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然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生孢噬纤维细菌CMC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从生孢噬纤维细菌(Sporocytophaga)的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具有CMC酶活性的组分.研究表明:该CMC酶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104;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5.0;Zn2+对该CMC酶有抑制作用,Fe2+对该酶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该CMC酶组分的CD光谱显示,β折叠结构是该CMC酶具有酶活的天然构象的主要结构.
- 刘东波王秀然李雁张丽萍
- 关键词:CD光谱
- 生孢噬纤维菌荚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被引量:3
- 2006年
- 生孢噬纤维菌(Sporocytophaga)是能降解纤维素的滑动细菌,它可将滤纸和棉花纤维素完全降解.本文对生孢噬纤维菌产生的荚膜多糖的分离纯化以及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滤纸平板法培养生孢噬纤维菌,加入1%苯酚后,荚膜多糖溶解在水相中,再经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沉淀,分离出荚膜多糖提取物.利用Sephadex G-75柱层析法、胰蛋白酶和Sevag法对荚膜多糖提取物进行纯化;并利用比旋光度检查、红外光谱、液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精制后的荚膜多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生孢噬纤维菌荚膜多糖.Sephadex G-75柱层析分析表明,荚膜多糖提取物中含有结合蛋白,除去结合蛋白后,多糖分子量约为6.5×103;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荚膜多糖主要由Gal、Glc、GlcA以及Man等单糖组成,其比值约为3.513.33.61;同时该荚膜多糖的红外光谱显示,该多糖所含的甲基、亚甲基等基团的量比正常多糖多;红外光谱图中881cm-1处的峰位显示,该多糖含有不典型β糖苷键特征吸收峰.
- 于珊珊刘东波王伟华李雁王秀然黄国辉
- 关键词:荚膜多糖纯化生孢噬纤维菌
- 蒸汽爆破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饲用安全性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经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回复突变试验研究了蒸汽爆破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的饲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产品安全无毒。同时采用纤维素酶对蒸汽爆破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酶解处理,共获得了11.52%可作为动物饲料益生素成分的可溶性寡糖。
- 刘东波王秀然陈珊史晓昆
- 关键词:玉米秸秆饲料饲用安全性纤维素酶营养价值
- 生孢噬纤维细菌的滤纸纤维素的降解过程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生孢噬纤维细菌 (Sporocytophaga)是能够降解纤维素的滑动细菌 ,它可将滤纸和棉花纤维素完全降解 ;但其可测得的纤维素酶活性极低。为研究其纤维素降解机制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一株生孢噬纤维细菌 (Sporocytophagasp .)JL 0 1对滤纸纤维素的降解过程 ,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滤纸纤维素的降解与菌体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生孢噬纤维细菌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 ,形成长度为 2 5 μm~ 4 0 μm可弯曲的细长杆状细胞 ,该细长杆状细胞通过与纤维素分子的吸附或嵌入纤维素中完成对纤维素的降解 ;在降解后期 ,杆状细胞转化为直径约为 0 6μm的小孢囊休眠细胞。
- 刘东波张影陈珊王秀然张丽萍
-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孢囊
- 两株好氧性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形态学特性及CMCase性质的比较研究
- 生孢噬纤维细菌/(Sporocytophaga /)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但将真菌纤维素酶活测定方法应用于生孢噬纤维细菌实验菌株,只能测得少量 CMC 酶活。本实验对生孢噬纤维细菌降解纤维素的过程菌体形态变化以及纤维...
- 王秀然
-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纤维素酶
- 文献传递
- 一株生孢噬纤维菌的纤维素酶的定位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生孢噬纤维细菌Sporocytophagasp.JL-01是能够降解纤维素的滑动细菌,通过对该菌株发酵上清液、荚膜液、超声波破碎后的上清液、破碎细胞碎片及完整细胞的CMC酶活、滤纸酶活的研究,对其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细胞上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生孢噬纤维细菌Sporocytophagasp.JL-01可通过细胞质膜向细胞外分泌CMC酶,而其滤纸纤维素酶则存在于细胞质膜上.
- 刘东波王秀然张青陈珊邵洪伟逯光文
- 关键词:纤维素酶
- Genome Shuffling技术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Genomeshuffling技术是在传统诱变基础上,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对诱变后的微生物细胞进行基因组重组,从而使具有正向突变的菌株将其优点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微生物细胞的正向突变频率及正向突变速度。本文论述了Genomeshuffling的基本原理、技术过程以及该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史晓昆王秀然刘东波
-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育种诱变原生质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