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急性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浆
  • 2篇预后
  • 2篇脑梗
  • 2篇脑血管病
  • 2篇内皮
  • 2篇急性脑血管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对心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机构

  • 7篇上海市长宁区...
  • 3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10篇沈颉
  • 2篇施渝彬
  • 2篇赵文穗
  • 1篇施敏
  • 1篇王青春
  • 1篇姜建玲
  • 1篇刘溯
  • 1篇钱方兴
  • 1篇沈思兰
  • 1篇沈啸翼
  • 1篇郭静
  • 1篇王光耀
  • 1篇韩雪春
  • 1篇俞荣发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腺垂体分泌功能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简称ACVD)患者的腺垂体分泌状况,并掌握其病理规律。方法对107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泌乳素(简称PRL)、生长激素(简称GH)、促黄体生成素(简称LH)、促滤泡成熟激素(简称FSH)、促甲状腺素(简称TSH)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ACTH)水平进行了放免检测。结果伴随着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简称ACVD)患者病程的不同,6种指标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与促滤泡成熟激素显著高于单纯性老年急性脑血管病;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的患者中,重型患者血清泌乳素、生长激素显著高于轻型患者。
施渝彬沈颉
关键词:腺垂体多脏器功能衰竭
心肺复苏后早期低氧血症与预后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早期低氧血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28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早期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并相应进行危险度分层,研究心肺复苏后早期低氧血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心肺复苏后患者大多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氧血症越严重存活率越低。结论:心肺复苏后早期大多存在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影响预后的存活危险因素。
郭静沈颉赵文穗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低氧血症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每个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都面临的难题之一。全身亚低温治疗是被认为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治疗手段,其主要表现在维持肺内高能磷酸物水平,保证必要的能量供应。本文通过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气的检测以及对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及动脉肺泡氧分压差等的检测,以进一步具体了解亚低温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
沈颉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肺功能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心肌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为试验组,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再进一步将试验组患者分成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出血组和梗死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AST、LDH、CK和CK-MB含量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试验组的亚组中,死亡组血清LDH及CK水平均高于非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组和梗死组各心肌酶的检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意外发生的早期,血清中的心肌酶AST、LDH、CK、CK-MB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且与脑血管意外的类型无关,表明其可作为脑血管意外的早期标志物之一;死亡组患者的LDH及CK高于非死亡脑血管意外患者,表明其可作为判断脑血管意外的指标。
沈颉
关键词:心肌酶脑血管意外预后
急性脑血管病198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总结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急性脑血管病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恢复良好116例,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残疾50例,死亡32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高,起病急,病死率高,须进行有效救治。
施渝彬沈颉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回顾性分析
不同剂量叶酸对脑梗塞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5 mg/d)叶酸对脑梗塞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用药剂量:A组给予叶酸5 mg/d,B组给予叶酸10 mg/d,C组给予叶酸20 mg/d,连续给药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Hcy浓度。结果:3组治疗后的血浆Hcy浓度明显下降,前后自身比较P<0.001。3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治疗脑梗塞合并的高Hcy血症有明显效果,但叶酸剂量大于5 mg/d后改变剂量对于降低Hcy程度无明显差异。
王光耀沈颉沈啸翼姜建玲赵文穗
关键词:脑梗塞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血管壁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方法来检测外膜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及TGF-β、bFGF、AngⅡ、PDGF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法观察TGF-β、bFGF、AngⅡ、PDGF等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型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能够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能显著增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n=5,P<0.05),而PDGF、bFGF、AngⅡ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n=5,P>0.05)。TGF-β、PDGF、bFGF、AngⅡ均可刺激外膜成纤维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型受体表达增高(n=4,P<0.05)。结论血管壁外膜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局部活性物质能有效刺激其受体表达增高。因此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介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参与血管壁的重构。
沈颉
误诊为急性腹泻病52例分析
2006年
钱方兴沈思兰施敏俞荣发沈颉
关键词:误诊
胺碘酮 倍他乐克治疗难治性室性早搏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难治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室性早搏,其中25例单用倍他乐克治疗。两组治疗无效者用胺碘酮和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共20例并与对照组10例比较。结果胺碘酮和倍他乐克组有效率95%,优于单用胺碘酮组60%,单用倍他乐克组40%。结论联合用药提高疗效,降低了猝死率,不增加致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王青春韩雪春沈颉
关键词:胺碘酮倍他乐克室性早搏
脑梗死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免测定法测定 6 8例患者和 5 3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沈颉刘溯
关键词:脑梗死血浆内皮素放射免疫法血脑屏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