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卫星
  • 6篇航天
  • 5篇卫星编队
  • 5篇航天器
  • 5篇仿真
  • 4篇协同控制
  • 4篇编队飞行
  • 3篇总线
  • 3篇航天器编队
  • 3篇CAN总线
  • 2篇系统仿真
  • 2篇相对轨道根数
  • 2篇相对轨道确定
  • 2篇零空间
  • 2篇距离信息
  • 2篇控制研究
  • 2篇轨道根数
  • 2篇仿真系统
  • 2篇分布式卫星
  • 2篇编队卫星

机构

  • 20篇装备指挥技术...
  • 5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胡敏
  • 18篇曾国强
  • 9篇姚红
  • 1篇汤亚锋
  • 1篇李晓明
  • 1篇王卫杰
  • 1篇杨庆
  • 1篇李怡勇
  • 1篇沈怀荣
  • 1篇吕波
  • 1篇李中文
  • 1篇曾国强

传媒

  • 5篇装备指挥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2009年系...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航天控制
  • 1篇上海航天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2007系...
  • 1篇Thirte...
  • 1篇2007系统...
  • 1篇2009系统...

年份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航天器编队飞行沿航迹漂移的时间最优气动控制
2010年
利用航天器之间不同的大气阻力可以产生半长轴偏差以实现沿航迹漂移控制。沿航迹漂移气动控制采用时间最优控制律。为了适应天地大回路控制要求,所设计的时间最优控制律可离线实现。在考虑状态测量误差以及大气密度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条件下,对使用时间最优控制律的沿航迹漂移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沿航迹漂移的控制精度优于100m。
姚红曾国强胡敏
关键词:航天器编队时间最优控制
基于相对轨道根数的卫星编队重构控制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卫星编队的重构控制问题,利用相对轨道根数描述编队构形,结合高斯摄动方程并利用始末编队构形的振幅和相位,设计了沿航迹三次冲量控制和侧向一次控制的方法,实现了卫星编队的重构控制;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分析了沿航迹漂移的修正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简单性和有效性。
胡敏曾国强姚红
关键词:卫星编队相对轨道根数
基于Simulink/Stateflow的小卫星姿态控制模块设计与仿真研究
2011年
针对小卫星在轨自主运行的需要,对其姿态控制模块进行设计与仿真研究,其中使用修正罗德里格参数描述卫星姿态运动并进行姿态控制律设计,使用Stateflow设计了六种姿态控制模式及其转换逻辑并结合Simulink搭建了姿态控制仿真系统。根据对地定向模式、目标指向模式、闲置模式的时序指令进行了姿态控制仿真分析,三种模式下姿态均收敛,说明了姿态控制律设计和姿态控制模式之间转换逻辑设计的正确性。
吕波曾国强姚红胡敏
关键词:修正罗德里格参数控制模式有限状态机
一种序列CCD星图中运动目标识别的稳健算法被引量:1
2007年
运动星图背景下运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在天基光学空间目标探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星图的特点,采用阈值分割算法对原始星图进行预处理,利用基于连通域的算法完成对星点位置提取;提出了利用星点间角度信息确定目标位置的算法;对分辨率为768×576的序列CCD实拍星图的实验研究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胡敏曾国强
关键词:目标识别图像处理特征提取
近圆参考轨道卫星编队的安全性
2010年
针对近圆参考轨道卫星,利用相对轨道要素对编队构形进行了统一描述,提出了编队卫星在垂直于轨道平面方向相对运动最小距离的计算公式,分析了J2摄动对卫星编队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环绕星在轨道平面内和垂直于轨道平面内的相位差对编队安全性的影响较大,给出的提高编队卫星安全性的措施可为卫星编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胡敏曾国强姚红李晓明
关键词:相对轨道要素编队飞行航天器
空间飞行器撞击交汇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将空间飞行器分为目标和射弹两类,对二者撞击过程中的弹目交汇模型进行研究。在目标构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基本几何形体建立目标等效模型,实现了典型目标的数学描述。考虑弹目构型特征,采用真实实际比例导引建立射弹末制导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射弹与典型等效目标的交汇模型,给出了典型弹目交汇参数的求解过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为撞击毁伤效果评估奠定了基础。
王卫杰沈怀荣李怡勇胡敏
关键词:射弹空间飞行器
基于处理器在回路的卫星编队仿真验证系统
2010年
为了验证星载计算机的软/硬件性能,建立了以两个星载计算机为核心的卫星编队仿真验证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重点解决了动力学仿真机与星载计算机CAN总线双向数据传输、动力学仿真机以及星载计算机的进程同步、星载计算机的无线通信以及实时驱动STK场景动画显示等问题。在成功实现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星编队自主维持控制仿真。仿真结果校验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软硬件接口的正确性。
胡敏曾国强杨庆汤亚锋姚红
关键词:卫星编队CAN总线STK仿真系统
空间碎片探测地面仿真系统
空间碎片探测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空间碎片探测地面仿真系统的原理、结构及关键技术实现。采用多台计算机进行星空模拟,利用 CCD 通过采集卡实时采集星空图像,并通过软件实现了运动星空背景...
胡敏曾国强
关键词:实时仿真
文献传递
分离模块集群航天器发展概况被引量:12
2011年
分离模块集群航天器是分布式空间系统的一种创新应用。从拓扑结构、自组织网络、无线通信、集群飞行导航与控制、分布式计算,以及无线能量传输6个方面概述了分离模块集群航天器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分离模块集群航天器的任务——昴宿星计划,分析了分离模块集群航天器的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发展我国的分离模块集群航天器提供参考。
胡敏曾国强
关键词:自组织网络
编队卫星碰撞规避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编队卫星碰撞规避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递推编队卫星的初始状态协方差阵,将碰撞概率密度函数在危险区域积分获得编队卫星的碰撞概率。当碰撞概率大于安全阈值时,向卫星施加最小脉冲速度修正量Δv,在垂直于终止时刻相对速度的平面机动一定距离以降低碰撞概率。仿真结果表明:用计算的碰撞概率能较好地预测编队卫星的潜在碰撞危险,所选机动策略有效。
胡敏曾国强
关键词:编队卫星协方差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