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伟

作品数:50 被引量:39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植被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7篇冻土
  • 7篇草地
  • 6篇多年冻土
  • 5篇地表
  • 5篇生态
  • 4篇平喘
  • 4篇MODIS
  • 3篇地表温度
  • 3篇遥感
  • 3篇人口
  • 3篇人口分布
  • 3篇土壤
  • 3篇内酯
  • 3篇藁本
  • 3篇藁本内酯
  • 3篇烷基锂
  • 3篇无人机

机构

  • 19篇兰州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贵州省农业科...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贵州阳光草业...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贵州省水利水...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德克萨斯州大...

作者

  • 48篇王志伟
  • 11篇赵林
  • 8篇岳广阳
  • 7篇陈全功
  • 7篇王普昶
  • 6篇史健宗
  • 6篇张学通
  • 5篇李绍白
  • 5篇吴晓东
  • 5篇乔永平
  • 5篇李裕林
  • 5篇吴通华
  • 5篇方小平
  • 5篇谢彩云
  • 4篇庞强强
  • 4篇赵拥华
  • 4篇冯琦胜
  • 4篇邹德富
  • 4篇王平
  • 4篇王茜

传媒

  • 9篇草业科学
  • 4篇冰川冻土
  • 3篇草原与草坪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测绘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18年
为揭示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的超标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了92个稻田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了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贵州省稻田土壤的As、Cd、Cr、Cu、Ni、Pb、S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19.7±17.1)、(0.577±0.690)、(91.1±38.6)、(40.5±32.8)、(37.1±20.3)、(35.5±32.0)、(3.59±8.81)和(135±128)mg/kg;89.1%的点位重金属超标,67.4%的点位为轻微(超标1~2倍)和轻度(超标2~3倍)超标;Ni、As、Cd主要由地质高背景成因导致;在成矿区和成矿带上,出现源于人为活动的重金属超标,在一些点位和区域达到了中度超标(超标3~5倍)至重度(超标大于5倍)超标。
孔祥宇黄国培程天金江帆王志伟李秋华喻子恒张华姚珩
关键词:重金属稻田土壤
3-烃基苯酞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王志伟
云贵高原植被资源分布现状及其对石漠化进程研究进展
2017年
云贵高原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的核心区域,现有研究存在难以定量描述石漠化进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的缺陷。因此许多学者采用植被资源作为定量化描述石漠化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早期的方法仅使用遥感影像难以准确区分大范围的植被类型、覆盖度和斑块破碎度等精细信息。前期研究表明,利用当前日益成熟的无人机技术和研究成员早期开发的盖度、斑块估算软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可以准确、快速地反演植被资源信息。在云贵高原研究植被资源信息的空间分布现状,阐明其对石漠化进程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和政策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导致石漠化时空分布格局差异的控制因子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可望摸清云贵高原的植被资源分布现状,特别是实现对草地资源的更新,不仅为解决石漠化这一严重地域环境问题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也为山地草牧业修复云贵高原生态环境、提高当地人民收入的规划提供宝贵的本底资料。
阮玺睿莫本田马培杰丁磊磊张文陈伟雷霞孙方王志伟
关键词: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土壤退化植被恢复
保护天然气气藏的屏蔽式暂堵技术研究
该文应用屏蔽暂堵数学模型对储集层进行了有效孔喉计算和屏蔽暂堵剂复配优化设计,并对纤维状况桥粒子封堵机理进行了数学分析.另外该文还通过屏蔽暂堵实验对屏蔽机理、暂堵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应用屏蔽暂堵技术对克拉玛依油...
王志伟
关键词:地层损害屏蔽暂堵技术钻井完井液渗流特征封堵机理
文献传递
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在青藏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长波辐射计算得到的地表温度对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精度进行验证,并利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5 TM和Landsat 7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与MODIS LST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天MODIS LST产品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为3.42-4.41℃和4.41-5.29℃,夜晚MODIS产品MAE和RMSE分别为2.15-2.90℃和3.05-3.78℃,精度高于白天;MODIS LST与TM、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和0.95.说明MODIS LST产品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较高,是研究多年冻土地表热状况的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源.而且,不同空间尺度的遥感数据之间一致性较好,可考虑将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多年冻土热状况监测研究.
邹德富赵林吴通华吴晓东庞强强乔永平王志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表温度MODISLANDSAT
一种用于根系生长监测系统的微根管防辐射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根系生长监测系统的微根管防辐射罩,主要是由把手、顶盖、罩体、底座和地钉构成,罩体为可伸缩折叠式壳体,顶盖与罩体相扣合,罩体底部连有椭圆形底座,底座上有孔,地钉穿过底座上的孔将罩体与地面紧密相连;地钉...
岳广阳牛丽赵林乔永平王志伟
文献传递
玉树地区融合决策树方法的面向对象植被分类被引量:11
2013年
植被类型是反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最直接、最敏感的指示器。草地作为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可以为高原草地退化、荒漠化等研究提供直接的信息,也可以为全球变暖、冻土退化等提供间接的分析数据,同时还可以为陆面模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参数。大面积区域的植被分类可以通过将研究区内的位置、纹理和地形属性等信息综合考虑来完成,面向对象的植被分类方法可以通过对研究区多重信息进行分割和合并,来生成植被类型图。而且,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决策树分类方法成图时像元分散的缺点。利用TM假彩色合成影像、ASTER DEM数据和MODIS的EVI和LST产品,对玉树地区的高寒草地类型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划分,总体精度为49.32%。虽然相比仅用单独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略微偏低,不过该方法可以在保持环境、地域等因子同植被类型统计关系的基础上,克服决策树方法带来的"椒盐效应"。此外,植被模型的物理过程、参数计算和获取环境因子等都比较复杂,本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为植被分类制图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王志伟史健宗岳广阳赵林南卓铜吴晓东乔永平吴通华邹德福
关键词:面向对象决策树植被分类
藁本内酯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是经普通化工原料经四步合成得到具有很强的解痉、平喘,镇定作用,可治疗支气管炎和妇科疾病的,中药材有效成份藳本内酯。本合成路线具有路线短,成本低,方法简便等特点,可大量合成。
李绍白王志伟方小平李裕林
文献传递
一种合成3-丁烯基苯酞的方法
3-丁烯基苯酞曾从药用植物当归等中分离得到,它具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它的某些带羟基的类似物也有很明显的生物活性。本发明用丁基锂对邻苯二甲酸酐直接烷基化,再发生消除反应,得到3-丁烯基苯酞。本发明的合成方法较以前所有的方法都...
李绍白方小平王志伟李裕林
文献传递
西汉时期我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在数字化西汉地图的基础上,结合西汉人口数据,运用GIS软件完成西汉时期人口密度分布和分级图。得出西汉时期我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是人口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人口较稀少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探讨,西汉时期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是在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王平王志伟张学通李春娥王迅冯琦胜陈全功
关键词:西汉人口密度人口信息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