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金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8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石蜡包埋病理组织蜡块的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蜡包埋病理组织蜡块的脱模机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可分别夹持在病理组织蜡块的两侧,第一夹杆设有伸缩孔,第二夹杆末端可在伸缩孔内移动,夹持弹性件连接伸缩孔孔壁和第二夹杆;传动组件部分伸出壳体外,该传... 方庆全 方圆 陈宏 蔡小芬 章金艳两种含铋剂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含铋剂四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H.pylori感染的初始治疗失败患者随机分配至左氧氟沙星组和呋喃唑酮组。左氧氟沙星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 2次/d+胶体果胶铋200mg 2次/d+阿莫西林1 000mg 2次/d+左氧氟沙星500mg 1次/d,疗程14d;呋喃唑酮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 2次/d+胶体果胶铋200mg 2次/d+阿莫西林1 000mg 2次/d+呋喃唑酮100mg 2次/d,疗程14d。治疗结束6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以确定H.pylori根除情况,通过按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按符合方案分析(Per Protocol,PP)来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依从性。结果按ITT分析时,左氧氟沙星组和呋喃唑酮组对H.pylori的根除率分别为73.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按PP分析时,左氧氟沙星组和呋喃唑酮组对H.pylori的根除率分别为79.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过程中左氧氟沙星组和呋喃唑酮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良好,均为97.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铋剂四联14天疗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根除H.Pylori的补救治疗方案,在本地区其疗效明显优于含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14天疗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章金艳 刘明 栗华 郑建玮 林冠霞 陈雅真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铋剂 左氧氟沙星 呋喃唑酮 含艾司美拉唑、阿莫西林2种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由于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传统三联疗法方案在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率在逐渐下降,但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仍然比较低。因此我们观察含有艾司美拉唑、阿莫西林为主的两种不同方案在根除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Hp感染且未接受过根除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接受包含艾司美拉唑、阿莫西林的2种根除Hp的方案进行治疗。方案A(大剂量二联疗法):(艾司美拉唑40 mg bid+阿莫西林1.0 g tid)×14 d;方案B(含铋剂标准剂量四联疗法):(艾司美拉唑20 mg bid+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阿莫西林1.0 g bid+克拉霉素0.5 g bid)×14 d;根除治疗结束停药后4周及8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193例患者最终完成试验。大剂量二联疗法ITT和PP根除率分别为88.0%(88/100)和91.7%(88/96);含铋剂标准剂量四联疗法ITT和PP根除率分别为92.0%(92/100)和94.8%(92/97);大剂量二联疗法、含铋剂标准剂量四联疗法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和13.4%,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2组中有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的ALT、AST增高,但均未达到正常值2倍上限;1例Cr、1例CK轻度增高;以上实验室异常指标2周后复查均已恢复正常。各组服药依从性较好,2组分别为97.9%和96.9%,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大剂量二联疗法成本/效果比值(C/E)低于含铋剂标准剂量四联疗法。结论:大剂量二联疗法和含铋剂标准剂量四联疗法在根除Hp感染的慢性胃炎方面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微,根除率高;在达到类似的根除效果情况下,大剂量二联疗法费用略低,可作为经典四联疗法的有效补充。 雷晓毅 章金艳 吴婷娜 刘明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阿莫西林 152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60岁(81例)组和≥60岁(71例)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和预后差异,并分析出现脓毒性休克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2.6∶1;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占49.3%(75/152);≥60岁患者更易合并胆道疾病和高血压,白蛋白水平更低,影像学显示更易合并脓肿腔内积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原体阳性,是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易合并基础疾病,且影像学上常有积气表现,老龄和病原体阳性与脓毒性休克相关,需积极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李济 章金艳 柯瑞盛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老年人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与外科手术比较,评价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间质瘤(GISTs)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7年1月行ESD或外科手术治疗的97例胃GISTs(肿瘤直径≤3.5c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64例行ESD治疗(ESD组),3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组)。外科手术组的平均肿瘤直径大于ESD组[(2.45±0.10)cm vs(1.47±0.81)cm,P<0.001]。ESD和外科手术组在肿瘤整块切除率(95.3%vs 100%,P=0.519)、完全切除率(92.2%vs 100%,P=0.244)和并发症发生率(10.9%vs 6.1%,P=0.678)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外科手术组相比,ESD组平均手术时间短[(46.7±23.2)min vs(83.9±20.5)min,P<0.001],中位术后禁食时间短(3d vs 5d,P<0.001),中位术后住院时间短(6d vs 11d,P<0.001),中位总住院费用也低(16610元vs 39639元,P<0.001),两组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采用ESD技术治疗直径≤3.5cm的胃GISTs是安全、有效的,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其疗效相似,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 章金艳 刘明 栗华 郑建玮 雷晓毅 黄伟锋 黄玉林关键词:手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胃肠道间质瘤 美沙拉秦缓释片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小肠克隆恩病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缓释片联合硫唑嘌呤在小肠克隆恩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小肠克隆恩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片1.5 mg^2.0 mg/(kg·d),1~2次/天,另联合硫唑嘌呤1克/次,2次/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硫唑嘌呤治疗1克/次,2次/天,2组均治疗30周,比较2组治疗后活动指数评分、临床缓解率、黏膜愈合率,分析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活动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WBC计数、ESR水平和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AIL水平和T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发生率为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片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小肠克隆恩病较单独使用硫唑嘌呤治疗更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林冠霞 郑建玮 章金艳 史美娜关键词:硫唑嘌呤 临床疗效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1例初步经验及体会 目的 总结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31例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初步经验和应用体会.方法 总结我们自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经... 刘明 章金艳 史美娜 徐桂华 庄慧军 苏雪芬 李秀梅 廖素珠 李世群 潘丽云 陈进忠 苏虹 张志阳 杨炜琳 薛增富 栗华 郑建玮 林冠霞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上段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上段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3月在本院行PEG术的25例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PEG均获成功,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发生,25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黑便,3例出现造瘘口局部少许渗血,2例出现造瘘管周围皮肤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 PEG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避免食管上段癌患者营养状态的恶化,是上段食管癌并恶性梗阻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 。 章金艳 栗华 郑建玮 林冠霞关键词:胃造瘘术 内镜 食管癌 含铋剂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评价含铋剂的四联10d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三联治疗组和四联治疗组各70例。三联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0gbid治疗7d,四联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阿莫西林1.0g,bid+果胶铋150mgtid治疗10d。疗程结束6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三联治疗组按方案(PP)分析和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分别为76.5%、74.3%,四联治疗组按PP和按ITT分析根除率分别为92.5%、88.6%,四联治疗组按PP和ITT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均高于三联治疗组(P值分别为0.010、0.0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含铋剂的四联10d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疗效高于标准三联7d疗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章金艳 刘明 栗华 郑建玮 林冠霞 陈雅真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标准三联疗法 核因子-κB在结肠炎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 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 (NF κB )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TNBS制作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TNBS损伤组 (T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 (D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NBS灌肠后 1、2、4、6周结肠黏膜NF κB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F κBp 65mRNA的表达。结果 :( 1)免疫组化 :T组大鼠结肠黏膜NF κBp65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 (P <0 0 1) ,IκBα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 (P <0 0 1) ;D组大鼠结膜黏膜NF κBp65蛋白表达较T组显著降低 (P<0 0 1) ,但显著高于C组 (P <0 0 1) ,IκBα表达较T组显著增高 (P <0 0 1) ,但显著低于C组 (P <0 0 1)。 ( 2 )原位杂交检测 :T组大鼠结肠黏膜NF κBp65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D组大鼠结肠黏膜NF κBp65mR NA表达显著高于C组 (P <0 0 1) ,但显著低于T组 (P <0 ,0 1)。结论 :NF κB活化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地塞米松可能部分地抑制NF κB的活化 ,从而减轻结肠黏膜炎症改变。 赖远全 孙燕 余琴 章金艳 刘南植关键词:核因子-ΚB 结肠炎 地塞米松 原位杂交法 免疫组化法 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