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志
- 作品数:65 被引量:46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赤潮铜绿微囊藻rDN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分析以及与淡水微囊藻的比较被引量:6
- 1999年
- 采用PCR及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在厦门西港海域采集的赤潮铜绿微囊藻16S和 235rDNA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ISR)区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并通过与两 种淡水微囊藻的比较,找出了其特征性核苷酸作为专一性分子探针设计的靶序列,为该藻 种以及微囊藻属的快速鉴定及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 陈月琴庄丽屈良鹄郑天凌王大志王艳丽
- 硒锗对几种微藻的生理生化效应及微藻生化组成的研究
- 该文研究了两种微量元素硒、锗对微型藻类的生理生化效应,包括对微藻生长、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脂肪酸、氨基酸和光合色素类的影响,硒、锗在微藻细胞中的累积、代谢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并对一些微藻的生化组成进行了研究.
- 王大志
- 关键词:硒锗微型藻类生化组成
- 海洋二甲基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1年
- 近 2 0年来 ,海洋二甲基硫研究一直是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生源硫化物二甲基硫 ,是海洋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 ,也是大气硫化物的重要来源 ,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关系着酸雨形成、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问题 ,因此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许多大型研究计划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根据 2 0多年来国际上有关海洋二甲基硫的研究成果 ,对二甲基硫的生产机制、转化过程、海 -气通量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结合我国这方面的工作 ,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我国的海洋二甲基硫研究提供参考 。
- 李和阳王大志林益明洪华生
- 关键词:二甲基硫硫循环
- 海洋浮游生物电子传递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9年
- 黄邦钦徐宪忠王大志洪华生
- 关键词:浮游生物电子传递系统
- 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粒级结构
- 王大志黄邦钦洪华生
- 关键词:台湾海峡生物量海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生产力
- 海洋蛋白质组学:海洋研究新领域
- 蛋白质组学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多表达的全部蛋白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毒理学等各个学科,产生很多交叉学科.在海洋科学领...
- 王大志
- 台湾海峡微食物网研究进展
- 洪华生王大志黄邦钦
- 关键词:台湾海峡海洋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海洋生态学
- 三十烷醇对极大螺旋藻理化特性的影响
- 王大志洪华生龚润高亚辉
- 关键词:三十烷醇极大螺旋藻生物量生化组分
- 塔玛亚历山大藻生成二甲基硫和二甲基硫丙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主要研究在封闭培养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生长周期内藻体细胞的二甲基硫丙酸 (DMSP)含量以及释放至水体的二甲基硫 (DMS)含量 .结果表明 :( 1 )塔玛亚历山大藻藻体细胞DMSP含量变化与该藻细胞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 ,在生长周期的第 7天达到最高值 ;( 2 )藻体细胞的DMSP含量以及释放至水体的DMS含量均与藻体细胞数量有显著相关 ;( 3)单位细胞DMSP生成量的变化与DMS释放量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 ,在DMS释放量最高时 ,单位细胞DMSP生成量最低 .
- 林益明李和阳王大志陈猛袁东星洪华生
-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二甲基硫丙酸
- 锗对两种微藻的毒性及其在细胞中的累积被引量:3
- 2001年
-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Cyanophyceae)和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salina(Chlorophyceae)暴露在不同浓度锗的培养液中。研究了锗对它们的毒性及锗在藻细胞中的累积。结果表明 ,锗对S.platensis的毒性较D.salina大。在培养浓度范围内 ,S.platensis中的总锗含量与培养介质中的锗含量关系不大。锗在S.platensis中的分布较均匀且呈剂量效应 ,在D.salina中 ,总锗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锗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锗在细胞中的分布以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中为主 ,脂类中含量则较低。上述差异反映了藻类在生理特性上的不同。研究表明 ,当藻类暴露在含锗介质中时 ,可吸收累积一定量的锗并结合到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中 ,从而达到降低锗毒性的作用。
- 朱友芳王大志
- 关键词:锗微藻毒性细胞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