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纪原
- 作品数:28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浆COR及海马PKA、PK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马普替林组,后3组进行大鼠抑郁症造模。电针组于实验第2d起电针"百会""印堂""足三里""丰隆"穴,隔日1次;马普替林组于实验第2d起灌服盐酸马普替林,每日1次。3w后观察大鼠行为学以及血浆中皮质醇(COR)含量和海马区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 (PKC)表达的变化。结果:抑郁症模型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水平和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减少;血浆COR浓度明显升高;海马区PKA、PKC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电针组大鼠行为学得分、糖水消耗及体重增长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血浆COR浓度明显降低,且接近正常,并能有效地逆转抑郁大鼠海马PKA、PKC的阳性表达数量。马普替林组则能显著提高大鼠对糖水的消耗量、显著降低血浆COR,并明显提高PKA、PKC在海马区域的表达。结论:大鼠抑郁模型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A)的功能紊乱,电针可调节HPAA的功能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酶的功能而实现的。
- 陆汎朱红梅谢俊杰周海虹陈艳玲胡纪原
- 水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被引量:27
- 1998年
- 采用醋酸曲安缩松百劳穴位注射治疗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6.9%,与加服颈复康及眩晕停综合疗法组31例对照,总有效率为96.8%,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在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百劳穴位注射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 胡纪原韩咏竹任明山许圣弘杨任民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醋酸曲安缩松水针疗法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合并胆囊异常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 (HLD)患者并发胆囊异常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0 0例HLD患者行胆囊B超检查 ,详细记录相关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分型 ,并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 2 0 0例患者中 82例经B超检查发现胆囊异常 ( 4 1 0 0 % ) ,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增大、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等。临床分析表明 82例胆囊异常中仅 17例有胆囊疾病症状 ;胆囊异常与年龄、性别无关 ,而与早期肝症状及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HLD患者往往并发胆囊异常 ,以具有早期肝症状及肝 -脑型的患者更为多见 。
- 洪铭范吕达平苏增峰李凯胡纪原杨任民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胆囊异常HLDB超
- Wilson病家系ATP7B基因第18外显子突变及多态
- 1998年
- 目的:检测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的第18外显子(exon18)突变及多态。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16个WD家系54例个体和18例正常人ATP7B基因exon18分子结构改变。结果:在WD家系中发现有3种单链构象,其中1种为正常构象,1种为突变,另1种可能为正常DNA多态;17例WD患者及其37例一级亲属中分别检出突变者10例和11例,突变率分别为29.4%和14.9%。其中一级亲属检出的突变者中有3例经血清铜氧化酶及眼科K-F环检查证实为WD症状前患者。结论:exon18是中国人WD基因突变热点之一,大多数WD患者为复合杂合子;应用PCR-SSCP技术分析ex-on18是一种有效的WD基因筛选方法。
- 琚双五杨任民任明山范玉新胡纪原韩咏竹蔡永亮余龙
- 关键词:WILSON病多聚酶
- 氯硝西泮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氯硝西泮对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癫持续状态的患者分为两组 ,A组 38例 ,应用地西泮 +苯巴比妥联合治疗 ;B组 43例 ,单用氯硝西泮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71.1% ,B组总有效率为86.0 % ,A组与B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且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P <0 .0 1)。结论 氯硝西泮可以考虑作为各类癫持续状态的首选用药 ,尤其是West综合征、Lennox -Gastaut综合征等难治性癫 。
- 李凯吕达平胡纪原杨任民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疗效
- 肝豆片治疗3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观察及其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被引量:12
- 1998年
- 肝豆片治疗3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观察及其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研究所(230031)韩咏竹王训胡纪原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一直缺乏低毒、高效、可长期使用的治疗药物。青霉胺、二巯基...
- 韩咏竹王训胡纪原胡文彬杨任民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药物疗法体液微量元素
- 肾虚阳瘘患者补肾前后的性激素变化(附9例报告)
- 1989年
- 笔者从中医的脏腑虚实、阴阳盛衰的观点出发,对9例具有腰酸膝软等肾虚见症的阳痿患者,进行了补肾治疗前后的血浆性激素测定和疗效观察,以了解肾虚阳痿患者在性激素水平方面有无改变,中药补肾治疗能否影响性激素的水平。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 阳痿患者9例,年龄27~45岁(34.22±6.30岁),均经检查排除发育异常、创伤、疾病及精神、药物的影响。9例患者均具有腰酸膝软等肾虚见症。病程半年至10年(2.33±3.04年)。 对照组为3O~40岁(35.5±3.34岁)
- 胡纪原
- 关键词:阳痿性激素
- 肝豆汤对肝豆状核变性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铜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9
- 2000年
- 目的 :在细胞水平探讨中药复方肝豆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 2 3例肝豆状核变性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 ,观察加入含肝豆汤兔血清前后细胞内Cu2 + 、Zn2 + 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加入含肝豆汤兔血清前与加入 2 4h后相比较 ,细胞内铜含量从 (80 94± 34 76 )ng/mg ,减少到(4 6 90± 2 2 14)ng/mg(P <0 0 1) ,细胞内锌含量从 (140 4 3± 33 81)ng/mg ,增加到 (151 4 3± 37 83)ng/mg(P <0 0 1)。结论 :肝豆汤具有显著的细胞内排铜作用和使细胞内锌含量增加的作用。
- 汤其强杨任民韩咏竹任明山洪铭范王小平蔡永亮胡纪原李俊丁莉丽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豆汤成纤维细胞中医药疗法
- 柴郁温胆汤对大鼠抑郁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柴郁温胆汤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用旷场行为测定及糖水消耗试验进行行为学评分,并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观察模型大鼠给药前后的变化。结果:抑郁症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水平和垂直活动及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减少(P<0.05,P<0.01);杏仁核NE、DA、5-HT、HVA含量减少(P<0.05);纹状体NE、DA、5-HT含量减少(P<0.05)。柴郁温胆汤能改善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升高杏仁核NE、5-HIAA、5-HT、HVA(P<0.05)及DA含量(P<0.01),升高纹状体DA和5-HT含量(P<0.05)。结论:柴郁温胆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 周海虹陆汎陈艳玲朱红梅王训胡纪原韩咏竹
- 关键词:抑郁症行为学单胺类神经递质
- 脑络通对脑缺血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被引量:3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脑络通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多因素病证结合的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脑络通对血浆 t- PA(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PAI(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及血清 IL- 1β(interleukin- 1β白细胞介素 - 1β)、IL- 6(interleukin- 6白细胞介素 - 6)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缺血模型组比较 ,脑络通可显著提高血浆 t- PA活性(p<0 .0 1 ) ,降低 PAI活性 (p<0 .0 1 ) ,降低血清 IL- 1 β水平 (p<0 .0 1 )及 IL- 6水平 (p<0 .0 5) ,且优于药物对照组。结论 :在脑缺血急性期 ,脑络通可通过改善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 ,调节炎性介质释放 ,从多个病理环节阻断缺血性脑损伤 ,为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制剂脑络通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 王键许冠荪李玉梅胡纪原
- 关键词:脑络通脑缺血T-PAPAIIL-1Β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