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鸿
- 作品数:57 被引量:576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采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等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油松幼苗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其生长的影响。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筛选出L.l、S.l、S.g是油松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 于萌崔明申鸿黄建国
- 关键词:油松幼苗外生菌根真菌
- 锌污染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2年
- 通过三个土壤锌水平上的盆栽玉米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在锌污染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即使在土壤锌施入量达600mg·kg-1时,菌根真菌对玉米仍有近50%的侵染率,说明菌根真菌对重金属锌具有相当的抗性。锌污染土壤中菌根共生体的建立,明显地改善了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和运输,有助于植株在重金属污染逆境中的生长。更为重要的是,菌根植物在未增加体内锌浓度的前提下,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叶和根中的锌吸收量,表明菌根植物在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上具有一定的生物修复作用。
- 申鸿陈保东冯固刘于李晓林
- 关键词:锌丛枝菌根真菌玉米土壤修复
- 丛枝菌根(AM)对重金属污染耐受性机理研究
- '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丛枝菌根真菌作为植物根系和土壤的联系纽带,能够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面起重要作用,为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一条新思路.通过国内外十多年的相关研究,已获得了一...
- 申鸿
- 关键词:丛枝菌根重金属污染抗性
- 文献传递
- 缙云山马尾松与槲栎叶凋落物单独及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与酶活性动态
- 采用凋落物原位分解法,研究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中典型植被马尾松和槲栎叶凋落物单独及混合(按自然质量比8:2)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动态.结果表明:微生物各类群及分解酶活性与凋落物分解进程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动态...
- 宋影严海元周倩辜夕容申鸿
-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 接种AM真菌对玉米和油菜种间竞争及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2年
-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分别模拟单作、间作和尼龙网分隔种植,比较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Glomus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对菌根植物玉米和非菌根植物油菜生长和磷吸收状况的影响,并分析土壤中各无机磷组分的变化。结果发现,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Ca10-P和O-P)向有效态磷转化,并显著降低总无机磷含量(P<0.05),显著提高菌根植物玉米的生物量和磷吸收量(P<0.05),特别是在间作体系中使玉米的磷营养竞争比率显著提高了45.0%—104.1%(P<0.05),显著降低了油菜的生物量和磷吸收量(P<0.05),从而增强了了菌根植物的竞争优势,降低了非菌根植物与菌根植物的共存能力。揭示了石灰性土壤中AM真菌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AM真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张宇亭朱敏线岩相洼申鸿赵建郭涛
-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种间竞争无机磷组分丛枝菌根真菌
- 施氮量与烤烟氮素营养效应研究被引量:14
- 1998年
- 应用15N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素营养的效应。结果表明,每株烤烟施10g纯氮比施8g,9g和11g,吸收硝酸钾中的氮素,分别高28.99%,15.72%和7.77%;吸收土壤中氮素分别高28.41%,9.58%和20.04%;吸收总氮分别高31.32%,10.81%和21.09%。氮素在烤烟各器官中的分布为叶>茎>根。每株烤烟施10g纯氮,比施8g,9g和11g的单叶重,分别高7.77%,5.90和6.42%;茎围分别高9.29%,7.18%和10.06%;每株叶面积分别高19.72%,17.26%和22.89%;总干物重分别增加26.05%,11.55%和14.09%。
- 张晓海雷永和殷端徐树德万兆良喻尚其申鸿刘大永
- 关键词:氮素营养烤烟叶硝酸钾烤烟
- 分根装置中接种AMF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分根装置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后对中性紫色土1-2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1-2mm)含量的影响,并运用通径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表明,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和G.etunicatum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接种3种菌种都显著增加了菌根室土壤WSA1-2mm含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菌丝密度对WSA1-2mm含量有较大的直接效应(直接通径系数0.678),而GRSP对WSA1-2mm的影响系数较小,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以直接效应为主。菌丝和GRSP对1-2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作用大小的差异可能源于二者作用机制的不同。
- 彭思利申鸿袁俊吉郭涛
- 关键词:菌丝通径分析
- 紫色土中联苯菊酯残留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阐明紫色土农药残留的生态环境效应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响应机理,以三峡库区具代表性的紫色土为材料,通过玉米盆栽模拟试验和平板计数法,研究了残留态联苯菊酯对紫色土土著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联苯菊酯对土著细菌和放线菌有显著的促生效应,依联苯菊酯浓度从低到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时间逐次出现最高峰值:第6天,LB-L处理下的细菌和放线菌数分别达9.02×106个/g和2.77×106个/g,约为相应对照的9倍和3倍;第11天,LB-M的细菌数约为对照的77倍,达到5.19×107个/g;第16天时,LB-H的细菌数为1.71×107个/g,LB-M和LB-H处理下的放线菌数分别为4.04×106个/g、4.35×106个/g。其次,联苯菊酯残留对土著真菌有显著且迅速的抑制作用,即使在2.50mg/kg残留水平下,真菌数量也会在施加联苯菊酯后第2天发生显著降低。再次,紫色土中3种土著微生物类群对残留态联苯菊酯均表现出一定的生态适应性,但表现有所不同:土著细菌的生态响应存在阈值,土著放线菌表现为较长时期内稳定的促生效应,土著真菌则表现为可恢复的抑制效应。试验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等生物因素可作为联苯菊酯对紫色土根际微生态影响的重要评价指标。
- 史婕申鸿王兵陈延霞
- 关键词:紫色土联苯菊酯土著微生物微生态效应
- 森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被引量:75
- 2010年
-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微生物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森林凋落物微生物分解的过程及其生态学意义,并从参与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多样性、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动态及群落演替、影响微生物分解的因素及微生物分解酶学等方面综述了森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研究概况,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 严海元辜夕容申鸿
- 关键词:森林凋落物微生物多样性群落演替
- 丛枝菌根利用氮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9年
-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元素,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从土壤中获取无机氮、简单的氨基酸,还能利用一些复杂的有机态氮。考虑到NH+4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低及丛枝菌根真菌的专性共生菌的特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NH+4对植物的贡献较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内存在与氮素代谢有关的鸟氨酸循环,而精氨酸则是菌丝内氮素转移的主要形式。综述最近的AMF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同化、交换等方面的文献,旨在揭示丛枝菌根真菌氮素利用特点,阐明丛枝菌根真菌在氮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邓胤申鸿郭涛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氮素利用精氨酸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