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穆

作品数:21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代谢
  • 8篇代谢组学
  • 5篇代谢组学研究
  • 5篇四物
  • 5篇四物汤
  • 5篇物汤
  • 5篇细胞
  • 4篇虚证
  • 4篇血虚
  • 4篇血虚证
  • 4篇甲醛
  • 3篇细胞损伤
  • 3篇小鼠
  • 3篇磁共振
  • 2篇血铅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合酶
  • 2篇中毒
  • 2篇人脐

机构

  • 19篇南华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衡阳市疾病预...
  • 1篇娄底市疾病预...

作者

  • 21篇王穆
  • 17篇让蔚清
  • 7篇李程
  • 4篇田丹
  • 3篇颜贤忠
  • 3篇杨慧仙
  • 3篇龙鼎新
  • 3篇高月
  • 3篇马增春
  • 3篇邹丽君
  • 3篇王婧
  • 3篇霍超
  • 3篇让欧艳
  • 3篇贺彬琪
  • 2篇刘佩意
  • 2篇曹智丽
  • 2篇李友
  • 2篇李哲
  • 2篇王敏
  • 2篇谭伟

传媒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卫生研究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第七届中国核...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为培养更多合格的预防医学人才,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整合教学资源开设预防医学实验方法与实践技能课程,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预防医学"三三"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社区实践的能力。
邓仲良让蔚清龙鼎新赵英张朝晖王婧李程陈丽丽王穆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社区教育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代谢物鉴定被引量:6
2010年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众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在于对大量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鉴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磁共振、质谱、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等技术的发展和联用,使得代谢组学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磁共振和质谱是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术平台,对代谢产物进行明确的鉴定是代谢组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本文就代谢组学相关分析技术及代谢物鉴定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超涂文志王穆让蔚清
关键词:代谢组学质谱分析法分析技术
基于气相色谱的铅中毒大鼠尿液代谢指纹图谱研究
2012年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在毒理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铅染毒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谱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正常组、低剂量染毒组、中剂量染毒组以及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说明随着染毒剂量的不同,各组大鼠的尿液代谢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组大鼠的气相色谱图谱在保留时间为3.5 min和5.5 min时的差异对上述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表明不同剂量的铅染毒能导致大鼠的尿液代谢指纹图谱发生明显的改变,这种改变能用结合模式识别的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出来;气相色谱技术可作为核磁共振技术等其它平台的补充工具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王穆杨慧仙黄卓田丹李程李纯颖何爱桃让蔚清
关键词:气相色谱铅中毒代谢组学主成分分析法
甲醛对植入后小鼠胚胎发育毒性的时间-效应关系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甲醛对植入后小鼠胚胎发育毒性及时间-效应关系。方法:应用体外全胚胎培养模型,观察终浓度为81μmol.L-1的甲醛与昆明种小鼠全胚胎共培养不同时间(分别为0,16,26,48 h)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器官形成早期具有明显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甲醛暴露16 h则能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当甲醛暴露时间为26和48 h时,胚胎生长发育和形态分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0 h)比较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P<0.01);胚胎畸形发生率也显著升高,主要表现为神经管闭合不全、体位翻转不全、脑、心脏、腮弓发育异常及视觉系统、前肢芽、后肢芽、体节等畸形。结论:甲醛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和器官形态分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曹智丽李友贺彬琪李瑛王穆吴成秋陈锋让蔚清
关键词:甲醛发育毒性
甲醛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甲醛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损伤特征及机制。方法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与不同浓度甲醛(20,40,80,160μmol/L)共培养,24h以后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漏出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含量;生化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磷酯酰丝氨酸结合蛋白-异硫氢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免疫着色实验技术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前体表达。结果20~160μmol/L甲醛诱导细胞死亡,低剂量甲醛(<80μmol/L)主要诱导凋亡,高剂量甲醛(>80μmol/L)主要诱导细胞坏死;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量具有甲醛浓度依赖性,从(374.04±15.64)U/L增加至(800.18±24.84)U/L,且一氧化氮含量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醛浓度依赖性诱导总一氧化氮合酶及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表达增加,半胱氨酸蛋白酶-3前体蛋白酶原表达随甲醛浓度逐渐增强;氨基胍保护组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甲醛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死亡;机制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有关;氨基胍对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李瑛王婧让欧艳邹丽君王穆郑宇唐小卿让蔚清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半胱氨酸蛋白酶-3氨基胍
代谢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9年
近20年来,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系统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突飞猛进,为毒理学研究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大大促进了毒理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然而,基因组和蛋白组的研究不能提供机体对外源性毒物刺激的整体应答信息,更不能反映出基因、疾病、环境、毒物等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作为系统生物学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代谢组学",通过考察机体受毒物刺激后体液或组织中代谢物的整体动态变化轨迹,结合模式识别的多元分析方法,快速筛选毒性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进而更系统、更全面的揭示毒物作用于机体的典型特征,为相关毒性作用模型建立、环境或药物中毒性化学物的快速高通量筛选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将从环境毒理学、靶器官毒性、毒性机制等方面入手,对"代谢组学"在毒理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王穆让蔚清
关键词:毒理学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核磁共振分子标志物
丙烯酰胺对PC_(12)细胞损伤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AA)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0、62.5、125、250、500、1 000μmol/L AA为染毒剂量,染毒12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丙烯酰胺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PC1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用MDA和T-AOC试剂盒检测细胞MDA和T-AOC改变。结果染毒12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染毒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表明,AA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随着染毒量的上升而升高,T-AOC含量随染毒量的上升而降低。结论 AA能够显著抑制PC12细胞活性,损伤细胞DNA,并诱导细胞氧化损伤。
李程王穆吴剑阁何翠琳李盼盼杨慧仙让蔚清何爱桃
关键词:丙烯酰胺PC12细胞MTT比色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总抗氧化能力
创新预防医学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0
2009年
通过改革传统培养体系,树立"夯实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培育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素质"的实验课程教学理念,构建"宽覆盖、一体化、多模块、网络化、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三三"教育模式和特色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健全分层次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该研究对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让蔚清何淑雅王永生龙鼎新李程陈锋赵英于军晖王穆
关键词:教学理念
60Coγ射线对小鼠胸腺损伤效应及四物汤保护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60Co γ射线对小鼠胸腺损伤效应及四物汤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小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60Co-γ射线3.5Gy照射组以及四物汤药物处理组,每组10只动物....
王穆马增春黄波王宇光唐艳让蔚清高月
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损伤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以甲醛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的白藜芦醇预处理PC12细胞2 h后,加入终浓度为80μmol/L甲醛作用24 h,并设氨基胍100μmol/L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对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并收集各组细胞,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蛋白活性及mRNA的表达;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查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甲醛所致PC12细胞损伤,与甲醛处理组相比,细胞存活率随着白黎芦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且10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存活率为(92.66±3.27)%,高于氨基胍阳性对照组(〔82.18±2.06)%;〕在白黎芦醇6.2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SOD、GSH-Px活性、CO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LDH漏出量、NO、MDA含量i、NOS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甲醛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能有效改善甲醛所致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这种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抑制甲醛/ROS、甲醛/NOS/NO氧化应激途径、减轻线粒体损伤有关。
曹霞飞郑翔吴俊王超田丹李哲王穆让蔚清
关键词:白藜芦醇甲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