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向建

作品数:74 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神经元
  • 14篇血管
  • 12篇细胞
  • 11篇运动神经
  • 11篇运动神经元
  • 11篇脊髓
  • 11篇梗死
  • 10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10篇肌萎缩
  • 10篇肌萎缩侧索硬...
  • 10篇侧索硬化
  • 9篇缺血
  • 9篇慢性
  • 9篇苯酞
  • 8篇器官
  • 8篇器官型培养
  • 8篇谷氨酸
  • 8篇氨酸
  • 7篇卒中

机构

  • 65篇河北省人民医...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新疆巴音郭楞...

作者

  • 74篇肖向建
  • 25篇齐亚超
  • 20篇段瑞生
  • 17篇李春岩
  • 16篇刘卫刚
  • 15篇岳月红
  • 14篇刘昌林
  • 14篇郭宗成
  • 13篇吕佩源
  • 11篇马征
  • 10篇张晓玲
  • 10篇王晓娟
  • 8篇刘惠卿
  • 8篇靳玮
  • 7篇宋学琴
  • 7篇王建华
  • 7篇李敏
  • 6篇王丽琴
  • 4篇王贺波
  • 4篇闫莉

传媒

  • 19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疑难病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细胞生物学杂...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 )是临床特征为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起始部自发性和进展性狭窄或闭塞的一种脑血管病,血管造影显示为颅底异常增生的血管网,好像飘散在空气中的雪茄烟雾,临床表现为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MMD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者正在试图从常见并发疾病为出发点探讨其发生机制。 MMD 常合并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镰状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Dow n 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纤维肌性发育不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 MMD 并发 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 )的现象在成年女性中常见[2]。自身免疫性疾病与 MMD 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因此免疫机制可能是 MMD 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现报告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 APS 的 MMD 患者。
岳月红赵永波肖向建齐亚超刘昌林刘惠卿郭宗成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磷脂综合征烟雾病文献复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MOYAMOYA
石杉碱甲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片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利用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死亡的脊髓薄片培养模型,观察石杉碱甲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乳大鼠腰段脊髓组织薄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石杉碱甲1,10,100μmol·L-15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脊髓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染色对腹角α运动神经元记数,透射电镜观察α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石杉碱甲100μmol·L-1组脊髓片在体外生长良好,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石杉碱甲1,10μmol·L-1组脊髓片生长不良,形态与模型组相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片前角SMI32阳性α运动神经元数减少(P<0.05),培养液中LDH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杉碱甲100μmol·L-1组脊髓片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增加(P<0.05),胞浆内空泡明显减少,培养液中LDH含量减低(P<0.05)。结论:高浓度石杉碱甲能改善乳大鼠脊髓片前角α运动神经元生长,减少其空泡形成及死亡,并降低LDH的释放。
刘卫刚肖向建李敏马征李春岩
关键词:石杉碱甲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谷氨酸
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苏-羟天冬氨酸(THA)制备选择性运动神经元凋亡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取出生后8天乳鼠腰段脊髓组织切成脊髓薄片,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HA,用SMI-32免疫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进行鉴定,calretinin免疫组化染色对背角中间神经元进行鉴定,测定培养液中谷氨酸(Glu)、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α运动神经元数目恒定;THA引起培养液中剂量依赖性Glu、LDH 含量增高和SMI-32阳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脊髓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损伤相对较轻;100 μmol/L THA组在体外培养4周后,细胞外Glu含量增高,SMI-32阳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数目无显著变化,可以制成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
刘卫刚王晓娟肖向建马征宋学琴王丽琴李春岩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乳酸脱氢酶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培养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脊髓片培养模型,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8天乳鼠的腰段脊髓组织切片做脊髓器官型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不同浓度GDNF组(1ng/ml、5ng/ml和50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脊髓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体外生长良好,而模型组生长不良,SMI-32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减少,GDNF各组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较模型组显著增多,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GDNF能保护运动神经元免受谷氨酸兴奋毒性的损伤。
肖向建刘卫刚李敏马征李春岩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肌萎缩侧索硬化谷氨酸脊髓
1例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视觉指令食指伸屈运动脑磁图分析
2007年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前后双手食指伸屈运动过程中脑磁图(MEG)变化。方法对1例偏瘫患者应用MEG记录双手食指伸屈运动时的脑电磁波并与MRI叠加形成磁源性影像(MSI),对比康复训练前后MEG变化。结果两次MEG检测右侧半球皮质均无运动诱发出脑磁反应,左侧半球均有运动诱发反应;第1次和第2次潜伏期分别为-34.2ms和-61.7ms,部位向内前下移位,MSI显示兴奋的皮质位于中央前回,第2次激活的脑皮质体积(9569.6m3)明显大于第1次(2309.7m3);第1次食指运动未诱发右半球体感反应;第2次食指运动诱发了右半球的体感反应,潜伏期为91.1ms,MSI显示兴奋的皮质位于中央后回。结论脑卒中患者皮质感觉功能先于运动功能恢复,未损半球经康复训练后功能明显增强。
赵振彪黄力平吴晶张新平肖向建孙吉林李素敏吴杰黄明威康宇华
关键词:康复训练运动皮质磁共振成像
2013年脑血管病领域研究热点回顾
2014年
2013年,在脑血管病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包括在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的血压管理、抗凝治疗、动脉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凝聚等方面公布了一些新的临床试验结果,有了更新的证据,进一步完善了脑血管病的诊治方法。同时美国AHA/ASA也更新了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2013年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回顾总结如下。
肖向建吕佩源
关键词:脑血管病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4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 mg,每日1次,同时给予乙哌立松50 mg,每日3次;对照组只给予相同剂量乙哌立松治疗。均服药4周后,观察头痛程度(VAS评分)、频率的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程度,并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头痛VAS评分下降,发作频率减少,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乙哌立松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乙哌立松。
刘昌林肖向建齐亚超段瑞生岳月红刘惠卿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乙哌立松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00mL)中静滴,2次/d,连用14 d,同时给予降纤酶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4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15天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段瑞生张慧平齐亚超肖向建刘昌林刘慧卿岳月红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降纤酶进展性卒中疗效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TNF-α和IL-8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5d、15d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8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下调TNF-α和IL-8有关。
段瑞生赵宝华靳玮段伟松李哲肖向建李俐涛张明明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降纤酶进展性卒中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MBP、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MB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15 d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 d检测2组患者血清MBP和S100β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MBP、S100β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下调MBP、S100β有关。
段瑞生刘昌林李燕肖向建齐亚超刘慧卿郭宗成郞静芳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降纤酶进展性卒中MBPS100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