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胸腰椎
  • 2篇镇痛
  • 2篇植骨
  • 2篇置换术
  • 2篇治疗骨折
  • 2篇手术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 2篇细胞

机构

  • 14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4篇王红
  • 8篇夏亚一
  • 7篇汉华
  • 5篇滕元君
  • 4篇陈宝
  • 3篇吴萌
  • 3篇孙璐
  • 3篇康学文
  • 3篇赵斌
  • 2篇王永刚
  • 2篇王栓科
  • 2篇李睿
  • 1篇赵海燕
  • 1篇张成俊
  • 1篇徐立虎
  • 1篇沈海丽
  • 1篇时培晟
  • 1篇耿彬
  • 1篇姜金
  • 1篇王东敏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性大麻素和星形胶质细胞在调节神经病理痛和炎性痛中的作用
汪静康学文沈海丽夏亚一汉华吴萌张成俊时培晟王红
内源性大麻-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AEA)可以下调前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镇痛的效应,但机制不详。星形胶质细胞(AST)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释放炎性因子主要来源,大麻受体CB1、CB2在AST有表达,在病理痛...
关键词:
关键词:内源性大麻素星形胶质细胞镇痛效应神经病理痛炎性痛
丁丙诺啡透皮贴在腰椎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在治疗腰椎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腰椎退变病例78例,平均年龄60.4岁(42岁-85岁),男42例,女36例.根据应用丁丙诺啡透皮...
王红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疼痛
一种膝关节胫骨静态前后移位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膝关节胫骨静态前后移位的测量方法,属于医学影像技术领域,采集患者MRI图像数据:采用MRI设备对患者膝关节进行扫描,获取MRI图像数据;患者取仰卧位,并在腘窝下方放置一个定制枕头,以支持膝关节在放松状态下...
滕元君贾更新夏亚一汉华吴萌韵向东王红张世峰
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短程化疗、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及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7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结果70例均获随访,时间1~5(3.5±0.8)年。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植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较满意。结论短程化疗联合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及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术,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病椎的融合、脊柱稳定性的重建等方面治疗效果满意。
赵斌孙璐康学文王红王栓科
关键词:短程化疗
抗骨质疏松“三联”疗法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诊断严重骨质疏松的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围手术期应用抗骨质疏松三联(钙剂+骨化三醇+唑来磷酸)的疗效.方法 我科进行骨关节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共计24例31膝,平均年龄63.2±8...
王红滕元君汉华夏亚一
关键词:骨质疏松膝关节置换术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细胞及骨折愈合作用被引量:9
2020年
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LIPUS)作为一种新型且效果理想的促进骨折愈合的超声治疗手段,现在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以较低的能量强度以及脉冲波形式输出为特点,主要通过热效应及机械效应对人体产生作用。在促进骨折愈合的过程中,LIPUS对主要的骨细胞都可以产生一定作用。本文主要对LIPUS对骨细胞以及骨折愈合的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滕飞路凡何良志李睿张小辉滕元君王红汉华夏亚一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骨细胞骨折愈合
胸腰椎手术后切口早期深部感染的处理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手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处理方法。方法将41例胸腰椎内固定手术后深部切口感染患者按处理方法分成4组,A组:早期彻底清创,保留内固定装置,置管冲洗引流;B组:早期切口换药感染未控制,然后进行手术彻底清创并保留内固定,负压封闭引流(VSD);C组:早期换药感染未控制,后行彻底清创并取出内固定,置管冲洗引流;D组:早期彻底清创,取出内固定,置管冲洗引流。结果 A、D组感染治疗时间、术后神经症状明显少于B、C组(P<0.05);A、B组术后腰痛症状明显少于C、D组(P<0.05)。结论胸腰椎手术后切口早期深部感染应早期诊断,彻底清创,置管冲洗引流,结合抗生素使用有效控制感染,可避免内固定取出,维持脊柱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王永刚康学文王东敏张秀马佩芬王红陈宝
关键词:胸腰椎手术切口感染置管冲洗引流
KD-Ⅲ-M型膝关节损伤中自体腘绳肌腱及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KD-Ⅲ-M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Ⅰ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修补手术的疗效,比较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并有限切开行内侧副韧带修补手术的基础上LARS人工韧带和自体对侧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术后疗效等。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符合该研究标准的患者36例,分为两组。A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4.7±9.2)岁,选用自体腘绳肌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原位修补;B组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36.8±8.6)岁,选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同侧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原位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分别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epcial Surgery,HSS)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价,组内及组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感染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120.25±9.55) min,B组(106.63±8.8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住院时间(10.60±1.64) d,B组住院时间(10.38±1.59)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不小于1年的随访,HSS评分A组由术前(32.95±5.03)分提高至术后(84.70±5.72)分(P<0.01),B组由术前(33.81±4.10)分提高至术后(85.00±5.25)分(P<0.01);Lyshlom评分,A组术前(21.10±3.46)分提高至术后(80.25±5.75)分(P<0.01),B组由术前(21.56±3.01)分提高至术后(80.00±4.30)分(P<0.01);两组患者组间术前术后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腘绳肌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原位修补较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同侧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原位修补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后者住院费用高于前者,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徐立虎靳佳欣刘众成姜金王红夏亚一吴萌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19年
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标志物研究相当广泛,有诊断性标志物、疾病活动性标志物、炎症性肠病风险标志物、骨转换标志物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标志物等。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标志物对其诊断治疗及防治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探索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及研究联合标志物精确诊治强直性脊柱炎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标志物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张小辉李睿马崇文杨信信滕元君滕元君汉华王红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标志物
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感染性膝关节炎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感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本科收治的重度感染性膝关节炎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一期手术清创,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二期手术行TKA。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膝伸屈活动度(ROM)和HS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1例患者经--期手术后,感染均有效控制。CRP在(3.36±1.43)周后恢复正常,ESR在(16.27±2.97)周后恢复正常。两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间12-14周,平均(12.51±0.82)周。随时间推移,ROM和HSS均显著增加(P<0.05)。至末次随访时,感染均无复发。[结论]二期TKA是治疗重度感染性关节炎的可靠选择,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王红汉华滕元君耿彬张世峰许田恩王兴文夏亚一
关键词:膝关节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