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武利尤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被引量:7
- 2019年
-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身高155 cm,体重47 kg,因'肺腺癌7月余,免疫治疗6程后继续免疫治疗'于2019年3月5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怀疑肿瘤。遂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查,细胞病理诊断未见恶性肿瘤细胞。10d后于当地传染病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药品及剂量不详),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 姜彩虹王利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药品不良反应
- 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
- 2011年
- 静脉血栓形成(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并发VTE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延误了抗肿瘤治疗的时机。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静脉血栓形成参与了肿瘤的进展,血管形成和转移等机制。
- 姜彩虹王利
-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形成
- 甲状旁腺腺瘤并多发棕色瘤能谱CT扫描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女,%岁。2009年歼始尤叫显诱因Ⅲ现腰痛.按“腰椎间盘脱出”治疗.效果差。半年前无意中发观右小腿肿物.后逐渐增大。1个月前出现小腿疼痛、髋部疼痛.无法行走。后来我院就诊。先行双膝关节能谱CT扫描示:双侧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均可见囊状破坏,右侧胫骨、左侧股骨前方骨皮质变薄、不连续。能谱分析可见4处骨质破坏区能谱曲线斜率一致,
- 张浩亮宋瑞娟王利
-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棕色瘤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48例,年龄在70岁以上。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mg/m0,dl、8,3周重复,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病人中位年龄74岁,总有效率(RR)51%,TTP183d,中位生存时间411d,1年生存率5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Ill~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占8.3%,恶心/呕吐占4.2%,脱发占6.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理想药物。
- 姜彩虹朝鲁门格日乐王利
- 关键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对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对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Ⅲ、Ⅳ期NSCLC患者94例,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肿瘤组织标本GST-π的表达.患者给予2~4周期铂类为基础的标准方案化疗,然后对化疗后患者的反应率(RR)、总生存期(OS)及肿瘤进展时间(TTP)进行评价.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维吾尔族NSCLC患者肿瘤组织GST-π的阳性率为57.4%(54/94).GST-π阳性患者与GST-π阴性患者比较,吸烟史与病理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ST-π阳性患者化疗后RR、OS及TTP分别为3.7%(2/54)、(203.25±103.65)d、(112.86±67.35)d,GST-π阴性患者分别为12.5%(5/40)、(463.23±204.25)d、(197.56±103.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ST-π表达差异可能是维吾尔族NSCLC患者对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化疗耐药性差别的重要因素.
- 刘莉王利马玲单莉
-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