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春娥

作品数:128 被引量:847H指数:19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天文地球
  • 5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6篇气溶胶
  • 20篇污染
  • 18篇气象
  • 16篇能见度
  • 14篇聚类分析
  • 14篇后向轨迹
  • 14篇降水
  • 13篇城市
  • 12篇气候
  • 8篇酸雨
  • 8篇气象条件
  • 8篇微物理
  • 8篇大气气溶胶
  • 7篇气溶胶粒子
  • 7篇微物理特征
  • 7篇PM2.5
  • 7篇大气污染
  • 6篇浓雾
  • 6篇气候特征
  • 5篇电导

机构

  • 94篇安徽省气象局
  • 27篇安徽省气象科...
  • 2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1篇中国气象局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南京大学
  • 7篇合肥市气象局
  • 4篇南京气象学院
  • 3篇中国气象局北...
  • 3篇安徽省公共气...
  • 2篇云南省气象局
  • 2篇安徽省人工影...
  • 2篇安徽省大气探...
  • 2篇安徽省气象信...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空军气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淮北市气象局

作者

  • 128篇石春娥
  • 43篇张浩
  • 36篇邓学良
  • 27篇杨元建
  • 26篇吴必文
  • 19篇邱明燕
  • 14篇杨军
  • 12篇王兴荣
  • 10篇姚克亚
  • 8篇张苏
  • 8篇谢伟
  • 7篇李耀孙
  • 7篇姚叶青
  • 7篇张平
  • 6篇翟菁
  • 6篇李子华
  • 6篇张浩
  • 6篇杨关盈
  • 4篇翟武全
  • 4篇王体健

传媒

  • 8篇高原气象
  • 8篇气象学报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6篇南京气象学院...
  • 5篇气象科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大气科学
  • 3篇第34届中国...
  • 2篇气象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第26届中国...
  • 2篇全国城市空气...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安徽省冬季霾预测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中国中东部冬季霾日数的变化在年际尺度上密切相关,这为霾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可能的物理因子。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安徽省1980-2016年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安徽省1月霾日数与同期不同东亚季风指数的关系,确定了安徽省不同区域冬季霾的主要季风指数预测因子,建立安徽省冬季霾的月尺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1月气候霾日数与6类东亚冬季风指数均呈反相关关系,其中淮河以北、江淮之间两个区东亚大槽强度指数与气候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在各项指数中最高,沿江江南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与气候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在各项指数中最高。(2)不同分区建立的1月气候霾日数的预测模型均通过了α=0. 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证结果表明,霾日数预测等级与实况等级基本一致,各区均未出现预测错误的情况,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表现。(3)在安徽省冬季霾实际预测业务中,相比NCEPCFS2模式输出的环流预报场,ECMWFSYSTEM4模式输出环流预报场的预测效果更好。
张浩张浩石春娥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
安徽霾日重建和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利用1970-2009年安徽8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借助霾的客观判别方法,重建了近40年安徽霾的气候序列,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安徽霾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重建与实测序列的比较,发现重建序列可以反映出霾日的时间变化,但数值上重建的霾日数较观测记录明显偏高,同时重建的霾日序列可以弥补部分台站霾日长时间缺测的现象。(2)安徽霾日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年变化上,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分界点,霾日数发生激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霾日数和霾强度都在不断增加;在空间上,安徽东部霾日数明显高于西部,霾影响范围不断地向北、向西扩展,并且逐渐形成了皖中地区和沿江东部两个高值中心;在季节上,霾日数在秋、冬季达到最大,而在春、夏季较少,同时中、重度等级的霾都出现在秋、冬季。
邓学良石春娥姚晨吴必文杨元建张宏群
2013-2015年合肥市PM2.5重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29
2017年
综合利用中国环境监测网公布的合肥市2013—2015年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合肥市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以及激光雷达探测资料、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GYHY201206011)获得的气溶胶离子成分分析结果,分析了合肥市PM_(2.5)重污染(日均浓度>150μg/m3)特征。结果表明:(1)2013—2015年,合肥市PM_(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东北部多、西南部少,1月各站差异最大。除了低浓度日(日均浓度≤35μg/m3),PM_(2.5)浓度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午后低、早晚高,且随着污染程度加重,早上峰值出现时间推后。(2)重污染日臭氧以外的气态污染物浓度都显著上升。(3)重污染日常伴随着霾和轻雾天气,以稳定、小风天气为主,重污染日白天相对湿度偏高、风速偏小,600 m以下的消光系数显著增大且峰值高度降低。(4)重污染日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含量增高,其中NO_3^-含量的占比增加最多,超过了SO_4^(2-)的占比。
石春娥张浩弓中强张宏群杨元建吴文玉
关键词:气溶胶离子浓度消光系数
1980-2013年安徽霾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对1980-2013年安徽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表明:1)1980年以来,安徽霾天气年均发生日数总体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且年际波动较大。不同年代,霾的高发区的位置不同。2)按测站位置分类后统计发现地级市平均...
石春娥邓学良李元妮杨元建温华洋
关键词:SO2排放东亚季风指数
文献传递
2013年1月安徽持续性霾天气成因分析
2013年1月安徽霾天气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等特点。本文利用合肥、安庆、阜阳三个代表性城市最近5年1月的地面常规资料、高分辨率的探空资料,结合轨迹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了2013年1月安徽霾天气频发的原因。结果...
石春娥邓学良杨元建吴必文孟燕军
关键词:低能见度逆温
安徽省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大雾,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学者们在大雾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数值模拟以及人工消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5],这些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单次雾过程或局地雾的研究,对于雾的区域分布和长期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吴兑...
邓学良石春娥吴必文张浩杨关盈于彩霞
关键词:气候特征
文献传递
基于多模式系统的区域雾数值预报试验
雾的预报一直是气象预报业务部门的难点。本文根据最新雾的观测资料,在比较成熟的预报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多个模式的区域雾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一个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和一个一维雾模式(PAFOG),其预报流...
石春娥吴照宪张浩邓学良张苏
合肥冬半年降水及所处天气型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合肥市2015—2017年冬半年环境监测站和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及高空、地面天气图资料,运用常规统计和天气学方法分析了降水强度及不同降水天气系统对PM_(2.5)、PM_(10)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半年降水日PM_(2.5)、PM_(10)平均浓度较无降水日分别下降18.1μg·m^(-3)(23.9%)、38.2μg·m^(-3)(37.8%);小于5 mm的日降水量对颗粒物清除效果不明显,且有28%样本PM_(2.5)和PM_(10)浓度不降反升;当日降水量大于10 mm,位于“优”等级的PM_(2.5)和PM_(10)浓度比例分别为54%和80%,显著上升.连续降水期间PM_(2.5)、PM_(10)日均浓度中位值和均值逐日下降,降水第2日PM_(2.5)、PM_(10)日均浓度降幅最大.合肥冬半年降水天气系统可以分为切变线Ⅰ型、切变线Ⅱ型、低槽冷锋型和西风槽型,其中切变线Ⅰ型对应的地面风速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对颗粒物的清除效果最为明显,对应着最低的PM_(2.5)、PM_(10)浓度;而西风槽型和切变线Ⅱ型由于风速和日降水量均低,对颗粒物清除效果差,在4类降水型中西风槽型对应的PM_(2.5)、PM_(10)平均浓度最高;低槽冷锋型风速最大,对颗粒物的清除能力仅次于切变线Ⅰ型,但由于日降水量不大,对应的PM_(2.5)、PM_(10)平均浓度偏高.
陈健石春娥邓学良程鲒徐倩倩孙维
关键词:降水强度天气型
大气气溶胶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大气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气气溶胶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待识别大气区域的激光雷达信号和相对湿度廓线确定待识别大气区域的退偏比和气溶胶消光系数,根据所述激光雷达信号和相对湿度...
王状张浩石春娥于彩霞翟菁杨关盈
2013年1月安徽持续性霾天气成因分析
2013年1月安徽霾天气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等特点.本文利用合肥、安庆、阜阳三个代表性城市最近5年1月的地面常规资料、高分辨率的探空资料,结合轨迹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了2013年1月安徽霾天气频发的原因.结果...
石春娥邓学良杨元建吴必文孟燕军
关键词:预警服务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