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彦琴

作品数:23 被引量:43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土壤
  • 6篇农业
  • 5篇农田
  • 4篇施肥
  • 4篇农业工程
  • 4篇主产区
  • 3篇玉米
  • 3篇生态健康
  • 3篇土壤质地
  • 3篇培肥
  • 3篇粮食主产
  • 3篇粮食主产区
  • 3篇免耕
  • 3篇秸秆
  • 3篇标准管理
  • 2篇养分
  • 2篇有机碳
  • 2篇玉米主产区
  • 2篇中国农业
  • 2篇深松

机构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农业部规划设...
  • 2篇山西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2篇石彦琴
  • 11篇陈源泉
  • 9篇高旺盛
  • 9篇隋鹏
  • 8篇赵跃龙
  • 5篇杨斌
  • 4篇张建省
  • 4篇李树君
  • 4篇聂紫瑾
  • 3篇刘祖昕
  • 3篇熊杰
  • 3篇汪洪焦
  • 2篇解文艳
  • 2篇郜春花
  • 2篇关春林
  • 2篇邹娟秀
  • 2篇周怀平
  • 2篇李向岭
  • 2篇贾伟
  • 1篇孙荣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世界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业展望
  • 1篇标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田土壤紧实的发生、影响及其改良被引量:60
2010年
土壤紧实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是当前土壤功能及农田生态健康研究领域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紧实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除农业机械以外,耕作制度和水肥管理对紧实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此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会随时空而变化。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土壤紧实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从分子方面探讨抗紧实作物的遗传机理;2)田间可视化评价结合模型研究紧实下土壤-作物的变化过程;3)深入探讨土壤紧实的改良措施,为今后农田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石彦琴陈源泉隋鹏聂紫瑾高旺盛
关键词:土壤紧实度土壤质量生态健康土壤改良
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农业工程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是贯彻落实农业工程建设目标的技术手段,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农业工程建设和标准制修订以及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该文在分析中国标准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认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构成应遵循统筹兼顾、逐项突破等原则,涵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农业生产辅助设施建设工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构架可用层次结构和三维坐标来表示,从而为指导农业工程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
石彦琴赵跃龙李笑光李树君杨旖旎
关键词:农业工程
中国集约高产农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初探
如何科学评价目前中国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的生态健康现状与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务之急.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土壤-作物-环境三大子系统综合考虑构建评价...
高旺盛陈源泉石彦琴杨斌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生态健康专家问卷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
文献传递
中国集约高产农田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初探被引量:15
2007年
如何科学评价目前中国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的生态健康现状与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务之急。目前关于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土壤-作物-环境三大子系统综合考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没有比较完善的、为大家公认的关于农田生态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总体分析法,查阅统计了国内外关于农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切合中国三大平原粮食主产区高产农田土壤、作物以及环境的健康问题,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最终初步确定了中国农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区域的评价体系都有22个指标,三大平原指标之间有所区别,充分体现了整体的一致性和区域的特殊性,使得指标体系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高旺盛陈源泉石彦琴杨斌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调查
东北平原玉米主产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吉林省梨树县的玉米主产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利用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17项指标,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全元施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比一炮轰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方式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杨斌陈源泉隋鹏石彦琴任军高旺盛
关键词:东北平原玉米主产区施肥方式主成分分析
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概述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旨在建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咨询和研讨等方法,对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中专业维的划分与组成以及标准体系中标准明细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确定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中专业维包括六大专业27个门类,序列维包括建设过程中12个关键环节、层次维包括4个层次;明细表中包括现行标准173项,在编标准8项,待编标准326项。初步构建了中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奠定基础。
赵跃龙石彦琴
关键词:农业工程
华北平原农田土壤耕层结构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与实证研究
石彦琴
关键词:土壤质地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改变华北平原传统的施肥方式,同时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闲置浪费的有机肥。试验设在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吴桥试验站,采用华北平原常规的耕作方式,按等氮量施肥的原则,分别对冬小麦进行单施化肥、化肥+秸秆、化肥+有机肥3种不同的培肥处理。研究不同培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生理特性以及地上部小麦叶片SPAD值的影响和叶片SPAD值与叶片全氮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和秸秆+化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变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地上部分氮含量,且均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在产量方面,有机肥+化肥与秸秆+化肥的处理比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产3.63%和2.11%。
汪洪焦隋鹏石彦琴熊杰陈源泉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SPAD值土壤养分
不同耕法和培肥措施组合对农田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2009—2012年在河北吴桥开展旋耕、深松、翻耕、免耕4种耕法以及有机肥、秸秆、化肥3种培肥措施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0~20cm耕层土壤总有机碳(T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结果表明:连年进行耕作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碳的固定,免耕相对能够较好地维持耕层土壤碳的固定;与连续免耕相比,深松一年后免耕2年能够使土壤截留更多的碳,且深松一年后免耕2年处理的TOC和POC比连续免耕3年的处理分别高8%和2%;翻耕一年后免耕2年有利于土壤碳的恢复,其TOC与连续3年免耕的TOC比值能够从0.74恢复到0.93,其POC与连续3年免耕的POC比值能够从0.59恢复到0.94。维持耕层土壤碳固定效果最好的培肥措施是有机肥+化肥,其次是秸秆+化肥,单施化肥最差。综合来看,在华北平原有利于土壤碳固定的耕法和培肥措施组合是,深松一次后施行2年的免耕,同时配合有机肥或秸秆还田。
邹娟秀隋鹏高旺盛陈源泉张建省石彦琴
关键词: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翻耕免耕深松
土壤质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空间位移法,将砂土、砂质黏壤土、砂质壤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移到同一地点的水泥池小区上,研究土壤质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免耕还是翻耕,玉米产量均表现为砂质黏壤土>砂质壤土>砂土。不同质地的土壤玉米产量均表现为翻耕比免耕高,但差异不显著。根据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差异主要由单穗粒重和千粒重的变化引起。
熊杰隋鹏石彦琴吴雪梅张建省陈源泉高旺盛
关键词:玉米土壤质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