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超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激光
  • 2篇激光损伤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单脉冲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电池
  • 1篇熔石英
  • 1篇砷化镓
  • 1篇实验与数值研...
  • 1篇损伤阈值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脉冲
  • 1篇脉冲激光
  • 1篇纳秒
  • 1篇纳秒激光
  • 1篇击穿
  • 1篇激光等离子体
  • 1篇激光技术

机构

  • 3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沈超
  • 3篇江天
  • 2篇程湘爱
  • 2篇许中杰
  • 1篇王睿
  • 1篇田野
  • 1篇朱志武
  • 1篇戴一帆
  • 1篇朱荣臻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064nm纳秒激光对熔石英元件后表面击穿的实验与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对1064 nm纳秒激光辐照下熔石英元件后表面损伤过程进行了时间分辨诊断.利用基于偏振原理的单发双帧阴影成像系统捕捉了脉冲上升沿开始到数百纳秒尺度内的瞬态材料响应,并结合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分析了空气端等离子体微喷现象.结果表明,损伤在脉冲上升沿就己经发生,此时空气端等离子体的膨胀速度高达20 km/s,同时材料内部也存在高速扩张的不透明损伤区域,但其扩张过程在脉冲结束后迅速停止;损伤发生后数十纳秒后,空气端出现大量中性物质喷发基于激光支持的固态吸收波前模型与相爆炸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讨论.对空气端等离子体扩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空气端等离子体压强、温度与密度等参数值随延迟增加迅速下降,其瞬态压强最高达600 MPa;模拟结果还预测了向内扩张的内激波的形成.研究结果对理解熔石英元件的损伤机理有重要意义.
沈超程湘爱田野许中杰江天
关键词:熔石英激光损伤激光等离子体
光学材料激光预处理技术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4年
以机理研究为主线对激光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回顾。从材料类型和激光参数等方面对预处理的理论与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得出预处理效果取决于缺陷在热作用下的演变规律的结论。重点分析了三种定量模型,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未来预处理模型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机理研究的新方法、工业化应用和进一步提高增益等问题对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沈超程湘爱朱志武江天戴一帆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预处理激光损伤阈值
532nm单脉冲纳秒激光辐照太阳能电池的损伤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532nm纳秒单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的损伤效应,结合电池的结构和等效电路,分析了纳秒单脉冲激光对两种太阳能电池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区域的太阳能电池组成成份改变,PN结内部缺陷增多,载流子复合几率增大,导致太阳能电池输出性能下降,单晶硅材料的电池输出性能下降并不明显,而GaAs材料的电池由于砷等元素的升华,镓等金属元素的熔融再凝固过程,形成一个连接电池正负极的导电通路,导致GaAs电池不能正常工作。
朱荣臻王睿许中杰江天沈超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脉冲激光单晶硅砷化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