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克文

作品数:87 被引量:523H指数:13
供职机构:解放军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骨折
  • 22篇手术
  • 19篇脊柱
  • 18篇腰椎
  • 16篇手术治疗
  • 14篇侧凸
  • 13篇脊柱侧
  • 12篇内固定
  • 12篇脊柱侧凸
  • 12篇股骨
  • 11篇前路
  • 10篇椎弓
  • 10篇椎弓根
  • 10篇疗效
  • 9篇胸腰椎
  • 9篇螺钉
  • 9篇股骨粗隆
  • 9篇粗隆
  • 8篇关节
  • 7篇疗效分析

机构

  • 69篇解放军第30...
  • 14篇解放军306...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嘉鱼县人民医...

作者

  • 87篇白克文
  • 68篇马华松
  • 47篇邹德威
  • 44篇周雪峰
  • 38篇鲍磊
  • 35篇彭军
  • 26篇海涌
  • 20篇王蒙
  • 17篇吴继功
  • 14篇姬勇
  • 13篇周家宁
  • 12篇邵水霖
  • 11篇马晓明
  • 11篇张乐乐
  • 10篇宋志
  • 10篇王晓平
  • 10篇陈志明
  • 10篇谭荣
  • 10篇张强
  • 7篇赵昌松

传媒

  • 1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0篇中国脊柱脊髓...
  • 7篇总装备部医学...
  • 5篇颈腰痛杂志
  • 4篇第十一届全军...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第三届全军创...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具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近期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支具治疗前与末次随访肺功能的变化,探讨支具治疗对患者近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0月在本院接受规范支具治疗的4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性4人,女性36人;初诊时年龄10~14岁,平均12.2岁,骨骼发育Risser征0~Ⅱ度,平均1.1度;观察支具治疗前、末次随访时主侧凸冠状Cobb角以及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6~17个月,平均8个月;支具治疗前主侧凸冠状Cobb角(28.41±6.45)°,末次随访时主侧凸冠状Cobb角(16.21±10.22)°,平均矫正率为43.5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支具治疗前、末次随访时肺功能指标VC(肺活量)、FEV1(第1 s时间肺活量)、MVV(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及占预计值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患者脊柱侧凸的进展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支具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矫正效果;但是对患者近期肺功能可能有消极影响,患者在佩戴支具期间需要加强对肺功能的锻炼。
陶有平吴继功马华松邹德威陈志明谭荣张乐乐白克文姬勇
关键词:支具脊柱侧凸肺功能
胸腰段脊柱侧凸的侧前路矫正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应用中华长城器械 (ChinaGreatWallPedicleScrewSystem )对胸腰段脊柱侧凸进行前路矫正 ,观察其手术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 :通过胸腰段脊柱侧凸较少节段的椎间盘切除 ,椎体螺钉固定 ,旋转棒的三维旋转矫正脊柱的侧凸和旋转畸形。结果 :2 0例患者使用中华长城器械进行前路手术 ,达到满意的矫形效果。 2年后随访 ,丢失率低。结论 :中华长城器械应用于前路矫正手术固定节段少 ,矫正效果好 ,术后随访结果理想 ,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
马华松海涌邹德威白克文章纯光周雪峰陈志明王晓平邵水霖谭荣周立宇
关键词:脊柱侧凸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所收治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使用三叶草型钢板治疗;观察组2...
周雪峰周家宁白克文彭军鲍磊王蒙马晓明马华松
不锈钢材质锁定钢板置入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被引量:12
2015年
背景:普通钢板内固定过程中需要对肱骨近骨折端周围的软组织进行较大剥离,影响血供,且普通钢板的设计不能够满足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和骨缺损较大以及粉碎型骨折的内固定要求。目的:观察不锈钢材质的锁定钢板置入修复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和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6医院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所收治的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中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8岁;Neer 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26例,4部分骨折1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采用Neer评分评定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48例患者获得了6-17个月的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5.3±1.2)周;至末次随访时Neer评分肩关节功能为优者12例,良22例,中11例,差3例,优良率71%。内固定后出现软组织感染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无骨不连和骨髓炎发生。提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使骨折在相对微创的环境下达到较好的解剖学复位,并通过坚强的固定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获得较稳定的康复环境,因此骨折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于Neer 2、3部分以及年轻骨质较好的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结果。
周雪峰周家宁马华松白克文彭军鲍磊王蒙马晓明陆明
关键词:生物材料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
脊柱侧凸侧前路矫形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被引量:2
2005年
鲍磊马华松李鲁白克文宋志郭淼
关键词:术后并发前路矫形乳糜胸椎间植骨融合术剃刀背畸形腹膜后间隙
双柱双接骨板技术治疗伴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30例被引量:13
2015年
背景:对于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掌侧入路接骨板固定虽为常用手术方式,但其固定不牢固,临床疗效欠佳,而背侧入路使用双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使用双接骨板技术治疗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采用背侧入路在桡骨的桡侧柱与中间柱放置两块解剖自锁接骨板治疗背侧皮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6岁,平均60.5岁。骨折按AO分型:C2型21例,C3型9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 min。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目前无与内固定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中间柱和桡侧柱双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背侧骨质缺损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
彭军周雪峰白克文王蒙鲍磊
关键词:内固定骨质缺损桡骨远端骨折
胚胎脊髓不同移植方法对损伤后大鼠脊髓轴索病理的影响
2005年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不同移植方法对损伤后大鼠脊髓轴索病理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大鼠40只均分为四组,A组:单纯脊髓挫伤和半切洞组;B组:脊髓挫伤和半切洞+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脊髓挫伤和半切洞+胚胎脊髓移植+损伤区上下神经根吻合组;D组:脊髓挫伤和半切洞+胚胎脊髓移植+带蒂大网膜移植组。移植后6周,应用行为学检查,观察大鼠功能恢复情况,用光、电镜检查计算轴索和观察轴索病理变化,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6周A组轴索丢失最严重,各组轴索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减少程度顺序是A组>B组>C组>D组。D组与其它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残留的轴索数目与神经功能的改善相平行。结论大鼠胚胎脊髓和大网膜移植后对损伤的大鼠脊髓轴索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大鼠后肢神经功能的恢复。
张强邹德威海涌白克文周建伟
关键词:胚胎脊髓移植大网膜脊神经根轴索形态学分析
颈椎前路手术的近期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被引量:5
2005年
白克文邹德威海涌马华松周雪峰鲍磊陈志明王小平
关键词:近期并发症颈椎前路手术手术并发症手术效果
一期前路手术治疗脊柱角状后凸畸形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松解、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999年9月至2003年5月23例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27岁。先天性脊柱后凸14例,脊柱结核后凸畸形5例,外伤后脊柱后凸畸形4例。后凸Cobb角平均76°。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松解或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及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后凸平均矫正47°(矫正率61.8%)。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植骨节段全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4.2个月。随访中82.6%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一期前路手术可有效地矫正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同时能行椎管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
海涌陈志明马华松邹德威周雪峰白克文
关键词:脊柱后凸脊柱融合术前路减压内同定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周雪峰马华松邹德威白克文彭军鲍磊宋志姬勇赵昌松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