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春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症
  • 1篇循环免疫
  • 1篇循环免疫复合...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球蛋白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自发性细菌性...
  • 1篇西医结合治疗
  • 1篇细菌性
  • 1篇细菌性腹膜炎
  • 1篇疗法

机构

  • 4篇太和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作者

  • 4篇王明春
  • 3篇任泽久
  • 3篇陈悦
  • 3篇朱琳
  • 2篇邱兴兰
  • 1篇刘敏
  • 1篇刘敏
  • 1篇余柏林
  • 1篇刘明友
  • 1篇刘莉
  • 1篇龚钰清
  • 1篇周作华
  • 1篇汤守斌
  • 1篇李东
  • 1篇柯昌征
  • 1篇龚作炯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 DNA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动态观察 72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HBVDNA在治疗 6周时 ( 2~ 8周 ) 2 1例转阴 ,PBMC中HBVDNA在治疗 16周 ( 8~ 2 4周 )时 17例转阴。结论 :拉米夫定对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起效快 ,同时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对PBMC内HBVDN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柯昌征陈悦龚作炯王明春李东朱琳刘莉周作华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PBMCHBVDNA
鲁米那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32例被引量:3
1996年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中并非少见,若按一般护肝治疗往往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我们选择经长时保肝和对症治疗无效的32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改用鲁米那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与分型标准。
任泽久邱兴兰刘敏王明春朱琳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鲁米那药物疗法
丙型肝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1996年
采用C1q—ElLSA法对51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了检测,在34例病人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同时,我们还对丙肝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丙肝患者IgG、IgM、IgA较正常人升高,而补体C3下降。
陈悦余柏林邱兴兰任泽久刘明友王明春
关键词:丙型肝炎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补体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并SBP患者 84例 ,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 ,观察组 (42例 ) ,应用头孢噻肟常规静脉滴注 ,配合中药煎剂口服 ;对照组 (42例 ) ,单纯应用头孢噻肟静脉滴注 ;7~ 14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 .86 % ,对照组为 76 .19%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SBP疗效显著。
任泽久刘敏汤守斌陈悦龚钰清朱琳王明春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