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自科
- 作品数:184 被引量:6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附16例报告)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四孔经腹膜外入路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9例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50~420min,平均270min。术中出血量50~2000ml,平均534ml,4例术中输血400~800ml,输血率25%。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1例(6.2%)。术后4~15d出院,平均8d。所有患者留置尿管2周,拔除尿管后无真性尿失禁。随访3~17个月,8例昼夜控尿良好,8例白天偶有压力性尿失禁,其中1例术后4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9例患者术后可勃起,其中1例行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个月可正常进行性生活。结论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开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较好选择。
- 张士强张志凌董培李永红尧凯刘卓炜韩辉秦自科周芳坚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膜外入路
- 非泌尿系肿瘤累及膀胱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非泌尿系肿瘤累及膀胱时肿瘤根治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施行肿瘤根治术并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术后都无并发症发生 ,病理证实膀胱受肿瘤侵犯 5例 ,膀胱炎性增生 2例。随访 9~ 36个月 ,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局部进展的大肠癌或妇科恶性肿瘤常常侵犯膀胱。合理地联合膀胱部分切除能够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延长无瘤生存时间。
- 刘卓炜周芳坚秦自科韩辉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膀胱膀胱部分切除术肿瘤根治术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18)F-FDG PET/CT诊断及评价
- 2012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29例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29例患者在介入、手术及其他治疗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析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9例中,18F-FDG PET/CT检查诊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26例(89.7%),2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对照手术病理结果,IV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和75.0%;螺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0.0%;而18F-FDGPET/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100%。18F-FDG PET/CT的敏感性高于IVU和螺旋CT(P=0.041vsCT,P=0.036vs IVU),同时特异性也高于IVU和螺旋CT(P=0.041vs CT,P=0.036vs IVU)。结论 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IVU和螺旋CT,为一种有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最后诊断需经手术病理证实。
- 刘建业秦自科李永红韩辉刘卓炜樊卫吴沛宏尧凯张志凌蒋丽娟许镇州周芳坚
- 关键词:18F-FDGPETCT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 667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667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7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的肾上腺偶发瘤为511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皮质腺瘤240例,占47%(240/511);嗜铬细胞瘤90例,占18%(90/511);皮质腺癌41例,占8%(41/511)。511例患者中肿瘤直径≤4 cm为266例,良性占98%(260/266),183例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肿瘤直径>6 cm为245例,恶性占37%(91/245),162例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论:诊断肾上腺偶发瘤时肿瘤直径4 cm为参考临界值。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是直径≤4 cm的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首选治疗。
- 谭磊秦自科郑付甫叶云林
- 关键词:肾上腺偶发瘤肾上腺切除术皮质腺瘤皮质癌
- 大肠癌p21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探讨p21蛋白及nm23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分别对20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p21蛋白和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分析。结果:大肠癌p21蛋白的表达与nm2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536)。p21蛋白及nm23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Dukes’分期等无关(P>0.05);与病人预后明显相关(P<0.01),即p21表达越高病人预后越差,而nm23蛋白的表达越高则病人预后越好。结论:大肠癌p2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nm23蛋白的表达紊乱无明显相关性,p21蛋白和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评估。
- 秦自科万德森连俊彦林汉良候景辉
- 关键词:大肠肿瘤P21蛋白NM2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经腹腔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细胞癌155例经验总结被引量:3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但手术是经腹腔还是经腰部切口、是否同时作淋巴结清扫以及淋巴结清扫是扩大淋巴结清扫还是区域淋巴结清扫,均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腹腔肾癌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和患者的生存率,总结经腹腔肾癌手术的经验。方法:1999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155例肾癌患者采用经腹腔根治性肾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对155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60~360min(中位时间155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000ml)(中位出血量为200ml),输血16例,平均输血量为11.5个单位红细胞(1个单位红细胞由200ml全血制备)。术中出血量>500ml有23例(14.8%),其中5例同时取腔静脉癌栓,出血量为600~6000ml(中位出血量为1100ml)。术后住院日6~46天(中位术后住院15天)。术中并发症有脾脏损伤2例,腔静脉撕裂并十二指肠损伤1例,血管损伤2例,均于术中处理无后遗症。术后并发症有心衰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无手术死亡。随访1~7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0个月。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2%(145/155)、84.1%(131/155)、74.8%(116/155);病理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8/78)、100%(34/34)、88.2%(25/28)、53.8%(8/15),3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0/78)、95.5%(33/34)、75.6%(21/28)、44.9%(7/15),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9.7%(70/78)、Ⅱ期86.8%(30/34)、Ⅳ期0%(0/15)。结论:经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由于能首先处理肾血管和便于区域淋巴结清扫,出血少,疗效确切以及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少,可作为肾癌根治性肾切除的标准术式之一。
- 陈晓峰周芳坚韩辉秦自科刘卓炜余绍龙李永红王欢侯国良
- 肾上腺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肾上腺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比较特殊,仅根据组织病理切片检查难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在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分别对116例肾上腺肿瘤组织标本进行Survivin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的检测,分为"-"、"+"、"++"、"+++"、"++++"5个等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按"-"、"+"、"++"、"+++"、"++++"划分,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9例(25.0%)、36例(31.0%)、30例(25.9%)、14例(12.1%)、7例(6.0%);PTEN蛋白的表达分别为8例(6.9%)、17例(14.7%)、30例(25.9%)、33例(28.4%)、28例(24.1%)。Surv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86,P<0.05)。Surv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与肾上腺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肾上腺皮质腺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肾上腺皮质腺癌(P<0.05);良性嗜铬细胞瘤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恶性嗜铬细胞瘤(P<0.05)。肾上腺皮质腺瘤中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肾上腺皮质腺癌(P<0.05),良性嗜铬细胞瘤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嗜铬细胞瘤(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腺癌和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均相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越强,患者预后越差。PTEN蛋白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腺癌、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均相关(P<0.05),PTEN蛋白表达越低,患者预后越差。结论:Survivin蛋白和PTEN蛋白在肾上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肾上腺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 秦自科周芳坚戴宇平陈炜侯景辉韩辉刘卓炜余绍龙张钉钻杨建安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SURVIVINPTEN
- 肠道新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术后患者新膀胱和尿道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22例,术后6~55个月,平均28个月。尿动力学检查测定尿流率、剩余尿,充盈期、排尿期膀胱测压、直肠测压、括约肌肌电图和尿道压测定。结果 22例患者最大尿流率2.7~22.1ml/s,平均12.9ml/s;排尿时间17~240s,平均66s;剩余尿5~300ml,平均92ml;最大膀胱容量210~650ml,平均426ml;初次尿意膀胱容量137~540ml,平均296ml;急迫尿意膀胱容量200~620ml,平均388ml。充盈末期膀胱内压均〈50cmH2O,顺应性31~35ml/cmH2O,平均33ml/cmH2O。膀胱容量≤50%时充盈期新膀胱不自主收缩平均1.2次,容量〉50%~100%时2.6次。压力流率测定时患者排尿期新膀胱均未见主动收缩,排尿期最大腹压10~105cmH2O,平均64cmH2O。最大尿道闭合压33~114cmH2O,平均69cmH2O。功能性尿道长度17~56mm,平均37mm。结论 回肠新膀胱具有良好的储尿能力,新膀胱排尿主要依靠腹压和尿道的协同作用,保留尿道的控尿能力是保证术后控尿能力的关键。
- 王斌周芳坚韩辉谢克基秦自科刘卓炜
- 关键词:膀胱切除术尿动力学
- 儿童睾丸良性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总结儿童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7例小儿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14个月,2岁及以下21例。左侧18例,右侧15例,双侧4例,后者均为肾上腺睾丸残基瘤。其中35例以睾丸肿块就诊,1例睾丸残基瘤体检发现,1例睾丸成熟畸胎瘤因"会阴坠痛"就诊,均经超声或CT检查,33例行瘤标检测。37例睾丸良性肿瘤中,其中25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12例行保留睾丸手术。结果 37例患者随访3~107个月,中位时间为46个月。所有受访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或者残留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并有3例自然生育。结论良性肿瘤在小儿睾丸肿瘤占有较高比例,应重视良性肿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尽量保留睾丸。术前超声或者CT结合肿瘤标志物(AFP等)可以作为判断睾丸肿瘤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睾丸良性肿瘤者可采取保留睾丸组织的手术。
- 徐雪莲叶云林郭胜杰周芳坚韩辉刘卓炜秦自科
- 关键词:儿童睾丸肿瘤良性肿瘤
- 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的内镜治疗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治疗157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男性144例,女性13例。术后发现11例患者因输尿管末端互相粘连或与新膀胱壁粘连而导致上尿路积水,遂行经尿道内镜下切断粘连带。结果内镜治疗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随访9~36个月(中位14个月),10例肾功能和积水程度明显改善,1例稳定。1例在积水缓解后7个月再次复发,发现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行开放手术作输尿管新膀胱再植,随访18个月,积水改善。结论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是上尿路积水的原因之一,常规膀胱镜检有利于诊断,经尿道内镜下切断粘连带是较为简单有效地治疗方法。
- 刘卓炜周芳坚侯国良余绍龙李永红秦自科韩辉尧凯
- 关键词:原位新膀胱术膀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