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莲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体外
  • 3篇细胞生长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分化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生长因...
  • 2篇体外诱导
  • 2篇细胞分化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肝细胞分化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炎症因子

机构

  • 5篇宜宾市第一人...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胡莲
  • 3篇万居易
  • 3篇钟晓琳
  • 3篇李昌平
  • 2篇王忠琼
  • 1篇周涛
  • 1篇王文兵
  • 1篇廉华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制瘤素M(OSM)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及效果.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取第3代按以下分组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A组:低糖杜氏改良培养基(DMEM-LG)+100 mL/L胎牛血清(fetal calf,serum,FC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C组:HGM+20μg/L HGF;D组:HGM+20μg/L OSM;E组:HGM+20μg/L HGF+20μg/L OSM,于不同时间点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表达,高碘酸-希夫氏(PAS)染色检测糖原表达,谷氨酰胺脱氢酶法检测上清液尿素含量.结果:C,E组于诱导第7天出现AFP阳性表达,以后其阳性表达率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诱导第7天E组阳性表达率高于C组(x^2=6.322,P<0.05).C组、E组分别于诱导第7、14天出现CK18阳性表达,于诱导第7天开始出现糖原阳性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表达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点E组CK18(14 d:x^2=4.811,P<0.05;21 d:x^2=6.902,P<0.01;28 d:x^2=5.771,P<0.05)及糖原(14 d:x^2=6.902,P<0.01;21 d:x^2=6.818,P<0.01;28 d:x^2=6.818,P<0.01)阳性表达率高于C组.C,E组培养上清液中尿素浓度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增高,E组增长幅度比C组高.A,B,D组各时间点均未见AFP、CK18、糖原表达及尿素浓度变化.结论:MSCs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HGF能够诱导MSCs分化肝样细胞,OSM与HGF联合使用,能促进MSCs的分化,明显提高分化率.
钟晓琳李昌平胡莲万居易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及环氧酶-2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7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及环氧酶-2(COX-2)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UC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OX-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血便、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17、COX-2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可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和COX-2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胡莲廉华周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炎症细胞因子
淤胆血清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BMSCs向肝细胞分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体外扩增BMSCs的可能性,及淤胆大鼠血清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解决肝组织工程细胞来源短缺的可行性。方法取6周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分离、纯化并传代培养BMSCs。取12~14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n=20),制备正常及淤胆大鼠血清。取第3代BMSCs按培养液不同分组:A组,DMEM加10%FB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epatocyte growth medium,HGM)加5%FBS;C组,HGM加5%正常大鼠血清;D组,HGM加5%淤胆大鼠血清;E组,HGM加5%淤胆大鼠血清、25μg/LHGF。观察各组诱导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表达,高碘酸-希夫染色检测糖原表达,脲酶-谷氨酰脱氢酶法检测上清液尿素含量。结果诱导培养过程中D、E组出现多角形及双核细胞,A、B、C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MTT生长曲线显示C组细胞生长速度最快,B组最慢,与A、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于诱导培养7d开始出现AFP及CK18阳性表达,14d开始出现糖原阳性表达,同时间点E组阳性表达率高于D组(P<0.05);D、E组上清液中尿素含量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同时间点E组高于D组(P<0.05)。各时间点A、B、C组均未见AFP、CK18、糖原阳性表达,尿素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正常大鼠血清能明显促进BMSCs增殖;淤胆大鼠血清对BMSCs有一定促增殖作用,且能有效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联合使用淤胆血清和HGF能提高细胞分化率。
钟晓琳万居易王忠琼胡莲李昌平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BMSCS肝细胞体外诱导
瘀胆血清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MSCs,制备正常及瘀胆大鼠血清,取第3代MSCs分组培养:A组:DMEM+10%FBS;B组:肝细胞生长培养基(HGM)+5%FBS;C组:HGM+5%正常大鼠血清;D组:HGM+5%瘀胆大鼠血清;E组:HGM+5%瘀胆大鼠血清+25μg/L HGF。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采用RT-PCR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溴甲酚绿法检测上清液中白蛋白(ALB)的含量。结果培养过程中,D、E组出现多角形及双核细胞,A、B、C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速度C组最快,D、E组均较B组快(P<0.05)。D、E组于诱导第7,14天出现AFP mRNA阳性表达,第14,21天出现CK18 mRNA阳性表达,D、E组上清液中白蛋白浓度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E组高于D组(P<0.05)。A、B、C组未见AFP、CK18表达及白蛋白浓度变化。结论正常大鼠血清能明显促进MSCs的增殖;瘀胆血清对MSCs有一定促增殖作用,且能有效诱导其向肝细胞分化,联合使用HGF能提高分化率。
钟晓琳万居易王忠琼李昌平胡莲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
NLPR、hsCRP/PA、PCT联合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2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205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SAP组(n=155)和SAP组(n=50)。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及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NLPR、hsCRP/PA、PCT进行分析,比较联合预测因子、BISAP及Ranson评分预测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PR、hsCRP/PA、PCT均为预测SAP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PR曲线下面积为0.68,最佳阈值为4.73;PCT曲线下面积为0.93,最佳阈值为0.39;hsCRP/PA曲线下面积为0.82,最佳阈值为0.44;联合预测因子曲线下面积为0.94,最佳阈值为0.13;联合预测因子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率高于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结论 NLPR、hsCRP/PA、PCT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P严重程度,可被视为早期预测SAP的指标,其联合预测因子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俊胡莲刘诗王文兵陈澄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