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性
  • 3篇菌型
  • 3篇病毒
  • 2篇药敏
  • 2篇疫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细胞
  • 2篇流感
  • 2篇流行性脑脊髓...
  • 2篇脑脊髓膜炎
  • 2篇抗体
  • 2篇霍乱
  • 2篇霍乱弧菌
  • 2篇病原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药敏结果
  • 1篇药敏结果分析

机构

  • 14篇茂名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电白县疾病预...

作者

  • 14篇罗雪梅
  • 14篇廖国东
  • 8篇陈家图
  • 6篇许铭清
  • 4篇龙彩云
  • 3篇彭淑萍
  • 2篇邓绍甫
  • 2篇黄水飞
  • 2篇李晓君
  • 1篇何展
  • 1篇黄耀云
  • 1篇黄海东
  • 1篇罗光毅
  • 1篇陈伟冰
  • 1篇李柏生
  • 1篇刘美珍
  • 1篇卓福时
  • 1篇王业勇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贴壁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贴壁MDCK细胞因其诸多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分离流感病毒,但此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导致实验失败。近年来有大量关于此方法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提高流感病毒的分离效率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总结。
陈家图李晓君许铭清罗雪梅廖国东
关键词:MDCK细胞流感病毒影响因素
2009年茂名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茂名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和耐药性,为防治沙门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7株分离于食品、腹泻病例和食物中毒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物试验。结果:27株沙门菌分属6个血清群11个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占主要优势,占29.63%,其次是鼠伤寒沙门菌和伦敦沙门菌,分别占14.81%;对加替沙星和亚胺硫霉素(泰能)100%敏感,对罗米沙星、氧哌嗪青霉素/泰舒和头孢他定的敏感率均为96.30%,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30%、92.59%、62.96%和62.96%,对头孢西丁等13种其他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茂名市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伦敦沙门菌;加替沙星和亚胺硫霉素(泰能)为首选治疗药物。
罗雪梅廖国东陈家图黄水飞
关键词: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药敏
2012-2015年茂名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分析茂名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集2012-2015年监测点医院门诊的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结果 共检测1 822份标本,总阳性率为20.75%(378/1 822),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2.79%(233/1 822),轮状病毒阳性率为8.73%(159/1 822),混合感染占5.29%(20/378);病毒性腹泻冬季发病最高(40.13%),夏季发病最低(4.07%),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诺如病毒常年散发,轮状病毒以冬季为主(25.48%);6月-2岁年龄组是轮状病毒感染主要人群,诺如病毒以GⅡ基因型为主(95.71%)。结论 病毒性腹泻阳性率较高,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诺如病毒感染以GⅡ基因型为主,轮状病毒阳性率逐年下降。
罗雪梅李晓君许铭清廖国东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病原学
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8年霍乱弧菌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掌握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8年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霍乱日常监测标本和霍乱疫情标本,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共采集各类标本3924份,其中2007年检出12株01群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1d,2008年没有检出霍乱弧菌;检出的12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敏感的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占55%(11/20),中敏的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等8种,占40%(8/20),耐药的抗生素只有复方新诺明1种,占5%(1/20)。结论:广东省茂名市2007-2008年霍乱的流行以食源性传播为主,流行菌型为0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d);该流行菌型的菌株除对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或中敏),没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廖国东陈家图何展王业勇卓福时罗雪梅许铭清
关键词:霍乱弧菌耐药性抗生素流行菌型
广东省茂名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7
2006年
廖国东廖小娟刘美珍罗雪梅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流脑
茂名市2005~2008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抗体测定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2005~2008年茂名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为风疹、麻疹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麻疹和风疹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69.2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6%。麻疹IgM阳性者中,0~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81.85%(708/865)。风疹IgM阳性者中,10~1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82.22%(37/45)。不同性别人群麻疹、风疹IgM阳性无统计学意义。在茂名地区,2005、2006年6~7月出现麻疹流行小高峰,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麻疹持续流行近一年。结论保持疫苗高质量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加大强化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检测,是控制麻疹、风疹的重要措施。
龙彩云廖国东罗雪梅罗光毅陈家图
关键词:麻疹
2009—2010年茂名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茂名市2009—2010年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分析流感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茂名市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流感疫情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报告IL13693例,ILI%为4.44%。2010年报告ILI 1078例,ILI%为0.81%;2009年和2010年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60%和15.38%;2010年分离到52株流感毒株。以季节性流感H3N2毒株为主,占65.38%;2009年报告流感/ILI疫情11起,新甲型H1N1亚型引起8起和季节性流感引起3起;2010年报告1起季节性流感引起的疫情。结论2009年南于受到全球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造成流感流行,新甲型H1N1毒株成为优势毒株;2010年流感活动相对平稳。
罗雪梅陈家图廖国东黄耀云彭淑萍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
2008~2009年茂名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监测茂名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和养殖场等随机采集六类食品,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08,对采集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监测生禽畜肉、熟肉制品、凉拌菜、豆类制品、水产品及生奶等6类样品273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3株,总检出率12.09%(33/273)。其中沙门菌22株,检出率8.70%(22/253);单增李斯特菌3株,检出率1.19%(3/253);副溶血弧菌5株,,检出率8.93%(5/56);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检出率2.65%(3/113);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结论茂名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其中生禽畜肉、生奶、水产品和熟肉制品是主要受污染食品;应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发生。
罗雪梅廖国东黄水飞许铭清陈家图陈伟冰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2007年茂名地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运作情况,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验室工作质量,促进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方法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考评采取每间实验室发放1套盲样考评血清(阴性5份,弱阳性2份,强阳性3份),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简称《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和报告;实验室职能工作考评采取发放"质量考评问卷调查表",由各实验室如实填报,并附相应证明材料。结果全市共有13间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参加考评,取得良好以上成绩的实验室占76.92%。结论茂名地区已初步建成了HIV抗体筛查检测网络,基本能满足目前工作需求;但按《规范》的要求,各实验室的职能工作仍不够规范,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工作质量还有待提高。
廖国东罗雪梅
关键词:艾滋病质量考评
2010—2019年茂名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实验室监测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收集茂名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实验室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近十年乙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乙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LISA对2010—2019年茂名市乙脑监测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确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2019年茂名市共报告乙脑监测病例42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69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11/10万,病死率5.80%。男女比例为1.76∶1;流行时间以5—6月份为主;地区分布呈高发区域环形分布特点;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病例集中在2~12岁年龄儿童,无成人病例。病例人群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为主,占89.86%。病例临床分型以中重型为主,临床症状明显。结论茂名市近十年乙脑的流行呈明显下降趋势,病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特异性和周边县区多发的地域特点,发病以低龄免疫空白的散居儿童为主。需加强乙脑疫苗适龄儿童的查漏补种和防蚊灭蚊的控制措施,并持续开展乙脑病例和媒介的监测,以防止乙脑的流行暴发。
彭淑萍罗雪梅廖国东莫巧茜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