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介入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肌
  • 7篇梗死
  • 6篇心肌梗死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动脉介入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桡动脉
  • 4篇介入治疗
  • 4篇ST段
  • 4篇ST段抬高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血管
  • 3篇介入术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16篇王宇平
  • 8篇郭金成
  • 7篇王国忠
  • 4篇张海滨
  • 3篇张利彬
  • 2篇张学坤
  • 2篇柳子静
  • 2篇张正海
  • 2篇徐荣
  • 2篇许敏
  • 2篇孟辉
  • 2篇张立新
  • 1篇高国旺
  • 1篇张铭
  • 1篇甘舜进
  • 1篇华琦
  • 1篇马长生
  • 1篇王浩天
  • 1篇冯玉宝
  • 1篇姚立云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EMI患者血糖对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评价入院血糖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关系。方法采集2008年1月—2009年6月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植入药物支架)的患者101例;分为入院高血糖组(血糖≥11mmol/L,30例)及入院血糖<11mmol/L(71例)两组。除了糖尿病史外,其余临床基线资料无差异。结果入院血糖>11mmol/L组的校正TIMI血流帧数显著高于入院血糖<11mmol/L组〔(45.6±29.3)vs(33.6±16.9),P<0.05〕,校正的TIMI帧数与入院血糖值有明显相关性(P=0.0025);心肌酶峰值(CK-MB)在入院血糖≥11mmol/L组明显高于入院血糖<11mmol/L组〔(180.9±172.1)vs(326.3±260.7)〕。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入院高血糖与冠状动脉血流受损有相关性,入院高血糖是心肌梗死面积较大的可能原因之一。
王宇平张海滨
关键词:高血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两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和比索洛尔组,每组70例。美托洛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日2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病情发展逐渐增加药量;比索洛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起始剂量为每次1.25 mg,每日1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病情发展逐渐增加药量。两组患者均持续服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 NP)水平以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in WD)。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的总有效率为95.71%(67/70),高于美托洛尔组患者的84.29%(5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3,P=0.03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比索洛尔组患者的LVEF高于美托洛尔组、LVESV以及LVEDV均低于美托洛尔组患者[(38.0±4.4)%比(34.7±1.2)%、(49.1±3.1)mL比(52.9±6.2)mL、(62.2±6.4)mL比(65.1±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钠肽和NT-proBNP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 min WD较治疗前长,且比索洛尔组患者的6 min WD长于美托洛尔组,脑钠肽和NT-proB NP水平低于美托洛尔组[(381±69)m比(346±63)m,(453±22)μg/L比(793±22)μg/L和(614±72)ng/L比(938±8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美托洛尔相比,比索洛尔治疗CHF的临床疗效更好,其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脑钠肽和NT-proB NP水平,增加6 min WD。
孟辉王宇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脑钠肽
PCI后TIMI血流及心电图ST段在评价STEMI患者梗死区再灌注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周及6个月时梗死区的室壁运动情况,评价TIMI血流及ST段回落与梗死区再灌注的关系。方法选择209例行急诊PCI和56例未行急诊血运重建的急性STEMI患者(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肌梗死后1周及6个月时梗死区的室壁运动。将PCI患者分为3组,A组为PCI后TIMI血流2~3级且2 h内ST段回落≥50%者;B组为PCI后TIMI血流2~3级且2 h内ST段回落<50%者;C组为PCI后TIMI血流1级且2 h内ST段回落<50%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梗死后1周及6个月梗死区的室壁运动均明显改善(P<0.01),B组梗死后1周梗死区的室壁运动无明显改善,6个月时梗死区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且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梗死后1周及6个月梗死区的室壁运动均无改善(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成功PCI后,ST段迅速回落对于判断梗死区早期再灌注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而对梗死区远期再灌注的临床预测价值较小;TIMI血流对于判断梗死区远期再灌注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而对梗死区早期再灌注的临床预测价值较小。
王宇平张海滨张学坤郭金成张立新高国旺张正海
关键词:室壁运动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院内转归。方法入选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161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60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女性组(68例)和男性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点、造影、介入治疗特点及住院转归情况。结果与男性组相比,老年女性患者高脂血症(58.82%比37.63%,P<0.01)、高血压(70.59%比51.61%,P<0.05)、KillipⅡ级比例(25.0%比12.90%,P<0.05)均增高,而吸烟(22.06%比51.61%,P<0.01)、陈旧心肌梗死(1.47%比10.75%,P<0.05)、脑卒中史(14.71%比27.96%,P<0.05)比例均降低。在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方面,两组置入支架率、应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抑制剂的比率、介入操作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转归方面,两组住院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老年女性同男性相比,基本临床特点不同,但急诊介入治疗的获益是相同的。
王国忠王宇平许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女性血管成形术
老年患者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桡动脉粥样硬化(RAA)斑块特点,探讨R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经桡动脉路径行OCT指导下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且术毕即刻完成桡动脉OCT的ACS患者12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53例(≥60岁)和中青年组71例(<60岁)。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将鞘管回撤至距穿刺点2 cm处,并对桡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行OCT检查,比较2组RAA斑块检出率、分布和斑块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A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检出RAA斑块46例(37.1%)。老年组RAA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56.6%vs 22.5%,P<0.01),近段(34.0%vs 14.1%,P<0.01)和远段(43.4%vs 9.9%,P<0.01)受累比例较中青年组更高。老年组纤维、脂质及钙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275,95%CI:1.929~9.474,P<0.01)和糖尿病(OR=2.726,95%CI:1.148~6.475,P<0.05)为RAA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桡动脉OCT发现老年ACS患者容易发生RAA斑块,增龄和糖尿病是R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李紫旋王雨杰柳子静王国忠吴永霞王宇平闫蕊华琦郭金成
关键词:桡动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血管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PCI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对心肌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ST段变化对心肌梗死范围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20例STEMI患者分为A组(PCI前ST段自然回落到基线)和B组(PCI前ST段未回落到基线),B组又分为3个亚组(B1组:PCI后60 min内ST段回落到基线;B2组:PCI后60~120 min内ST段回落到基线;B3组:PCI后120 min内ST段未回落到基线)。患者均于起病12 h内行PCI治疗,分别检测各组发病后24 h内心肌酶(TNT)峰值;PCI前、PCI后120 min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A组TNT峰值显著低于B组(P<0.01);PCI后ST段抬高的持续时间愈长,TNT峰值愈大(P<0.01)。结论在STEMI中,PCI前ST段的自然回落及PCI后ST段持续抬高是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预测因素,并且ST段持续抬高的预测价值不受冠脉开通的影响。
王宇平
关键词:心肌酶
曲美他嗪在PCI所致的对比剂肾病中的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血肌酐升高的患者行PCI后,曲美他嗪在对比剂肾病中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组口服曲美他嗪20mg,3次/d,术前48h开始口服,术后继续服用3d。所有患者在术前12h开始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1ml/(h.kg)〕,持续至术后12h。血肌酐于术后3d内升高44.2μmol/L以上或基础值的1/4以上定义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结果在治疗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2.9%(3/102),在对照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18.2%(21/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损害的患者行PCI时,用0.9%氯化钠溶液水化的同时给予口服曲美他嗪来预防对比剂肾病,比单独水化更有效。
王宇平张铭
关键词:曲美他嗪对比剂肾病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Bisoprolol fumarate,BIS)的中西药联合药物方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有临床症状/体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有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辨证为气血痹阻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应用BIS治疗,观察组应用BIS+益心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NYHA心功能分级、自觉症状、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总疗效。结果:1)2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43%和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840, P =0.045)。2)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及心功能分级均较其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压( t =9.048, P =0.000)、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t =3.345, P =0.001)、心功能分级( t =4.637, P =0.000)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3)治疗后2组患者的自觉症状、生命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 <0.05)。2组间治疗后自觉症状( t =24.199, P =0.000)、生命质量评分( t = 8.627, P =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4)治疗用药期间2组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异常心率减慢出现2例(2.25%,2/80),对照组出现9例(10.11%,9/8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320, P =0.007)。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BIS的中西药联合药物方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更为显著,且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更佳。
王宇平张立新李怀东王国忠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富马酸比索洛尔益心舒胶囊心功能中西医结合
不同球囊导管注射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改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出现无复流时,经球囊导管输注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共收治1 280例STEMI患者,均经右侧桡动脉途径行PCI术,术中12.81%(164/1 280)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将164例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按其就诊顺序1∶1∶1分别经球囊导管向冠状动脉内推注药物维拉帕米(维拉帕米组,55例),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55例)和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组,54例)。比较3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情况[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心肌灌注(TMP)分级];监测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术后第7天、第30天复查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维拉帕米组、替罗非班组和硝酸甘油组达TIMI 3级的例数分别为49例(89.90%)、45例(91.82%)和33例(61.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3.92,P<0.05);3组达TMP 3级比例分别为40例(72.73%)、36例(65.45%)和27例(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23,P<0.05)。术后第30天,维拉帕米组LVEF和LVEDV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3组ADR发生率和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0.04、0.70,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时可采用经球囊导管推注维拉帕米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水平,改善左心功能。
王宇平张海滨张正海甘舜进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维拉帕米
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进行多支或多处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同类型的DES(cypher和taxus)同时置人同一患者体内,并分为cypher组和taxus组,所有患者术后进行10个月临床和造影随访。结果34例患者入选,其中靶血管52支,靶病变68处,共置入支架75枚,其中cypher支架36枚、taxus39枚。术前两组狭窄程度分别为(75.4±14.2)%和(76.9±18.2)%,病变长度为(13.5±9.4)mm和(10.9±4.7)mm(P均〉0.05)。置入支架直径cypher组低于taxus组[(2.6±0.3)mm比(2.8±0.4)mm,P〈0.05]。支架长度分别为(16.8±6.3)mm和(16.0±6.3)mm(P〉0.05)。处理同一病变时,cypher和taxus两种支架重叠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10±5)个月的临床随访,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为8.8%(3/34)。9例患者随访期间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发生MACE的3例患者有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cypher和taxus组各1例),另1例为其他部位新的病变。6例支架重叠的患者无MACE发生。结论对多支或多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同期置入不同的DES是安全和有效的。
郭金成马长生王宇平许敏王国忠姚立云张学坤张海滨刘长虹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洗脱支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