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锁劳
- 作品数:3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不倒的旗帜,他和对手及其他
- 2004年
- “阿拉法特”、“死亡”这两个词同时出现在我刊上已不止一次。2002年熏阿拉法特被软禁在拉马拉官邸后,我们就做过有关阿拉法特命运的两个“封面话题”———《感悟死亡》、《和平生死一线间》……10月29日,在本刊第22期即将截稿的时候,传来“不死鸟”病重的消息。也许,他如以往那样还能带来“不死”的传奇?也许,他还能笑着回到拉马拉?也许……我们同许多人一样,守望阿拉法特的生死一线间。11月11日传来消息:阿拉法特已撒手人寰。阿拉法特的死同他的生一样传奇。此时,我们的杂志已付印。自然,留下的是遗憾的空白。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看到人们对他的追思,我们让自己沉下心来,梳理思绪,通过和中东专家座谈,在本期推出了这个“封面话题”。一位西方记者曾说过,“如果说有谁的个人命运在如此长的时间里(40多年)对中东局势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那么这个人就是阿拉法特”。巴以问题错综复杂,除了当事者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外,还有大国的卷入,阿以问题的背景。那么,在腥风血雨中,阿拉法特是如何树起一面不倒的旗帜?在对手以色列、盟友阿拉伯兄弟国家以及美国面前,他又如何扬起这面旗帜?
- 李绍先殷罡王锁劳
- 关键词:生平事迹民族解放运动国际法
- “中东政治继承与换代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0年
- 2010年11月12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研究中心成立暨“中东政治继承与换代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蔡润、中国驻约旦大使岳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副部长萧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
- 金晓文王锁劳
- 关键词:中东政治
- “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
- <正>'伊斯兰'(Islam)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与基督教、佛教并列的一种世界性大宗教,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IslamicReligion)的信徒即'穆斯林'(Muslim)超过12亿。此外,'伊斯兰'
- 王锁劳
- 文献传递
- 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剖析被引量:3
- 2008年
- 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冲突造成了平民大量伤亡和流离失所。美国于2004年将其定性为灭绝种族,推动对苏丹实施国际制裁。2005年联合国发表调查报告,否定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认为苏丹政府没有奉行灭绝种族政策,此报告引起西方不满。2008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指控苏丹总统巴希尔犯有三项灭绝种族罪,等于再次肯定了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美国等西方国家将达尔富尔问题营造成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一方面是要给苏丹政府扣上一个紧箍咒,一方面则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对此,我应有清醒认识,采取适当措施,灵活应对。
- 王锁劳
- 关键词:达尔富尔法律解释
- “阿拉伯之春”:回顾与展望
- 2011年初,北非中东地区发生剧变,突尼斯本·阿里总统和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双双下台,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爆发激烈内战,也门总统萨利赫的反对者与支持者对峙街头数月,叙利亚全国到处都在抗议阿萨德政权。不少西方和阿拉伯媒体将...
- 王锁劳
- 关键词:军人干政政治伊斯兰
- 文献传递
- 达尔富尔问题:为什么扯上北京奥运会?
- 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冲突造成了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约200万人流离失所,20万人死于非命。达尔富尔冲突是当今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它与遥远的中国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然而,美国官方坚持"达尔富尔种族灭...
- 王锁劳
- 有关北非中东剧变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7
- 2011年
- 2011年初春,北非中东地区发生大规模政坛剧变,突尼斯本·阿里总统和埃及穆巴拉克总统双双下台,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爆发激烈内战,也门总统萨利赫的反对者与支持者对峙街头数月,叙利亚全国到处都在抗议阿萨德政权。文章旨在深入分析有关北非中东剧变的若干主要问题:(1)北非中东剧变所具有的阿拉伯革命的性质与特点;(2)北非中东剧变背后的领导人换代与家族腐败原因;(3)阿拉伯民主例外论与阿拉伯威权主义的关系;(4)土耳其模式适用于阿拉伯国家的可能性与现实性;(5)美国中东政策成功与否。
- 王锁劳
- 关键词:美国中东政策
- 借一双“慧眼”看埃及——与埃及问题专家座谈实录
- 2005年
- 人生的早晨.还很弱小.需手脚并用;人生的黄昏又太衰老.需借助拐杖;只有人生的盛午才最有力量.乃直立行走,日方中天……在古希腊神话中,因为有许多人没有回答出人面兽身的斯芬克斯神所要求的答案,于是被残忍地推下了山崖。至今,这尊神像还伫立在阳光直射的金字塔上,对世人保持着至高无上的沉默。这个关于智慧和情感归宿的寓言也还弥漫在后人的文学作品中。提起埃及.首先闪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冷峻的金字塔和金字塔下昂首走过的骆驼;打开埃及的历史,扑面而来的有古代“埃及艳后”和关于埃及法老那神秘而古老的传说,提起近代的埃及,则是每年有二十多亿美元收入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埃及的国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所处的位置在亚洲与非洲的交汇点上。然而,在并不安宁的阿拉伯世界里,好像这里遇到的任何麻烦,都需要埃及总统出面斡旋。有人说“如果说,法国是欧洲的中国,那么埃及则是非洲的中国”,也有人称“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在非洲阿拉伯世界,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美国是埃及最主要的贷款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2005年7月23日凌晨,一声巨大的爆炸,百余人的伤亡,划破了金字塔上空的寂静。那么,这个国家今天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她的和平之梦是否会因此惊醒?在灿烂的古文明的辉映下,她是如何创作现代文明的?同属于文明古国的埃及和中国,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怎样不同的轨迹?今天,中埃两国有哪些经贸以及文化上的往来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和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王锁劳,亲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以下殷罡简称为“殷”,王锁劳简称为“王”)
- 殷罡王锁劳宏磊周瑾谭震
- 关键词:阿拉伯世界埃及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周恩来总理
- 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话语权--评《全球视野下的达尔富尔问题研究》一书被引量:1
- 2009年
- 王锁劳
- 关键词:达尔富尔话语权
- 麦克马洪承诺与巴勒斯坦争端被引量:1
- 2000年
- 王锁劳
- 关键词:阿拉伯人争端承诺领土武装起义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