI积分
- 苯扎贝特对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本研究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苯扎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治疗组:苯扎贝特组(A组,长效硝苯地平+饮食控制+苯扎贝特)30例,对照组(B组,长效硝苯地平+饮食控制+安慰剂)28例。通过对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的变化,来观察苯扎贝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 A组在治疗后舒张压降低较B组显著;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在治疗后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结论苯扎贝特可能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良性影响,并且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 苏工叶平薛兰黄泽峰张诚
- 关键词: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苯扎贝特胰岛素抵抗
- 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住院变化趋势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安贞医院11年青年女性冠心病的住院趋势及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次住院、临床病例资料完整,且出院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150846例,其中男性109277例(72.4%),女性41569例(27.6%);根据年龄分为青年冠心病(年龄<45岁)、中年冠心病(45~64岁)、老年冠心病(≥65岁)。青年冠心病患者10232例(6.8%),其中男性9456例(92.4%),女性776例(7.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SBP、DBP、HR)、实验室检查结果(TG、TC、HDL-C、HDL-C、UA、HCY和HbA1C)。结果:2007年至2017年,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比例呈降低的趋势(8.6%降至6.2%,P=0.000),青年女性冠心病比例亦呈降低趋势(10.4%降至7.5%,P=0.000)。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比例没有变化(趋势P=0.158)。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TG[1.66(1.23,2.26)]降至[1.42(1.03,1.97)]mmol/L、TC(4.78±1.12)降至(4.44±1.09)mmol/L、LDL-C(3.00±0.99)降至(2.56±0.90)mmol/L、HCY(16.8±4.4)降至(12.2±6.2)μmol/L水平,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00);而青年女性没有变化。与青年男性冠心病比较,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TG(t'=7.66,P=0.000)、UA(t'=28.790,P=0.000)、HCY(t'=17.732,P=0.000)水平低,HDL-C(t'=15.676,P=0.000)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中老年女性比较,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SBP最低(F=48.458,P=0.000)、TC、HDL-C、LDL-C、HbA1c、UA、HCY(F=17.174,F=9.776,F=5.481,F=1.758,F=230.951,F=323.408,P<0.01)水平最低。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TG水平高于老年女性,低于中年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8.536,P=0.000)。结论:从2007至2017年,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TG、TC、LDL-C、HCY水平没有变化。与青年男性和中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比较,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TC、HDL-C、LDL-C、HbA1c、UA、HCY水平最低。
- 杨红霞左惠娟贾淑杰苏工南楠张纯宋现涛
- 关键词:冠心病青年女性代谢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胆固醇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连续人选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每日均接受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根据4周后血脂水平分为血脂达标组(75例)和血脂未达标组(29例)。血脂达标组继续同前服用瑞舒伐他汀至12周,血脂未达标组加用依折麦布10mg/次,1次/d治疗至12周。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12周后测定血脂及胆固醇合成标志物和吸收标志物含量。结果①104例冠心病患者治疗4周后,总胆固醇、LDL—C水平及γ-烯胆甾烷醇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符固醇/总胆固醇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0±0.14)mmol/L比(4.41±1.23)mmo]/L、(2.03±0.12)mmol/L比(2.92±0.20)mmol/L、(13.3±2.0)mg/L比(16.1±2.9)mg/L、(10.4±0.8)mg/g比(8.8±0.6)mg/g](均P〈0.05)。②血脂达标组继续他汀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4周后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亦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脂未达标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4周后比较,总胆固醇、LDL—C、菜油圊醇、符同醇含量以及菜油固醇/总胆固醇比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65±0.23)mmol/L比(3.28±0.17)mmol/L、(2.03±0.09)mmol/L比(2.40±0.11)mmoL/L、(4.2±0.5)mg/L比(7.0±0.9)mg/L、(12.1±1.1)mg/L比(14.3±1.2)mg/L、(3.2±0.4)mg/g比(5.2±0.4)mg/g](均P〈0.05)。结论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并进一步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提高血脂�
- 郑虹米树华张涛杨红霞苏工张晓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调脂治疗
-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配至替米沙坦组和硝苯地平组,各35例。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40 mg/d治疗,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30 mg/d治疗,服药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控制良好,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10.4±4.4)μU/ml与(6.8±2.3)μU/ml,P<0.01〕及餐后2 h血糖水平〔(8.7±1.3)mmol/L与(7.1±0.9)mmol/L,P<0.01〕显著下降,HOMA-IR亦显著下降〔(2.5±1.2)与(1.7±0.7),P<0.01〕,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30/△G30)显著升高〔(10.4±1.9)与(15.7±2.9),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各糖脂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替米沙坦在良好降压的同时,可改善老年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
- 陶红米树华赵怡杨红霞苏工郑虹王曦之周芸李菁
-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