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见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维权行动到秩序建构:后业主维权时期小区秩序的恢复与重建被引量:9
- 2015年
- 业主维权因其暗含社会转型的时代命题而得到了学术界的热切关注,研究者多着眼于维权行动对小区秩序格局"破"的逻辑而忽视了其对小区秩序格局"立"的逻辑。在业主维权实践中,维权只是业主暂时扰乱或打破小区秩序格局的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修正小区秩序格局或建构新的秩序格局。后业主维权时期,业主维权中的公共精神启蒙转化为对小区公共治理的积极参与,业主维权中的理性妥协转化为小区治理中的协商民主机制,业主维权中的被动性邻里萌芽转化为主动性邻里复兴,业主维权中对公共规则的诉求转化为公共规则的重建,以及政府反思和创新参与小区治理的方式,则是实现业主维权由"破"到"立"转变、建构小区稳定协调的秩序格局的关键议题。
- 王恩见刘威
- 关键词:业主维权多元利益主体
- 集体维权中程序救济的实践逻辑——以M小区业主维权个案为分析对象被引量:1
- 2014年
- 业委会和物业运行中的种种程序变通行为为业主维权营造了抗争的机会空间,业主把对程序"瑕疵"的"较真"与"放大"作为维权的策略武器。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伦理实践,业主不但成为业委会和物业程序失范的"沉默的共谋者",而且将程序庸俗化为讨价还价的策略。于是,"按程序走"的程序救济蜕化为纯粹利益算计的"情境伦理"和"彻头彻尾的工具主义"。相对于"作为主体的公民的自主性程序行为",这种典型的"程序消费"行为使业主难以取得程序救济的实质胜利。
- 王恩见
- 关键词:维权工具主义伦理实践
- 业主维权的法律动员与法律机会结构研究
- 本文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三个小区的业主维权进行了研究。业主维权属于典型意义上的“依法维权”,这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随着法律正在进入一个社会学的时代,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业主维权研究以打破社会学与法学之间相互隔膜的知...
- 王恩见
- 关键词:业主维权诉讼维权
- 文献传递
- 机会空间、基层治理与业主诉讼维权被引量:6
- 2014年
- 诉讼维权在某些维度上为业主营造了抗争的机会空间:以"合法律性"赋予业主行动"合法性";为业主不满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机会;新闻媒体的关注为诉讼增加了"法律量"。但是,在另一些维度上诉讼维权则限制了业主抗争的机会空间:业主诉讼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胜利;难以产生动员效应和增强群体认同;难以发挥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杠杆效应。总之,在当前的政治机会结构和法律机会结构中,诉讼在更具象征意义的维度上为业主营造了抗争的机会空间;在更具实质意义的维度上却没有营造出明显的机会空间。同时,诉讼维权减轻了基层政府的维稳压力,为其提供了一种制度化应对业主维权的方式,从而为城市基层政府的治理创造了机会结构。
- 王恩见
- 关键词:诉讼维权
- 国家与个体农民:权力技术与抗争策略
-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中国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作为国家行政序列权力末梢的乡镇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上,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是代表国家的乡镇基层政府和农民互动的舞台。传统的对基层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大量研究...
- 王恩见
- 关键词:计划生育权力国家政权建设权力技术
- 文献传递
- 法律机会结构变迁与业主诉讼维权的兴起被引量:11
- 2014年
- 由于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更多地关注政治或行政领域内的机会结构及其变迁,因此无法对发生在司法领域内的业主诉讼维权的兴起作出合理解释。与之相反,法律机会结构理论主要关注法律与司法系统内的机会结构及其变迁,因此,能够作为解释业主诉讼维权兴起的理论框架。在中国情境下法律机会结构包括法律存量、诉讼成本、同盟与反维权势力、司法的可接受度与法律意识五个维度。检视这五个维度,可以发现法律存量的增加、业主对诉讼成本较强的承担能力与有效规避、来自同盟的支持与反维权势力对业主诉讼维权的相对接受、法院对业主诉讼可接受度的提高与业主法律意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业主诉讼维权兴起的原因。
- 邴正王恩见
- 关键词:业主维权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