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痉挛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0年
-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年龄依附性癫痫综合征,具有发病年龄早、发作形式特殊、病后进行性智力减退、脑电图呈高度失律等特征。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目前该病治疗方面有一定进展,但治愈仍困难,常遗留智能缺陷等后遗症。
- 叶强华郑晓菲王芳肖侠明
-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预后
- 开放式双柜台发药模式及服务纠纷预防
- 2007年
- 目的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减少药学服务中的纠纷。方法制定开放式双柜台模式药品处方调剂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处方调剂规范化监督措施。结果防止了药品数量短缺引起的纠纷,加强了药品的效期管理,合理了安排人力资源,增强了与临床医生的信息化交流工作。结论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纠纷显著减少,对广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有所裨益。
- 朱毅袁洪波王芳黄亮
- 关键词:发药
- 丹莪妇康煎膏致胃窦炎1例
- 2009年
- 王芳张伶俐
- 关键词:丹莪妇康煎膏胃窦炎散结镇痛胶囊下腹疼痛巧克力囊肿入院检查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vasohibin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孕妇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vasohibin和VEGF的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探讨vasohibin及VEGF在子痫前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30例正常妊娠胎盘组织和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vasohibin和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vasohibin在胎盘组织中进行定位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vasohib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1±0.12和0.58±0.09,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0.20和0.24±0.13,两组比较vasohibin及VEGF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r=0.262,P<0.05);vasohibin选择性表达于胎盘血管内皮细胞,未见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等其他细胞组分有vasohibin阳性表达。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vasohibin及VEGF的表达降低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 王芳白怀范平刘兴会何国琳刘瑞
- 关键词:VASOHIBINVEGF重度子痫前期免疫印迹
- 旋转小室逆流层析
- 2002年
- 综述了旋转小室逆流层析法在甾体皂苷、降麻黄碱对映异构体、色霉素A2 、A3 、A4中的应用。该法与经典吸附层析方法相比 ,具有回收率高。
- 张伶俐申向黎赵应华王芳李玉娟刘世林
- 关键词:甾体皂苷药物分析
- 小儿发热诊治浅谈
- 2004年
- 王芳陈力
- 关键词:发热儿童
- 我院医师联系单制度浅议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医师联系单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方法分析医师联系单的定义、设计要点、开具和填写要求、回收管理、作用和实际意义。结果医师联系单最直观的作用体现在规范医药沟通流程,提高沟通效率;同时可作为药师审方工作的凭证,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实时干预记录,凸显了医院药学工作的价值;对医师联系单的汇总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处方缺陷原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应建立医师联系单制度,规范医师联系单从开具到归档的全过程。
- 王芳黄亮陈力朱毅
- 关键词:沟通处方差错
-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Vasohibin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对血管新生的促进在缺血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具有实际意义,血管新生的调节依赖于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作用。Vasohibin是新近发现的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负反馈调节因子,对抑制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的血管长出新血管的过程,生理和病理状态均可有新生血管形成。
- 王芳范平白怀
- 关键词:VASOHIB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 拉莫三嗪导致多形性渗出性红斑2例
- 2013年
- 患儿1男性,12岁4个月,体重为36kg。因"变态反应性皮炎"于2012-03-31入本院治疗。病史采集:5+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及意识丧失等(具体不详),本院就诊,EEG等检查诊断为癫痫,院外口服药物治疗,但症状控制不佳。4+周前(2012-01-11)因癫痫发作于本院门诊就诊,
- 曹幼红王芳
- 关键词:拉莫三嗪渗出性多形性变态反应性皮炎红斑门诊就诊
- 国内儿童应用托吡酯安全性的文献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国内儿童应用托吡酯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关于抗癫痫药物托吡酯用于儿童的临床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者采用统一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纳入文献中ADR病例的原患疾病,托吡酯用药剂量,ADR病例的性别及年龄,ADR出现时间、类型、处理及转归等资料。对儿童应用托吡酯导致的ADR及其相关因素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文献检索,最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关于儿童托吡酯ADR的研究文献共计22篇,关于托吡酯疗效的研究文献共计110篇,共计纳入13 011例患儿,其中2 771例发生ADR,ADR发生率为21.3%。关于托吡酯ADR的研究中,55.1%的ADR涉及神经及精神系统(泌汗障碍、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等),34.5%涉及内分泌系统(影响骨代谢及生长发育等);关于托吡酯疗效的研究文献报道的ADR中,35.2%涉及神经及精神系统(出汗减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等),27.1%涉及消化系统(食欲下降、胃肠道反应等),19.5%为全身反应(体质量下降、发热等)。99.6%的儿童应用托吡酯发生的ADR的严重程度为Ⅲ-Ⅳ级,多数在降低托吡酯剂量或停药后症状减轻。结论本研究纳入的132篇关于儿童应用托吡酯发生ADR的研究文献中,均未提示重大ADR发生,但由于受到研究设计和样本量局限,同时,纳入本研究的关于ADR的文献,均存在关键信息不完整、研究报告质量欠佳等情况,因此建议进一步对儿童应用托吡酯开展上市后循证再研究及再评价,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儿童应用托吡酯治疗导致的ADR及药物安全性问题,有待以后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杨春松张伶俐林芸竹王芳
- 关键词:托吡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