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作品数:32 被引量:244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农田防护林经营阶段的遥感识别方法 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遥感手段对农田防护林的经营阶段进行识别,为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提供快速、及时的信息。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结合农田防护林经营理论,制定了农田防护林经营阶段的遥感监测方法,并在长春市德惠县选择10km×10km样区,利用TM/ETM遥感影像,对不同监测周期的农田防护林经营阶段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如果以逐年监测结果作为标准数据进行验证,3a周期监测结果的总体精度为84.8%,6a周期监测结果的总体精度为78.4%。因此,综合考虑到计算效率、数据可获取性和监测精度,认为每3a为一个监测周期既符合农田防护林生长发育规律,又能获得较准确的监测结果。 邓荣鑫 李颖 张树文 王文娟 史晓亮关键词:遥感 林业 农田防护林 一种农田-湿地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评估与归因方法 一种农田‑湿地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评估与归因方法,涉及环境评估技术领域,是要解决现有评估方法农田‑湿地复合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方法:一、获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驱动力因子数据;二、设定模型参数,获得关于生... 李育虹 王文娟 丛毓 王雷三江平原东北部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8 2008年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过程影响深刻。以1987~2000年间的Landsat/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功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生态效应指数来反映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并且定量评价了该区生态效应与土地利用、土壤以及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987年相比,2000年研究区水田和耕地面积都增加了2000km2以上,毁林、毁草和将沼泽湿地开垦为耕地等人类活动导致该区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研究区2000年的全区平均生态效应指数比1987年高0.02;2000年,研究区中同江市的生态风险最高;土壤类型与生态效应指数的对应关系显示,泥炭土区和黑土区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土壤侵蚀等级越大,生态效应指数越高,2000年各等级土壤侵蚀强度的生态效应指数均高于1987年。 王文娟 张树文 李颖 岳书平 卜坤关键词:土地利用 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领域,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生态区域的各类地理空间数据;对生态区域,根据各类地理空间数据,得到生态区域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及景观优势度指数,并根据三类指... 王雷 任晋圆 王文娟 邢善峰 丛毓 刘莉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2025年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严重限制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认知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生态安全保障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以吉林西部为研究区,运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Tools)模型定量评估了近10年(2010-2020年)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及其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相对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1)在土地管理政策的驱动下,旱地、湿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而水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呈增长趋势,其中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水田或林地。(2)近10年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分别增加24.2%、51.6%,产水量增幅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北部的湿地和水田,土壤保持量增加区域主要位于西部和东北部的湿地和草地,而生境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4.8%)。(3)近10年,产水量增加主要受气候变化(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正向影响,土壤保持量增加主要受气候变化及其与LUCC(植被覆盖增加)交互作用的影响,生境质量的下降主要由耕地面积增加和城市扩张等LUCC的负向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及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李育虹 王文娟 费龙 苏日古嘎 孙鸿超 张锦 巴圣杰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气候变化 INVEST 城市绿地对城市热岛缓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以郑州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Landsat5 TM遥感影像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和提取绿地分布,从斑块和景观水平两个尺度研究城市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程度。结果表明,在斑块尺度上,斑块面积和斑块形状指数与城市地表温度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在景观尺度上,绿地面积比和聚集度指数与城市地表温度间呈负相关关系,景观碎裂化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 王文娟 邓荣鑫关键词:城市热岛 城市绿地 遥感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农业-湿地区景观格局优化配置方法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农业‑湿地区景观格局优化配置方法,涉及一种农业‑湿地区景观格局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农业‑湿地生态区景观格局优化配置上的技术难题。方法:准备数据;获取各行政地各地类对应的面积;构建经济效... 王文娟 丛毓 马春蕾 王雷 刘莉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河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特征分析 2024年 河南省是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探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该文通过修订ESV当量表并纳入建设用地生态价值构建2000-2020年河南省ESV系数表,结合FLUS模型解析河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ESV历史演变特征及未来3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河南省ESV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回升的波动过程,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②河南省地级市中南阳、信阳、洛阳的ESV及其变化量较高,对河南省ESV的总贡献率接近50%;③耕地、林地、水域的ESV占比均较高,研究期内ESV的正向增长主要受益于水体与林地面积的扩大,而耕地缩减与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则是导致ESV下降的关键因素;④2025-2050年耕地保护情景下河南省ESV最高,自然情景下最低。未来30年保护耕地资源、扩大林草地和水域面积以及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对于维护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 王文娟 胡世玉 赵振坤 王伟莉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TM与SPOT5数据对农田防护林景观评价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选择同一区域的TM与SPOT5数据,分别提取农田防护林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对防护林数量及防护林景观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数量值上来看,两者间林带长度的相对误差为7.5%,林带条数的相对误差为7.9%;从景观指标来看,带斑比基本不受数据源的影响,不同数据源的土地利用数据对连接度与优势度的影响较大,其相对误差分别为16%和22%,不同数据源的防护林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对环度的影响均较大,该指标对于数据源的选择最敏感。 王文娟 邓荣鑫 李颖 张树文 史晓亮关键词:遥感 空间分辨率 农田防护林 近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选取1954年的地形图、1976年Landsat/MSS影像数据、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专家知识参与下,获得三江平原近5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基于GIS和USLE方程求取了三江平原4个时期的土壤侵蚀量;根据获取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数据,在对三江平原分区域的基础上,详细了解和分析了各区域近5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和土壤侵蚀发展趋势.据此对每个区域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侵蚀防治提供针对性建议,以期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王文娟 张树文 李颖 卜坤关键词:三江平原 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