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用于杀虫杀菌种子悬浮剂生产的送料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杀虫杀菌种子悬浮剂生产的送料装置,包括:壳体、开合组件、横向震动组件、控制组件,壳体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设置于壳体两端;开合组件的一端与出料口一侧铰接,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横...
- 王睿王克功
- 文献传递
- 一种植物害虫诱捕防治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害虫诱捕防治装置,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内部转动设有诱虫灯,对害虫进行吸引并进行初步消杀;上筒体,顶部和底部均开口;锥形柱体,设置在上筒体内上部;吸气管,设置在上筒体内壁,降低上筒体内部的气...
- 王克功王睿王卫东赵丹阳杨娜张腾蛟王晓东
- 不同种衣剂对小麦生长及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为降低冬小麦的生产成本,筛选出适宜其拌种的高效低毒种衣剂是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室内培养箱平皿试验和大田小区药效试验,以进口种衣剂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和30.8%吡虫啉·1.1%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奥拜瑞)为药剂对照,研究了4种国产种衣剂(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和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单用及混合拌种对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在田间对小麦蚜虫、小麦白粉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天敌昆虫的影响,以及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在小麦种子萌发前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后期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余种衣剂均对小麦萌发和生长无不良影响。各处理对小麦白粉病、茎基腐病和蚜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基本无影响,且增产显著;其中,35%噻虫嗪FSC+3%苯醚甲环唑FSC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持效期较长,600 g/L吡虫啉FSC+3%苯醚甲环唑FSC对病虫害防治效果次之。这2组种衣剂对小麦萌发、生长安全性好,并且防治病虫害效果较佳,对天敌昆虫安全,增产作用显著,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 王睿高炜王克功
- 关键词:小麦种衣剂麦蚜小麦病害
- 浅谈劁猪史
- 2013年
- 劁猪又称阉割术,是在我国古代传下来的兽医术!连外国人都很惊奇,这也算是外科手术了,不需要缝针,也不需要抗生素,仍然不会感染。现在大多数兽医仍然是用传统的阉割术给小猪去势(兽医基础上对阉割的专业用词),去势后的小猪性情温顺,便于管教,肉也长的好,没有异味!
- 王睿
- 关键词:小猪阉割术兽医外国人抗生素去势
- 巴氏新小绥螨对晋南麦田麦蜘蛛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探明巴氏新小绥螨对麦蜘蛛的控制作用和防治效果,于晋南冬小麦田采用田间定量投放方法开展了巴氏新小绥螨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麦蜘蛛密度约为900头/m时,按112.5万头/hm^2的量投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效果可达95.19%;投放区的小麦产量比不投放区提高1495.05 kg/hm^2,增产幅度达24.81%;净收入增加1863.12元/hm^2,投入产出比为2.08∶1。在晋南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混合发生地块,定时定量投放巴氏新小绥螨能有效控制麦蜘蛛为害,增产效果显著。
- 王克功王睿
-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生物防治麦蜘蛛
- 一种用于杀虫杀菌种子悬浮剂生产的送料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杀虫杀菌种子悬浮剂生产的送料装置,包括:壳体、开合组件、横向震动组件、控制组件,壳体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设置于壳体两端;开合组件的一端与出料口一侧铰接,铰接处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横...
- 王睿王克功
- 一种植物害虫诱捕防治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害虫诱捕防治装置,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内部转动设有诱虫灯,对害虫进行吸引并进行初步消杀;上筒体,顶部和底部均开口;锥形柱体,设置在上筒体内上部;吸气管,设置在上筒体内壁,降低上筒体内部的气...
- 王克功王睿王卫东赵丹阳杨娜张腾蛟王晓东
- 山西黄芩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明确山西黄芩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山西黄芩主产地临汾地区的黄芩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临汾市黄芩田杂草有67种,隶属于25科55属,其中,优势杂草有茵陈蒿、播娘蒿、狗尾草、猪毛菜和鹅绒藤等5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9种,常见杂草有11种,一般杂草有41种。洪洞山地地区黄芩的优势杂草为:出苗前茵陈蒿、播娘蒿,出苗期麦家公、茵陈蒿、鹅绒藤、米口袋,生长期茵陈蒿,花蕾期狗尾草、猪毛菜,种子成熟期狗尾草;襄汾平原地区为:出苗前小花糖芥、荠菜、播娘蒿、夏至草,出苗期夏至草、田旋花、播娘蒿,生长期夏至草、鹅绒藤、小花糖芥、荠菜,花蕾期藜、狗尾草、马齿苋、猪毛菜,种子成熟期薄蒴草、鹅绒藤、茵陈蒿。洪洞县黄芩生长期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襄汾县和其他生长时期高,而优势度较低。
- 王睿王克功
- 关键词:黄芩田间调查杂草群落优势度
- 地膜和秸秆覆盖提高春玉米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黄土高原东部河谷平原地区春玉米生产系统中水肥利用效率低下,为此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对春玉米产量、氮素转运与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该地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科学管理措施。【方法】基于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东阳试验示范基地的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该试验始于2014年),本研究选取无覆盖施肥(NM)、地膜覆盖施肥(FM)、秸秆覆盖施肥(SM)及无覆盖不施肥(CK)4个处理,分析2021至2022年连续两年的春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累积量的动态变化,调查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转运效率、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结果】与NM处理相比,FM处理虽可提高春玉米花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有效光能截获,但花后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光能截获能力减弱,2021年倒伏率超过70%,花后地上部氮素累积量显著降低45.41%,影响产量形成;而SM处理既可提高春玉米花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有效光能截获,促进花前干物质与氮素累积,又可使花后光合特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促进地上部氮素吸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与NM处理相比,FM与SM处理玉米两年平均增产6.18%~15.26%;FM处理2022年地上部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回收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21.84%、31.59%、28.86%和16.18%,在2021年差异不显著;而SM处理2021和2022年均有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13.86%和25.54%、18.48%和36.92%、19.21%和33.86%、12.14%和18.99%。与FM处理相比,SM处理2021与2022年籽粒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27.89%和9.25%,两年平均籽粒氮素吸收量与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显著提高18.57%和15.58%,产量与经济效益分别显著提高8.55%和12.48%。【结论】相比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可以更好地促进春玉米花前花后生长,降低植株倒伏风险,提高产量、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 胥子航王睿刘育旺仇子健刘利霞刘晓林白炬王永亮
- 关键词:春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氮肥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