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燕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内镜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3篇鼻腔
  • 3篇鼻窦
  • 2篇真菌病
  • 2篇真菌性
  • 2篇真菌性鼻窦炎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术前诊断
  • 2篇内窥镜
  • 2篇内窥镜检
  • 2篇内窥镜检查
  • 2篇镜检
  • 2篇菌病
  • 2篇窥镜
  • 2篇鼻窦炎
  • 2篇X线

机构

  • 8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8篇王丽燕
  • 4篇张冬梅
  • 2篇曲强
  • 2篇张晶

传媒

  • 3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方法对6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20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20例,CT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壁吸收破坏15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上颌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9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6例。64例中CT诊断鼻寞炎10例,真菌性鼻窦炎46例,8例为上颌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病变。结论寞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充填软组织影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他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实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王丽燕
关键词:真菌病鼻窦炎X线计算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
2006年
王丽燕
关键词: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鼻腔填塞双极电凝止血鼻粘膜损伤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下切除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独立完成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10例(25%)复发,其中6例在门诊局麻下,4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完全切除复发病灶。结论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Krouse分期T1~T3期病变,可首选鼻内镜手术。
王丽燕曲强张冬梅张晶
关键词:乳头状瘤鼻肿瘤内窥镜检查鼻内镜手术
鼓室成形术中听骨链重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鼓室成形术是现代耳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骨链重建作为鼓室成形术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恢复中耳的传导机制,提高听力。一般听骨链异常最多见的是锤骨与镫骨之间的连接中断,其原因可能是病变腐蚀或外伤等所致,也可以是术中清除中耳病变而人为将其中断的结果。听骨链是维持正常听力所必需的重要传音结构,它的残缺将导致传导性耳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其原因除了鼓膜穿孔外,多伴有听小骨的破坏和缺失,因而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形术可有效恢复听力。
王丽燕张冬梅
关键词:听骨链重建术镫骨
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在手术治疗喉癌前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喉的正常发音功能。方法激光外科手术治疗喉癌前病变60例,其中采用声带黏膜上皮层切除术治疗声带黏膜白斑及轻度不典型增生16例;采用声带黏膜剥脱术治疗中、重度不典型增生38例;激光切除成人型喉乳头状瘤6例。结果 16例声带黏膜白斑及轻度不典型增生者术后2个月发音恢复正常;38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术后3~5个月发音逐渐恢复正常;6例喉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发音明显优于经颈路手术的发音。结论嗓音显微外科手术既能分层切除声带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恢复喉的发声功能,是治疗喉癌前病变首选的微创手术方法。
王丽燕曲强张冬梅张晶
关键词:喉疾病手术显微镜癌前状态喉镜CO2激光器
鼻内镜在鼻咽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讨论鼻内镜在鼻咽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在表面麻醉下用鼻内镜对900例门诊病人进行鼻咽部检查。对有新生物或怀疑为恶性肿瘤者在直视下咬取活检送病理。结果:180例进行活检。其中发现鼻咽部淋巴组织性增生,鼻咽囊肿,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部新生物等病变,确诊为恶性肿瘤90例(51.5%),对鼻咽淋巴组织有怀疑者予以活检,结果皆为粘膜慢性炎症。结论:鼻内镜对鼻咽部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王丽燕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鼻咽疾病鼻咽肿瘤
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鼻腔鳞状细胞癌患者45例(观察组),鼻窦炎或过敏性鼻息肉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MMP-2、MMP-9、TIMP-1、TIMP-2,分析各指标间及与鼻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MP-2、MMP-9、TIMP-1、TIMP-2阳性率分别为57.8%、62.2%、66.7%、73.3%,对照组分别为23.3%、13.3%、56.7%、26.7%,两组MMP-2、MMP-9、TIMP-2比较P均<0.05。MMP-2表达与鼻腔鳞状细胞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MMP-9、TIMP-2与鼻腔鳞状细胞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鼻腔鳞状细胞癌中MMP-2与TIMP-2表达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 MMP-2、MMP-9及TIMP-2表达与鼻腔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王丽燕张冬梅
关键词:鼻腔肿瘤鳞状细胞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于58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响20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20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壁吸收破坏15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上颌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6例。58例中CT诊断鼻窦炎症48例,其中46例术前临床初诊为真菌性鼻窦炎,12例为上颌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病变。结论:窦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软组织充填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他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王丽燕
关键词:真菌病鼻窦炎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