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改进的研究
- 李俊明刘晓光曹繁华王洋井景徐春丽吕云波杨成良付文军朱志林胡清凤任进
-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生率是破裂性主动脉瘤的2倍,发病高峰年龄在50-70岁,男性易患。如不予以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疾病治疗
- 血管紧张素II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机制
- 刘怡菲占乐云刘雪松杨成良刘兴进王洋张敏覃兆军李俊明舒爱华陈小波王强黄陈红江建立禇赟昀
- 自选课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种慢性进展性炎症疾病,是心、脑、肾等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已成为威胁人...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胞增殖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内科病房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中PT、APTT和INR在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ib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 王洋朱志林李北和曾令海杜彬彬胡蓉贺玲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血府逐瘀汤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冠脉支架植入术后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并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多巴酚丁胺静脉持续泵入,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口服,共用药5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分别进行心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80.0%,P<0.05)。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73.3%,P<0.05)。2组治疗后心肌血清学标志物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疗效确切。
- 王洋朱志林李北和曾令海杜彬彬胡蓉贺玲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
-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B型主动脉夹层5例,切开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后重复造影检查。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置入的人造血管支架使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明显改善降主动脉及分支血管血流。术后4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内漏患者术后随诊,7个月后消失,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结论: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是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的治疗途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王洋井景刘小光付文军袁超王均鹏李云任进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血管造影术
-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尖形态及功能的定量评价作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尖形态及功能的定量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及心尖部形态及功能指标,比较两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纵向长轴径(Ld)、收缩末期心尖角度(θs)、舒张末期心尖角度(θd)、心尖角度变化率(Δθ)、心尖部舒张末期左右径(Dap)、心尖球形指数(SIap)、左心尖射血分数(EFap)等。结果病例组LVPWT、IVSD、LVESD、LVE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d、θs、θd、Dap、SI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θ、EF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尖形态及功能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对其具有重要的定量评价作用。
- 龚玉萍王洋
-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心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2次,舌下含服;两组分别治疗28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整体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六分钟步行评价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2.7%和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气促胸闷、头晕乏力和口唇紫暗的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6 min步行距离提高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
- 王洋
-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舒张性心力衰竭
-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留置起搏器处理成功1例
- 2007年
- 付文军刘小光井景李俊明王洋王均鹏李云闫静
- 关键词:起搏器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