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郁

作品数:45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超重
  • 7篇生物力学
  • 5篇载人
  • 5篇着陆
  • 5篇加速度
  • 5篇假人
  • 5篇过载
  • 4篇生理效应
  • 4篇卧姿
  • 4篇模拟失重
  • 4篇飞船
  • 3篇登月
  • 3篇英文
  • 3篇再入
  • 3篇着陆冲击
  • 3篇尾吊
  • 3篇乘员
  • 2篇性别差异
  • 2篇液压
  • 2篇圆孔

机构

  • 45篇中国航天员科...
  • 11篇江苏大学
  • 2篇北京市八一学...
  • 2篇北京航天飞行...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Altair...
  • 1篇北京垂杨柳医...

作者

  • 45篇祝郁
  • 39篇马红磊
  • 35篇肖艳华
  • 30篇王健全
  • 29篇刘炳坤
  • 11篇付文文
  • 10篇白延强
  • 9篇于晓东
  • 9篇邓金辉
  • 8篇李富柱
  • 7篇谭成文
  • 7篇刘志刚
  • 6篇李莹辉
  • 6篇王林杰
  • 5篇王惠娟
  • 4篇陈文娟
  • 4篇费锦学
  • 4篇李志利
  • 4篇陈晓萍
  • 4篇阚广悍

传媒

  • 8篇航天医学与医...
  • 7篇国际航空航天...
  • 5篇载人航天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
  • 1篇仪器与设备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尾吊大鼠股骨微观结构与骨强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长期在轨飞行任务中,空间环境引起的失重性骨丢失不仅会造成骨“数量” (骨密度)的减少,更会造成骨“质量”的下降。对骨组织离体测定其抗弯强度、抗压缩强度、抗扭曲强度等,可精确判断骨折发生的危险性。骨密度与骨强度存在相...
王健全刘炳坤祝郁马红磊肖艳华付文文
一种液压气刹缓冲杆
一种液压气刹缓冲杆,由上端连接栓、座椅连接器、内筒、内筒活塞、中筒、冲击头、外筒、底座组成,其中上端固定座两侧对称位置各有一个进气圆孔和排气圆孔。进气孔用于通入气体以提升座椅,排气孔用于缓冲时排放气体以释放能量。在内筒底...
马红磊李建军刘炳坤于晓东谭成文马一兵白延强陈晓萍祝郁杨鸿慧肖艳华
文献传递
脉冲响应法无创检测骨质疏松技术研究
2009年
祝郁刘炳坤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无创检测固有频率胫骨受试者
抗阻力锻炼对8周尾吊大鼠骨丢失的对抗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抗阻力锻炼对8周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防护效果。方法 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HU)、尾吊+站立组(HU+ST)、尾吊+站立抗阻力锻炼组(HU+RE)。尾吊时间8周,尾吊期间锻炼组大鼠每周以65%~75%1RM进行抗阻力锻炼5 d,每天4组×12次。尾吊后分别用MicroCT和三点弯曲实验测量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周尾部悬吊大鼠松质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明显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大,股骨最大载荷和刚性系数也显著降低。悬吊组和站立组大鼠股骨各测量参数之间没有显著区别。抗阻力锻炼明显提高了松质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降低了骨小梁分离度。锻炼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和刚性系数明显高于悬吊组和站立组;刚性系数高于悬吊组,与站立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抗阻力锻炼能够有效对抗尾吊大鼠骨密度的降低,减缓了骨强度的下降。
李志利王惠娟陈文娟谈诚丁叶祝郁汪德生马红磊姜世忠王军杨鸿慧
关键词:失重模拟尾吊骨丢失
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
本发明属于载人航天航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着陆缓冲装置。一种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其特征是:它包括上下叠放的多层气囊(1,2),各层气囊(1,2)内部均设有在充气后使其保持形状的拉布(5),所述拉布(5)上开设有连通...
马红磊付文文张晓光肖艳华王健全祝郁刘炳坤刘志刚何新星阚广悍
文献传递
30天-6°头低位卧床对男性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防护策略(英文)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考察30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男性有氧运动耐力的影响并提供一种有效的防护策略。方法 1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18~25岁,身高170~178 cm,体重55~75 kg)参与30 d-6°头低位卧床实验,并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G,n=7)和训练组(EG,n=7)。实验期间,对照组只进行单纯卧床,无任何训练;训练组每天进行1次卧位自行车功量计训练,持续时间为30 min,连续两天训练后第3天休息,训练强度为40%~80%VO2max。分别在卧床实验前1天、卧床第17天、卧床第30天、起床后第6天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分析比较VO2max、运动耐受时间等参数。结果与卧床前相比,30 d卧床后对照组VO2max和运动耐受时间分别降低15.4%(P〈0.05)和18%(P〈0.05);而训练组VO2max的降低小于5%(P〉0.05),并且运动耐受时间可保持卧床前水平。结论 30 d-6°头低位卧床导致男性有氧运动能力降低,本研究采用的自行车功量计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对抗这种不利影响。
刘炳坤祝郁李志利陈文娟王林杰李莹辉白延强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
环形双螺旋轨道式实现超重力旋转环境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申请提供环形双螺旋轨道式实现超重力旋转环境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空间舱、空间舱外臂、转动系统、舱内计算机和环形双螺旋轨道,所述环形双螺旋轨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舱内计算机设置在所述空间舱内,所述空间舱通过所述空间舱外...
马红磊胡鑫龙肖艳华李富柱祝郁王健全任逸尚世龙孙浩
胸背向超重及超重旋转复合暴露对家兔肺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2023年
为研究超重与超重旋转复合暴露对家兔肺脏的损伤影响及其病理学差异,选取家兔21只,随机分为3组,依托自研的超重旋转复合实验平台模拟峰值为13 G的超重(CG组)、13 G超重+10 r/min自转(EG1组)以及13 G超重+20 r/min自转(EG2组)的暴露环境,观察各组实验后家兔大体解剖情况,并结合肺脏简明损伤定级(AIS)、器官损伤定级(OIS)损伤评分及光镜下损伤表现,综合分析超重旋转复合环境对家兔肺脏的病理学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后,EG1与EG2组家兔较CG组肺脏AIS评分与OIS定级更高,且随着自转水平的提高,伤情也进一步加重;光镜下结果显示,EG1、EG2组家兔肺脏出血面积更大,且表现出更明显的结构性损伤,包括高度肺不张、肺泡壁断裂、肺实变等;采用超重旋转复合实验平台可有效模拟多种特因环境,构建模型稳定可靠。
任逸李富柱孙浩尚世龙肖艳华祝郁王健全郭玉琴马红磊
关键词:超重家兔
内外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
本发明属于载人航天航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着陆缓冲装置。内外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包括由内向外逐层包裹的多层气囊,各层气囊内部均设有在充气后使其保持形状的拉布(5,7),所述拉布(5,7)内开设有连通孔(6),在气囊...
马红磊付文文张晓光肖艳华王健全祝郁刘炳坤刘志刚何新星阚广悍
文献传递
93W和97W钨合金破坏机制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两种不同钨含量的钨合金材料进行SHPB试验和原位拉伸试验,研究了钨合金中钨含量与其显微组织、断裂方式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拉伸情况下随着钨含量的增加,钨合金的破坏方式由W-W间开裂转变为钨颗粒开裂,材料由韧性变为脆性。利用Ostwald烧结理论,对两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预测,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利用细观力学模型对所观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解释。烧结理论和细观力学相结合,可建立材料烧结条件、体积分数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力学性能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马红磊胡更开谭成文于晓东白延强刘炳坤祝郁
关键词:钨合金动态性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