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
- 作品数:53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大物实验系列教改创新成果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策略初探
- 2021年
- 对实践教学类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进行了研究,结合物理实验中心的工作实例对不同类别的创新成果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应用和推广策略,对保证教育教改工作落到实处,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罗浩李志中
- 关键词:教改成果
-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系列拓展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系列拓展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从观察白光干涉条纹、测固体厚度、测液体折射率、测微小长度以及测材料杨氏模量五个方面予以拓展,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项目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实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向泽英罗浩马婷婷谢英英
- 关键词:迈克尔逊干涉仪
- 加热方式对膨胀蛭石物化属性及吸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以新疆蛭石为原料,采用插层-微波法和插层-焙烧法制备了2种高膨胀倍数的膨胀蛭石,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分析,并测试了不同加热方式制备膨胀蛭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亚甲基蓝(MB)吸附量。结果表明:2种加热方式制备的膨胀蛭石膨胀率具有明显的差异,焙烧膨胀蛭石(BCV)膨胀倍数(56.12倍)是微波膨胀蛭石(WCV)的1.4倍;在浓度为3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焙烧膨胀蛭石吸附MB能力差,而微波膨胀蛭石因其具有高阳离子交换容量而对MB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最高可达391.26 mg/g。
- 罗利明罗利明罗浩孙红娟彭同江孙红娟
- 关键词:微波焙烧膨胀蛭石阳离子交换容量吸附性
- 电表超量程报警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1
- 2016年
- 当指针式电表达到超量程状态时,初学者仍不注意及时断开电路,容易造成电表损毁,带来大笔的维修运行费用。为此,本文设计了三种电表超量程自动报警装置的实验方案,选择最优方案进行了实际制作,达到以下效果:指针超量程1秒以内,LED灯闪烁;指针超量程达到3秒,则LED灯亮,且蜂鸣器发出报警声;指针超量程达到5秒,电路系统强制断路。
- 窦雪芳向政勋罗浩陆庭慧苏仕静郑玉
- 关键词:报警器光电检测
- 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2017年
- 现代教育强调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其中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是理论课不能替代的,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基础实验,更是重中之重。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整合物理实验软硬件资源,开发多种物理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培养手段,并进行有效的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型到培养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的物理实验创新体系,并在一至三年级本科学生中循序渐进地展开,可为其他中心提供有益的参考。
- 罗浩向泽英
- 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小位移测量实验被引量:1
- 2023年
- 大学物理实验课堂中的通常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微小位移测量,本文利用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精密电控平移台、计算机组成控制、光电转换、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基于LabVIEW软件编写交互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存储和显示软件,实现对微小位移的自动测量,测量最小误差可达到0.27%。
- 陈禹同罗浩王慧丽
- 关键词:虚拟仪器信号处理
- 大类招生培养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 2018年
- 简述了大类培养的优点和必要性以及对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主动适应大类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与实践内容,从实验培养方案、教学手段、学习自主性、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实验项目的调整、实验室开放模式的跟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明确了示范中心的工作中心和发展方向。
- 罗浩向泽英毛雪丽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提升学科软实力水平,加快高校学科发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学科发展是高校发展之本,提高学科竞争力需要学科硬实力和软实力协同发展。但很多高校学科建设中仍存在软实力严重缺失的现象,文章意在以学科软实力建设为龙头,从树立学科文化理念,培育良好学科教风和学风,提升学科实力,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加强学科品牌效应这几个方面,提升学科软实力,使得学科软实力更好地与学科硬实力良性互动,打造特色学科,创建高校品牌。
- 马婷婷陈俊冬罗浩马龙宾
- 关键词:学科建设文化理念教风学风
- 三维立体结构静电场描绘装置的设计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前关于静电场描绘实验的改进大多都局限于平面上,主要是在一维二维层面讨论,三维空间描绘的实验很少,仅有一些通过软件分析平面数据再拉伸成立体这方面的改进,不够直观。但是带电体周围的电场分布通常是三维空间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和研究静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本实验以三维模块设计为核心,在静电场描绘中,三维模块主要由相关辅助部件构成,通过实验操作把非对称结构的三维静电场准确形象的定位且描绘出来。
- 黄志鹏张海军刘蕾马婷婷罗浩
- 物理科学方法在《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中的实践与推广
- 详细介绍本校新编写的《新编大学物理实验》(2 版)教材遵循教学层次的完备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等原则,以功能模块化实验方法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为主线,遵从基础性实验到设计性实验的逐步提升...
- 周自刚罗晓琴谢英英罗浩马婷婷毛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