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菊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支气管
  • 4篇患儿
  • 4篇儿童
  • 4篇肺炎
  • 3篇支气管镜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气管
  • 3篇气管镜
  • 3篇病患
  • 2篇心功能
  • 2篇支气管肺泡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 2篇支气管镜检
  • 2篇支气管镜检查
  • 2篇难治
  • 2篇镜检
  • 2篇灌洗
  • 2篇肺泡
  • 2篇肺泡灌洗
  • 2篇川崎

机构

  • 10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0篇王金菊
  • 4篇王文棣
  • 1篇王晓丽
  • 1篇李海燕
  • 1篇陈宗波
  • 1篇蒋艳

传媒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3例为病例组(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18例,非冠状动脉病变患儿35例),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川崎病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FABP和BNP浓度,病例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 LVSF)、心脏指数( CI)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 E/A),并行心脏彩超多普勒检测冠状动脉内径。结果(1)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h-FABP和BNP水平[(18.23±13.81) ng/ml、(517.2±213.2) pg/ml]明显高于恢复期[(6.29±1.26) ng/ml、(92.1±46.0) pg/ml]和对照组[(6.26±1.60) ng/ml、(37.6±7.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2)川崎病患儿急性期 LVEF、LVSF、CI较恢复期降低[(60.3±3.6)% vs (64.8±4.3)%、(30.6±2.5)% vs (34.9±1.9)%、(3.1±0.3)% vs(3.5±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BNP、h-FABP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126、-0.134,P均〈0.05)。(4)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h-FABP阳性率显著高于BNP升高阳性率( P均〈0.05)。结论 h-FABP和BNP血浆浓度可作为川崎病患儿心肌损害的生化标志物,而h-FAB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恢复期患儿也存在较高的h-FABP、BNP血浆浓度,提示临床症状好转但心肌损害仍可持续较长时间。
王金菊陈宗波王文棣
关键词:川崎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脑利钠肽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呼吸科确诊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26例,根据是否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将患儿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药物基础治疗,灌洗组患儿在与对照组相同处理的基础上联合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收集两组患儿的发热时间、肺部影像学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住院第1天)和治疗后(住院治疗第7~10天时)肺功能参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灌洗组患儿发热时间、肺部影像学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8.972、-13.150,t′=-11.979、-8.650,P<0.05);灌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z=-2.032,P<0.05);且灌洗组治疗前后VT/kg、VPEF/VE、TPEF/TE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14.161、-27.498、t′=-32.542,P<0.05)。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王金菊刘治学李海燕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呼吸功能试验
CPT-Ⅱ,CCL2的基因多态性与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CPT-Ⅱ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PT-Ⅱ基因rs2229291和rs1799821位点的多态性,探讨CPT-Ⅱ基因的多态性与病毒性脑炎发病的关...
王金菊
关键词:小儿患者病毒性脑炎基因多态性
儿童肺不张122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儿童肺不张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内镜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2例肺不张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病儿中男69例,女53例;年龄4月~12岁。临床表现为发热98例,咳嗽120例,呼吸困难14例,呼吸音低48例,哮鸣音20例,湿啰音80例。病变部位:右肺77例,左肺40例。病因:感染113例,异物5例,气道结构及发育异常4例。87例行支气管镜检查,其中感染78例,支气管闭锁2例,异物5例,支气管内血管瘤1例,右肺下叶发育不全1例。感染性肺不张病儿按照是否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分组,治疗14 d时,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7.2%,68/78)高于未行支气管镜治疗组(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P<0.05);治疗2月时,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组有效率仍略高于未行支气管镜治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儿童肺不张病因中感染多见,支气管镜可协助诊治,促进肺复张。
张丽娉孙广荣王金菊王兴兰刘田田解童玲
关键词:肺不张支气管镜检查儿童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炎症性因子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及炎症性因子特点,探讨RMPP的早期预测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且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RMPP组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炎症性因子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RMPP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32例患儿,男108例,女124例,RMPP组114例,GMPP组118例。与GMPP组比较,RMPP组患儿年龄更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血C-反应蛋白、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和影像学胸腔积液比例更高;RMPP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α、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5、IL-6、IL-1β、IL-10、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发热时间长,血D-二聚体、LDH及BALF中IL-5、IL-6、IL-17、IL-1β、IFN-α升高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住院时间、发热时间、D-二聚体、LDH、IL-5、IL-6、IL-17、IL-1β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69、0.857、0.606、0.811、0.686、0.890、0.647、0.691(均P<0.05)。其中,发热时间、LDH、IL-6的诊断预测价值较高;发热时间最佳临界值为6.5 d,灵敏度97.40%,特异度64.90%;LDH最佳临界值为420.77 U/L,灵敏度64.90%,特异度89.50%;IL-6最佳临界值为293.04 pg/mL,灵敏度91.2%,特异度82.5%。结论RMPP患儿发热时间长、炎症指标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时间>6.5 d、血LDH>420.77 U/L、BALF中IL-6>293.04 pg/mL有助于早期识别RMPP。
张丽娉王金菊郝贵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风湿性心脏病患儿脑钠肽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肌钙蛋白I(cTnI)在风湿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诊断的25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儿(患病组)及25名正常体健儿童(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浆BNP和cTnI水平。结果患病组血浆BNP水平(612.29±101.4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84.52±3.8)ng/L(P<0.01),cTnI水平(0.423±0.019)ng/ml也高于对照组(0.052±0.019)ng/ml(P<0.05);患病组的BNP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1547及0.1421,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儿血浆BNP、cTnI较健康儿童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的升高与CRP、WBC密切相关。
王金菊王文棣蒋艳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脑钠肽肌钙蛋白I
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病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以82例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病儿的临床资料,对比混合感染组和单纯感染组的发热及住院时间、炎性指标、肺内外并发症及黏液痰栓发生率等差异。结果与单纯感染组相比,混合感染组病儿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肺坏死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和黏液栓发生率等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41~2.492,t=4.577,χ^(2)=4.209、6.964,P<0.05)。结论重症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合并混合感染后,发热时间延长,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肺内外并发症、黏液栓的发生率增加。
刘田田王金菊梁艳龙张丽娉解童玲孙广荣
关键词:儿童
川崎病患儿h-FABP和BNP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的变化
王金菊王文棣
儿童病毒性肺炎703例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肺炎的临床、实验室与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病儿703例,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特征。结果703例病例中,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71例,流感病毒A型166例,流感病毒B型215例,副流感病毒50例,腺病毒201例。其中发生喘息者254例(36.1%)。不同病毒感染者气促、三凹征、喘息、湿啰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2~65.871,P<0.05)。与其他病原相比,呼吸道合胞病毒更容易诱发有过敏史病儿的首次喘息(χ^(2)=20.859~49.916,P<0.05)。喘息病儿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喘息病儿(F=4.378,P<0.05)。不同病毒感染者影像学特征阳性率为:斑片影51.2%~97.2%,片状实变10.0%~39.3%,透光度改变5.1%~22.5%,树芽征10.4%~32.0%,结节影7.2%~14.1%,磨玻璃影29.6%~70.0%,支气管壁增厚3.0%~19.7%。不同病毒感染者比较,除结节影外,其他征象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0~50.447,P<0.05)。结论肺炎病儿出现喘息需警惕为病毒诱发。呼吸道合胞病毒更容易诱发有过敏史病儿的首次喘息。临床医师可根据血常规、胸部CT的实变影及细支气管炎样改变早期识别病毒性肺炎,及时治疗。
张丽娉王金菊孙广荣刘田田解童玲张茗雪
关键词:儿童疾病特征
胸部CT及可弯曲支气管镜在坏死性肺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归纳罹患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患儿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术治疗后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疾病转归,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4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6例N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其中46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术(观察组),与20例未行此术患儿(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6例患儿病初均出现肺实变,后期在实变影内出现多发含气囊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肺部阴影完全吸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弯曲支气管镜术治疗儿童NP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胸部CT为儿童NP的早期识别及疾病转归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王晓丽郑兴厂管栋王金菊王文棣
关键词:坏死性肺炎可弯曲支气管镜胸部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