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两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和比索洛尔组,每组70例。美托洛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日2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病情发展逐渐增加药量;比索洛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起始剂量为每次1.25 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病情发展逐渐增加药量。两组患者均持续服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 NP)水平以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in WD)。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的总有效率为95.71%(67/70),高于美托洛尔组患者的84.29%(5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3,P=0.03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比索洛尔组患者的LVEF高于美托洛尔组、LVESV以及LVEDV均低于美托洛尔组患者[(38.0±4.4)%比(34.7±1.2)%、(49.1±3.1)mL比(52.9±6.2)mL、(62.2±6.4)mL比(65.1±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钠肽和NT-proBNP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 min WD较治疗前长,且比索洛尔组患者的6 min WD长于美托洛尔组,脑钠肽和NT-proB NP水平低于美托洛尔组[(381±69)m比(346±63)m,(453±22)μg/L比(793±22)μg/L和(614±72)ng/L比(938±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美托洛尔相比,比索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更好,其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脑钠肽和NT-proB NP水平,增加6 min WD。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Bisoprolol fumarate,BIS)的中西药联合药物方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有临床症状/体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有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辨证为气血痹阻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BIS治疗,观察组应用BIS+益心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NYHA心功能分级、自觉症状、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总疗效。结果:1)2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43%和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840, P =0.045)。2)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及心功能分级均较其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压( t =9.048, P =0.000)、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t =3.345, P =0.001)、心功能分级( t =4.637, P =0.000)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3)治疗后2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生命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 <0.05)。2组间治疗后自觉症状( t =24.199, P =0.000)、生命质量评分( t = 8.627, P =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4)治疗用药期间2组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异常心率减慢出现2例(2.25%,2/80),对照组出现9例(10.11%,9/8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320, P =0.007)。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BIS的中西药联合药物方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更为显著,且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