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云海

作品数:1 被引量:4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被
  • 1篇特大洪水
  • 1篇主要湖泊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鄱阳湖
  • 1篇鄱阳湖自然保...
  • 1篇湖泊
  • 1篇洪水
  • 1篇保护区
  • 1篇大洪水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浦云海
  • 1篇刘贵华
  • 1篇熊秉红
  • 1篇李伟

传媒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年份

  • 1篇200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1998年特大洪水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被引量:42
2004年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是相对独立于鄱阳湖主体湖的一个区域,是国际重要湿地。1998年的特大洪水导致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大量毁灭。通过1999年和2001年的植被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讨了特大洪水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湖泊水生植物的种类和生物量均低于干扰前的水平;2001年物种种类已经恢复,苦草(Vallisneriaspp.)和黑藻(Hydriallaverticillata)的生物量已超过干扰前的水平,但其它物种的生物量仍较低,尚处于恢复的初始阶段。据此推断,物种间恢复速度的差异主要与物种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关。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泊的植被恢复不同于温带和其它亚热带的湖泊,不经历轮藻(Charaspp.)作为先锋优势种的阶段,苦草和黑藻可以作为先锋种首先在湖泊中恢复。这可能与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水位频繁波动、轮藻不易定居有关。研究显示,洪水导致的水生植物生物量下降和物种数目减少只是短期现象,湖泊水生植物能在几年内恢复到干扰前的水平。
李伟刘贵华熊秉红浦云海
关键词:水生植被鄱阳湖特大洪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