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咖啡黑果病病因的电镜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应用X射线能谱分析咖啡果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黑果果皮严重缺钾,并有铝、锰沉积.咖啡病株果实、叶片、根含钾量分别低于正常株的13.83%,47.36%,17.330%.叶片含钾量与黑果率呈显著负相关(r=-0.6842)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果皮上有咖啡褐斑病菌侵染,通过致病性测定确认为咖啡果致病菌.咖啡黑果主要致病因子为:缺钾性生理失调和咖啡褐斑病菌侵染.
- 王剑文郑丽屏张希麟
- 关键词:致病因子
- 咖啡黑果病病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咖啡黑果主要致病因子为旋皮天牛危害,缺钾生理失调以及褐斑病菌侵染。咖啡旋皮天牛虫害株率与黑果率呈显著相关(r=0.6568)。黑果果皮钾元素含量较低,但有铝和锰的积累。在电镜下观察到果皮上有褐斑病菌的侵染。文中给出黑果病的化学和生态防治方法。
- 王剑文龙乙明解继武
- 关键词:咖啡黑果病病原
- 小粒种咖啡生长、产量与栽培环境的关系被引量:2
- 1993年
- 小粒种咖啡原属热带雨林下层植物,其生长和产量与光、热、水及土壤等,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地区,小粒咖啡种植于阴坡或半阴坡及采取适当的人工荫蔽(荫蔽度控制在30—35%),不仅提高了咖啡的抗逆性,减少日灼、寒害及病虫害等,而且还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 龙乙明王剑文解继武邓迎春
- 关键词:咖啡栽培
- 云南兰花生物技术的商品化开发被引量:7
- 1995年
- 云南是我国兰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云南兰花共100属472种,中国传统的观赏兰花──兰属植物和具开发潜力的热带兰种类多、分布广,使云南成为天然的兰花资源基因库.近年来,采挖性的商品开发导致云南丰富的兰花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保护兰花资源和持续合理开发的原则出发,有必要开展云南珍稀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调查,通过兰花的无菌种子萌发、杂交育种、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对云南兰花珍稀品种和引进的热带杂交兰进行商品化开发研究,建立云南兰花的快速繁殖工厂化体系.依靠云南与东南亚各国邻接的地理、气候优势,使云南兰花跻身于国际花卉市场,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兰花工业。
- 郑丽屏王剑文
- 关键词:生物技术兰花
- 紫茎泽兰水提液对玉米根系的他感作用——电镜及电子探针初步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紫茎泽兰在植物群落中具较强的竞争、排斥能力.本文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紫茎泽兰水提液对玉米幼苗的他感影响.结果表明泽兰植株水提液对玉米幼苗根系具强烈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泽兰水提液抑制玉米根冠至根毛区的正常发育,破坏了表皮至皮层细胞.X射线能谱分析说明根系内K的主动吸及Ca的被动吸收被紫茎泽兰内含的异克物质严重干扰,导致根系发育受阻.
- 张希麟王剑文郑丽屏
- 关键词:紫茎泽兰他感作用玉米根系
- 全文增补中
- 稀土对增强咖啡叶细胞抗冷性的作用
- 1993年
- 以小粒种咖啡为材料,研究稀土对咖啡叶细胞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冬期及人工模拟冷害下,浓度为700微克/毫升的稀土能增强叶细胞质膜的稳定性。与其它保护性物质比较,其作用顺序为:K^+
- 王剑文刘金河
- 关键词:咖啡叶细胞抗冷性稀土
- 荫蔽对小粒种咖啡的影响被引量:12
- 1994年
- 适当程度的荫蔽(荫蔽度约40%)能使进小粒种咖啡苗生长,提高干豆产量。在适度荫蔽下,其叶片叶绿素总量增加35.8%,叶绿率a、b含量均有提高.叶片N、K、Ca元素尤其是K素含量有极显著增加.遮荫不但能改善小粒种咖啡生境,降低咖啡寒害率,百且能明显地抑制咖啡干果病及咖啡旋皮天牛危害。用组合栽培方法替代人工荫蔽,是光热强度较大的滇南热区小粒种咖啡栽培的较优方法。
- 王剑文龙乙明解继武李光华
- 关键词:咖啡小粒种咖啡荫蔽
- 植物杀虫剂资源的开发利用被引量:9
- 1996年
- 植物杀虫剂资源的开发利用王剑文,付昀,宋启示,张智英,佘宇平(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昆明650223)随着化学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生物性农药的主要组成——植物杀虫剂受到国内外农药界的...
- 王剑文付昀宋启示张智英佘宇平
- 关键词: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
- 柚子─—咖啡群落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根据柚子和小粒种咖啡的生理生态特点,构建柚子─—咖啡人工群落。此结构具改善栽培环境,促进咖啡生长,增强咖啡抗病虫害能力等良好的生态效益。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收入比纯咖啡园有明显提高,减少了咖啡种植的经济风险,是滇南咖啡园中较优的组合栽培结构。
- 龙乙明王剑文李光华
- 关键词:柚子咖啡人工群落生态效益
- 咖啡复合栽培结构的生态效益分析被引量:6
- 1996年
- 根据小粒种咖啡(CoffeaarabicaL.)喜荫的生态特性,模拟热带在林多层多种的特征,以柚子、波萝蜜、芒果和荔枝等果为上层,咖啡为中层,波萝、豆科作物和蔬菜等作为下层;组成以咖啡为主的复会栽培结构,由于增加了层次和种类,引起了光、温和相对湿度等一系列小气候因子变化,从而对咖啡的生长、抗逆性和产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多年来在滇南定位研究结果,本文仅就对复合结构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
- 龙乙明王剑文
- 关键词:复合结构生态效益咖啡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