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峰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溶藻弧菌
  • 3篇弧菌
  • 2篇石斑
  • 2篇石斑鱼
  • 2篇斑鱼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毒力菌株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阳性菌
  • 1篇抑制性差减杂...
  • 1篇阴性菌
  • 1篇致病机理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皮肤
  • 1篇株型
  • 1篇鲑点石斑鱼

机构

  • 5篇海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王世峰
  • 4篇周永灿
  • 4篇谢珍玉
  • 2篇梅冰
  • 1篇冯永勤
  • 1篇满初日嘎
  • 1篇张英霞
  • 1篇徐先栋
  • 1篇邹瑗徽
  • 1篇李红月
  • 1篇刘文竹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Zoolog...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溶藻弧菌16SrDNA与23SrDNA间的ISR多态性分析
本文首次应用PCR-DGGE技术对溶藻弧菌的16SrDNA与23SrDNA的IS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试图建立溶藻弧菌的株型分类与鉴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溶藻弧菌至少含有4种类型的ISR,而且,其中两种类型的拷贝数占优势;...
谢珍玉周永灿冯永勤王世峰
关键词:溶藻弧菌ISRDGGE
文献传递
溶藻弧菌毒力菌株SSH文库的构建
2015年
[目的]通过构建基因文库为溶藻弧菌毒力基因的鉴定、致病机理的阐明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tive hybridization,SSH),以毒力菌株HN08155为测试子(Tester),构建了溶藻弧菌毒力菌株HN08155的SSH差减文库。[结果]文库共含有2 873个克隆;通过菌落PCR鉴定,2 786个克隆能扩增出250~1 000bp大小的目标片段;通过Southern斑点杂交,确定毒力菌株特异基因的阳性克隆347个,经测序和同源性比对分析,其中135个克隆的序列含有已知的77个基因,其中46个基因主要为代谢途径的多种酶类的编码基因,23个基因为其它基因,8个为毒力相关功能基因。[结论]这些毒力相关功能基因包括丝氨酸蛋白酶基因prk A、热休克蛋白基因dna J、趋化因子基因che W、甲基受体趋化蛋白(methyl-accepting chemotaxis protein)基因、双组分感应子(two-component sensor)基因、Ⅳ型菌毛(typeⅣpilin Pil A)基因、生物膜相关的表面蛋白(biofilm-associated surface protein)基因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基因;该文库中还含有166个未知新基因,占文库中总基因数的68.44%,溶藻弧菌的毒力基因很可能存在于这个文库中的未知新基因中。
梅冰谢珍玉王世峰
关键词:溶藻弧菌毒力抑制性差减杂交毒力基因致病机理
斜带石斑鱼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9
2010年
2008年5月从海南省三亚红沙港与陵水新村湾网箱养殖的患"烂尾病"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HS08001、HS08002和XC08001。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这3株菌株为斜带石斑鱼的致病菌。经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等表型测定以及16S rDNA测序分析,这3株细菌被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其中,HS08001对斜带石斑鱼的半致死剂量为1.05×104CFU.g-1鱼体重。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25中抗菌药物中,仅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和利福平高度敏感,而对阿莫西林等18种抗菌药物不敏感。
梅冰周永灿徐先栋王世峰谢珍玉
关键词:HARVEYI烂尾病
环境因素对溶藻弧菌HN08155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HN08155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微孔板方法,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培养基中,于2216E培养基中生物膜形成的速度最快,与其他实验组存在明显差异;在pH4-9范围内,当pH值为7.0时,溶藻弧菌形成的生物膜量最高;质量浓度为0.5%的NaCl最适宜溶藻弧菌生物膜的生成,但NaNO3不能促进生物膜的形成;低浓度CaCl2可促进生物膜形成,Mg /Cl2不参与溶藻弧菌生物膜的生成.由此得出结论: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依赖于环境条件,不同环境因子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刘文竹李红月范学亭周永灿王世峰谢珍玉
关键词:溶藻弧菌生物膜环境因子
鲑点石斑鱼皮肤抗菌活性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中都发现有抗菌活性蛋白和多肽。由于其具有生物化学多样性,抗病毒、微生物、真菌、原生动物、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学活性,而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抗菌活性蛋白和多肽在动物的先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直接作用于细菌,并将其杀死。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是中国南方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海水鱼。近年来,由于细菌和病毒引发的病害造成鲑点石斑鱼大量死亡,但其抗菌活性蛋白及多肽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鲑点石斑鱼皮肤具有抗菌活性成分,鲑点石斑鱼皮肤匀浆物经胰蛋白酶水解后抗菌活性丧失,说明该活性是由蛋白质引起的。经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从鲑点石斑鱼皮肤中分离纯化到抗菌活性蛋白(Efap)。SDS-PAGE显示,Efap为单链蛋白,分子量约41kD。该成分能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滕黄微球菌、枯草牙胞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对Efap较敏感,MIC<20mol/L,其他3种菌敏感性较差,MIC>20mol/L。另外,Efap显示出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MIC为5—10mol/L。Efap的广谱抗菌性,说明其在鲑点石斑鱼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张英霞邹瑗徽满初日嘎周永灿王世峰
关键词:鲑点石斑鱼纯化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