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伟杰

作品数:27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注射
  • 5篇注射液
  • 5篇META分析
  • 4篇药物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代谢
  • 3篇用药
  • 3篇细胞
  • 3篇红花
  • 3篇红花注射液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亚胺培南
  • 2篇炎症
  • 2篇通路
  • 2篇头孢
  • 2篇重症

机构

  • 20篇河南省中医院
  • 7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亳州职业技术...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湖北航天医院
  • 1篇江苏省药物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27篇焦伟杰
  • 6篇侯瑞英
  • 6篇伏晓
  • 5篇赵旭
  • 5篇代大顺
  • 4篇杜蕾
  • 3篇杜蕾
  • 3篇赵旭
  • 2篇刘志华
  • 2篇崔应麟
  • 2篇高天曙
  • 2篇吴桂月
  • 1篇李晓坤
  • 1篇罗国琼
  • 1篇陈团营
  • 1篇张奕华
  • 1篇叶飞
  • 1篇刘章锁
  • 1篇董志巧
  • 1篇樊建领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渴舒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消渴舒方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回肠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的影响,探讨其治疗T2DM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消渴舒方低、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用二甲双胍和低、高剂量消渴舒方灌胃处理,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药物干预4周后,收集大鼠血清样本及回肠组织,分别进行生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渴舒方低、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多饮、多尿现象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消渴舒方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舒方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FBG、FINS和IL-1β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消渴舒方低、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渴舒方低、高剂量和二甲双胍组回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消渴舒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LPS含量,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
侯瑞英郭莉阁焦伟杰杜蕾吴桂月赵旭
关键词: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
痰热清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和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用药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以及治疗疗程。结果:两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和95.1(P<0.05),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相当。
焦伟杰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毛细支气管炎
毛蕊异黄酮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症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calycosin,CAL)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肝脂肪变性和肝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先将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nor-mal chow diet,NCD)饲养组(n=14)和高脂-高糖饲料(high fat-high sugar diet,HFSD)饲养组(n=31),5周后,HFSD组大鼠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NCD组给予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注射后3 d,将空腹血糖水平>200 mg/dL的HFSD组大鼠(n=28)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及model+低、中和高剂量CAL组,每组7只大鼠,用HFSD饲养16周;其中model+低、中和高剂量CAL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10、20和40 mg/kg CAL,每天1次,持续16周;NCD组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n=7)和NC+高剂量CAL组(n=7),用NCD饲料饲养16周。给药方案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液样本和肝组织,并分别进行生化、组织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生化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model+低、中和高剂量CAL组血清中葡萄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及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组织学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model+低、中和高剂量CAL组肝脂肪变性和肝脂蓄积均显著减轻(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odel组比较,model+低、中和高剂量CAL组肝组织中p-IRS-1(Ser307)和p-Akt(Ser473)表达和NF-κB p65核转位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CAL可能通过恢复胰岛素信号转导和减弱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恢复糖脂代谢稳态、改善肝脂肪变性和肝脂蓄积并减轻肝损伤。
侯瑞英吴冬梅焦伟杰汪坤杜蕾吴桂月韩竞赵旭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2型糖尿病肝脂肪变性NF-ΚB信号通路
维生素K_1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2
2013年
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 anaphylactic shock,DAS)是由于某种药物进入机体后,短时间内通过免疫机制引起的全身强烈反应,导致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严重临床改变,常突然发生,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儿科临床工作中,青霉素与头孢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常见,我们能高度警惕,且可以通过皮试实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之相比较,维生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少,临床上对其安全性不够重视。维生素K1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呼吸心跳骤停,
任玉梅焦伟杰董志巧
关键词:维生素K1过敏性休克
益气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明确益气通脉方对血清代谢及主动脉病理、斑块的影响,探讨益气通脉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C57/B6J雄性小鼠中正常组6只,给予普通饮食;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通脉方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各6只,高脂饲养的同时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低、中、高剂量益气通脉方(0.39,0.78,1.56 g·kg^(-1)·d^(-1)),阿托伐他汀(2.6 mg·kg^(-1)·d^(-1))灌胃,12周后采集血清和主动脉。主动脉油红染色观察斑块面积,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血清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富集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气通脉方组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小(P<0.01),血管病理损伤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有21种代谢物改变明显,包括L-酪氨酸、L-脯氨酸等增高,N-乙酰鸟氨酸、肌醇等降低,参与的代谢通路主要为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结论:益气通脉方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脂肪酸代谢有关。
王姝瑞张翌蕾焦伟杰焦伟杰刘志华张奎明崔应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组学APOE-/-小鼠液相色谱-质谱
1例肠坏死伴穿孔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报告
2012年
目的:探讨抗感染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肠坏死伴穿孔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临床药师在治疗进程中协助医生合理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未来的工作重点,也是医院综合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结论[1:]抗感染临床药师需要掌握必要的医药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药物应用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焦伟杰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化及规范化应用。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呈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由抗菌药物所引发真菌感染占医院同期发生真菌感染的67.2%,用药天数1~24d,平均用药天数8.1d,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肺部发生继发性真菌感染最多的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9例,感染率为43.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感染6例,感染率为6.7%。结论科学、规范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环节就是合理应用抗菌类药物,尤其应注意减少>三联抗菌药物的使用。
伏晓代大顺焦伟杰
关键词: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合理用药
一种高纯瑞戈非尼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瑞戈非尼(化合物I)的改进制备方法。具体地,公开了具有如下结构的化合物3(瑞戈非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进而由化合物3工业化制备具有极佳纯度的瑞戈非尼。所述方法中采用相转移催化剂,操作简便、环境友好、...
伏晓代大顺焦伟杰高天曙李晓坤
文献传递
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的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质量评价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Waters Symmetry C_(18)柱为色谱柱,柱温30℃;乙腈-甲醇(4∶1)与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80 nm(检测儿茶素、表儿茶素和美迪紫檀素)、215 nm(检测奇壬醇、豨莶苷和豨莶精醇)和240 nm(检测保泰松、6-姜辣素和8-姜酚)。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建立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26.0软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HPLC指纹图谱确认了17个共有峰,指认出9个共有峰,3个厂家生产的10批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5。儿茶素、表儿茶素、美迪紫檀素、奇壬醇、豨莶苷、豨莶精醇、保泰松、6-姜辣素和8-姜酚分别在2.596~259.6、3.148~314.8、0.284 0~28.40、3.876~387.6、0.928 0~92.80、0.512 0~51.20、0.356 0~35.60、2.268~226.8和0.432 0~43.2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9%、100.02%、96.91%、100.06%、98.94%、98.42%、97.88%、99.32%和97.32%,RSD分别为0.78%、0.67%、1.24%、0.84%、1.03%、1.36%、1.15%、0.94%和1.46%。10批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样品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1~6是影响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保泰松鸡血藤片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张洁焦伟杰雷震张格艳高咏莉孙自学马灵珍
关键词:指纹图谱儿茶素表儿茶素奇壬醇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在颅内动脉瘤SAC术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在支架辅助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中43例为住院期间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SAC)治疗,并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17例行SAC术后回院复查期间实施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包括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AB-CB1-3435C共4个基因位点。分析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在SA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效果。结果:43例住院患者中20例患者基因型异常,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用药未得到理想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基因检测用药指导干预率为46.51%,4例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17例随访患者中2例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均经溶栓治疗后得以缓解。结论 :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对SAC术后的双抗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个性化建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胡伟焦伟杰刘如品郑楠楠段真珍何燕杨金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氯吡格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