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娟

作品数:40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皮肤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护理
  • 4篇红斑
  • 3篇药物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3篇综合征
  • 3篇病理
  • 2篇肾脏
  • 2篇湿疹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 2篇皮炎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线状银屑病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4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京军区介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篇王文娟
  • 18篇李承新
  • 6篇周勇
  • 6篇杨怡
  • 6篇巴伟
  • 5篇林碧雯
  • 5篇漆军
  • 5篇李恒进
  • 4篇赵梓纲
  • 4篇丁香玉
  • 4篇解方
  • 3篇赵华
  • 3篇蔡广研
  • 3篇邢晓婧
  • 2篇赵文斌
  • 2篇郝永红
  • 2篇汶春苗
  • 2篇马娇娇
  • 2篇方翠
  • 2篇石金霞

传媒

  • 4篇实用皮肤病学...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中国药物应用...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护理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华肾病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患者卧立位试验中断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进行卧立位试验时中断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患者晕倒造成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12月在我院接受卧立位试验的89例患者根据试验是否顺利进行分组,试验中出现明显不适体征或者晕倒者做为观察组(20例);未出现任何明显症状者做为对照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钾、高血压病史、卧立位血压差以及服药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以女性居多(P<0.01),年龄偏大(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差与舒张压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体质量指数、血钾、是否有高血压病史以及服药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年龄偏大患者、卧立位血压差较大患者更加容易出现晕厥,导致卧立位试验中断,对该类患者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护理。
张晓静马娇娇唐果胡颖方翠冀红美王文娟石金霞刘晓丽孟俊华
关键词:高血压病史晕厥血压差性别
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0例资料.按住院期间有无发生低血糖分为两组,A组为发生低血糖,B组为未发生低血糖.观察低血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比较两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①2型糖尿病患者共640例,其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190例,男97例,女93例.②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时间为午餐前、早餐前和凌晨.③低血糖的主要症状为心慌、手抖、出汗.④A组BMI小于B组,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病程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肾功能不全、老年、BMI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应积极管理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孟俊华李艳荣方翠马娇娇王文娟石金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护理
表现为红斑和皮下结节的结节病一例
2017年
报告1例同时表现为红斑和皮下结节的结节病。患者女,55岁。左眉暗红斑,颞部多发皮下结节2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左侧眉弓直径约1 cm暗红斑,颞部多发皮下结节,直径0.5~1.5 cm,质硬,边缘不规则。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或皮下脂肪层大量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大部分呈裸结节。诊断:结节病。
李承新王文娟巴伟
关键词:结节病红斑皮下结节
限制含硫氨基酸摄入通过内源性硫化氢延缓肾脏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正>目的:限制饮食中蛋氨酸(methionine restriction,MR)摄取可通过提高健康代谢标志物、限制脂肪堆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减少蛋氨酸的摄入可以延长小鼠寿命,但具体...
王思扬王文娟刘洁琼宋玉环蔡广研陈香美
文献传递
日光性角化病与脂溢性角化病的皮肤镜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总结分析脂溢性角化病(SK)与日光性角化病(AK)的皮肤镜图像特征,为皮肤镜鉴别SK与AK提供依据,减少日光性角化病误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经皮肤镜检查,且临床确诊为SK(82例)与AK(25例)的患者,并对其不同皮损皮肤镜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2例皮肤镜诊断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其中80例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脂溢性角化病,皮肤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56%。最主要的皮肤镜特征(灵敏度>50%)为粉刺样开口(63.75%)、裂隙与脊结构(60%)、发夹样血管(58.75%)、粟粒样囊肿(55%)。25例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患者,其中23例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日光性角化病最主要的皮肤镜特征(灵敏度>70%)表面有鳞屑(86.96%)、毛囊口角质栓围绕白圈(86.96%)、卷曲状血管者(78.26%)、红斑背景下假网格结构(73.91%)。结论根据脂溢性角化病与日光性角化病各自皮肤镜图像特征,应用皮肤镜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汤丽川张锴刘芃祥王文娟
关键词:皮肤镜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106例掌跖角化性湿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1次/d;对照组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个月观察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14.8%和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角化性湿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王文娟赵梓纲李恒进
关键词:掌跖角化性湿疹
新型药物载体—醇质体的特点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醇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脂质体,具有包封率高、变形性好、皮肤刺激性小、透皮效果佳、皮肤滞留量大、可以进行细胞内传递药物等优点,使其在经皮给药过程中更加有效。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醇质体的特点、透皮吸收性及在抗感染药、激素透皮给药、关节炎用药及大分子药物透皮递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表明醇质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林碧雯王文娟王洪权周勇李恒进
关键词:醇质体脂质体经皮给药
良性及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良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PTC/MPTC)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例良性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PTC),1例恶性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肿(MPTC)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PTC均发生于头部,1例MPTC发生于下颌部,临床上4例患者均表现为头面部肤色或暗红色结节。组织病理上PTC表现为外毛根鞘型角化的囊肿形成多小叶结构。MPTC往往生长较快,容易出现坏死,如果在PTC的病理基础上,出现明显的细胞异形性和坏死,说明PTC出现了恶性转化。结论:对于头面部肤色或暗红色结节,组织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对于MPTC,侵袭性生长模式,局灶性的坏死及明显的细胞异形性是诊断的关键。外毛根鞘来源的外毛根鞘囊肿、PTC,MPTC是一个谱系性疾病。是一个由良性到恶性连续的形态学谱系。
巴伟杨怡王文娟赵文斌李承新
关键词:恶性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躯干部16例(57%),四肢部8例(28.5%),头颈部4例(14.2)。5例行局...
郝永红邢晓婧周勇杨怡王文娟李承新
文献传递
药物诱导性荨麻疹
2019年
药物诱导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因药物通过免疫或非免疫机制诱发的疾病,临床中需依据详细的病史、准确的药理知识以及体内外实验进行辅助诊断。该病最常见的诱发药物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破伤风抗毒素和非笛体类消炎药等。由于我国传统医疗的特点,中成药诱发该病的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治疗首先是停用可疑致病药物,轻中度反应口服抗组胺药物即可,而重度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则需要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等联合治疗。明确致敏药物并尽可能避免再次使用同类及交叉反应药物是预防治疗的关键。
王文娟李承新
关键词:荨麻疹药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