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长安

作品数:358 被引量:944H指数:16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82篇专利
  • 80篇会议论文
  • 1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6篇化学工程
  • 6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电气工程
  • 17篇理学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冶金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4篇陶瓷
  • 57篇多孔
  • 39篇多孔陶瓷
  • 33篇复合材料
  • 33篇复合材
  • 28篇纳米
  • 22篇莫来石
  • 21篇陶瓷材料
  • 19篇氮化
  • 19篇晶须
  • 19篇层状复合
  • 16篇氮化硅
  • 16篇注模
  • 16篇复合陶瓷
  • 15篇电池
  • 15篇凝胶注模
  • 15篇硅粉
  • 12篇离子
  • 11篇电解质
  • 11篇胶态

机构

  • 334篇清华大学
  • 37篇青海大学
  • 27篇景德镇陶瓷学...
  • 22篇景德镇陶瓷大...
  • 15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建筑材料...
  • 8篇北京交通大学
  • 6篇宝山钢铁股份...
  • 6篇河南方周瓷业...
  • 5篇北方交通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郑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建筑材料...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作者

  • 358篇汪长安
  • 152篇黄勇
  • 53篇谢志鹏
  • 28篇铁生年
  • 24篇李翠伟
  • 20篇杨金龙
  • 19篇昝青峰
  • 17篇衷待群
  • 17篇赵世柯
  • 14篇魏红康
  • 14篇周立忠
  • 12篇李淑琴
  • 12篇尉磊
  • 10篇赵林
  • 10篇孙加林
  • 10篇刘伟渊
  • 9篇王海龙
  • 9篇白春丽
  • 9篇赵建立
  • 9篇张晨光

传媒

  • 39篇硅酸盐学报
  • 36篇稀有金属材料...
  • 14篇陶瓷学报
  • 1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0篇硅酸盐通报
  • 8篇材料导报
  • 7篇无机材料学报
  • 6篇中国硅酸盐学...
  • 5篇高技术通讯
  • 5篇第十七届全国...
  • 5篇第十八届全国...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科技导报
  • 3篇金属热处理
  • 3篇中国陶瓷
  • 3篇材料工程
  • 3篇陶瓷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3篇2019
  • 14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19篇2015
  • 27篇2014
  • 36篇2013
  • 27篇2012
  • 18篇2011
  • 15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3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结工艺参数对CF/SiC层状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SiC陶瓷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高温稳定性和高温抗氧化能力,但由于其分子结构的键合特点,缺乏塑性变形能力,表现为脆性,严重影响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碳纤维(C_f)拥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在惰性环境中超过2000...
孙万昌汪长安黄勇
Si3N4/BN纤维独石陶瓷阻力曲线的研究
通过压痕小裂纹直接量测法获得SiN/BN纤维独石陶瓷的阻力曲线,采用指数经验公式拟合处理了实验数据解释了拟合参数的物理意义。对纤维独石陶瓷阻力曲线所具有的独特的阶梯状进行了分析。
李淑琴黄勇汪长安关振铎邢增平
文献传递
悬浮体中团聚体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陶瓷胶态成型过程悬浮体中产生团聚体的微观机理,根据液体介质中陶瓷粉体颗粒之间的作用势,建立了团聚体产生的微观结构模型。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悬浮体中粉体团聚的显微结构进行"准"直接观察,发现悬浮体中存在2种团聚体形态:I型团聚体(硬团聚)和II型团聚体(软团聚),揭示了团聚体的产生是由于浆料的固相含量偏离了稳定固相含量。研究发现:悬浮体中的团聚体会遗传到陶瓷体中,并对陶瓷构件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探讨了团聚体对烧结体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的原因。当悬浮体中固相含量低于稳定固相体积分数φ0时,悬浮体中会形成松散团聚即软团聚;当固相含量超过φ0时,悬浮体中会形成紧密团聚即硬团聚;当固相含量等于φ0时,悬浮体具有均匀分散的稳定结构。由于悬浮体固相含量偏离稳定固相含量φ0而在悬浮体中产生的团聚体,会由于原位固化而遗传到坯体之中,影响烧结体结构的均匀性。
孙阳陈瑞峰丁钰郭瑞周立忠汪长安黄勇
关键词:团聚体悬浮体胶态成型陶瓷
铈铁复合氧化物纳米空心球的制备与催化性能
用水热法制备的碳球(CS)作为模板,利用Ce4+与碳球表面的静电吸附以及高铁酸钾(K2FeO4)的强氧化性在碳球表面进行包覆,煅烧去除模板后得到铈铁复合氧化物(Ce1-xFexO2)纳米空心球.通过SEM、TEM、XRD...
龚铭张健汪长安
关键词:氧空位纳米空心球CO氧化
一种高纯超细二硼化锆粉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超细二硼化锆粉料及其方法,属于陶瓷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含有氧氯化锆、碳化硼粉、活性碳粉,其摩尔比配比为:ZrOCl<Sub>2</Sub>∶B<Sub>4</Sub>C∶C=1∶0.4~0.8...
汪长安王海龙方岱宁黄勇
文献传递
PEO对固态锂电池正极/电解质界面的改性
2020年
在固态锂电池正极/氧化物电解质界面处引入聚氧化乙烯(PEO)缓冲层以改善固体接触。首先,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密度为5.25 g·cm-3、锂离子电导率为8.33×10-4S·cm-4的Li6.4La3Zr1.4Ta0.6O12(LLZTO)固体电解质。其次,配制了PEO-LiTFSI-LLZTO缓冲层和LiFePO4复合正极浆料,用匀胶机旋涂法将PEO缓冲层和复合正极浆料依次涂覆在电解质表面,加热加压后显著改善界面接触,测得60℃下正极界面电阻值为509Ω·cm2。测试对称电池充/放电曲线证明界面稳定性良好,电池首次循环放电容量145.8 mAh·g-1,库伦效率大于97%。
陈林辉汪长安
关键词:固态电池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MoS2/CoS2二元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原料配比的MoS2/CoS2二元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当原料中Mo:Co (摩尔比)=2:1时,该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循环稳定性能和最高的比电容,在2 mV/s扫描速度下,比电容为549 F/g;或1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434 F/g。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八面体形状的CoS2和花状的MoS2组成。综合分析可知,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2种组元材料的协同效应、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可调控的组分含量等因素。
李海燕韩耀陈林辉汪长安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一种多级孔结构稀土锆酸盐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结构稀土锆酸盐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1)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CSLn<Sub>2</Sub>Zr<Sub>2</Sub>O<Sub>7</Sub>纳米包裹粉体;2)将C...
汪长安李洒刘凯
文献传递
一种低成本批量化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一种低成本批量化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将干燥好的锂盐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预混合;设置密炼机的程序,将锂盐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预混物投入喂料,待锂盐完全溶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加入干燥好的无机填料,密炼机按程序运...
汪长安黄泽亚张健童荣傲
文献传递
一种高纯铝硅碳块体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硅碳块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下述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Al<Sub>2</Sub>O<Sub>3</Sub>原料45-60%、SiO<Sub>2</Sub>原料10%-20%、碳原料304...
赵建立汪长安黄勇白春丽白周义
文献传递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