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丽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生命
  • 16篇教育
  • 10篇生命教育
  • 9篇心理
  • 5篇心理健康
  • 5篇哲学
  • 4篇大学生
  • 4篇哲学建构
  • 4篇生命体
  • 4篇生命体验
  • 4篇生死
  • 4篇视域
  • 4篇危机干预
  • 4篇教育视域
  • 3篇大学生心理
  • 3篇心理健康教育
  • 3篇心理危机
  • 3篇学生心理
  • 3篇身心灵
  • 3篇生心

机构

  • 31篇浙江传媒学院

作者

  • 31篇汪丽华
  • 17篇何仁富
  • 3篇章周炎
  • 1篇徐强

传媒

  • 5篇宜宾学院学报
  • 4篇浙江传媒学院...
  • 2篇当代青年研究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学术评论
  • 1篇当代儒学
  • 1篇浙江伦理学论...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的不朽渴望与生死安顿——唐君毅对不朽论的辨正及完善不朽论的设想
2018年
人对'不朽'的渴望,是生死学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由此也就有了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各样的'不朽论'。唐君毅将中西各种思想中出现的不朽论归纳为十种,并逐一进行了辨正。物质不朽论、生物不朽论、事业不朽论、社会不朽论、曾在不朽论、价值不朽论,基本上都是从人作为个体生命的物质存在、现实生活、事业创造等维度试图说明生命的不朽,以此解决生死问题,有其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上的缺陷;而智慧不朽论、伟大人格不朽论、大我精神不朽论、个体流转不朽论,则主要从个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延续角度来说生命的不朽,尽管也都各有理论上不完备的地方,但却给我们思考和解决生死及不朽问题提供了更多理论上的参照和借鉴。因此,人的不朽追问的可能方向,不在物质生活上而在精神生活和生命人格上,并应该以此建构真正完善的不朽论。
何仁富汪丽华
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化心理辨正——唐君毅论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实有及当有之态度
2011年
唐君毅认为,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由于是在一种特定条件下开始的,因此所持守的文化心理是偏执的、功利的、卑屈的、羡慕的,这样一种十分消极的文化心理导致了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思想上的偏颇。接受西方文化应该有的文化心理是,立定自己的传统自作主宰,然后全面融摄西方文化。
汪丽华何仁富
关键词:西方文化
人的不朽渴望与生死安顿——唐君毅对不朽论的辨正及完善不朽论的设想被引量:2
2018年
人对"不朽"的渴望,是生死学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由此也就有了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各样的"不朽论"。唐君毅将中西各种思想中出现的不朽论归纳为十种,并逐一进行了辨正。物质不朽论、生物不朽论、事业不朽论、社会不朽论、曾在不朽论、价值不朽论,基本上都是从人作为个体生命的物质存在、现实生活、事业创造等维度试图说明生命的不朽,以此解决生死问题,有其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上的缺陷;而智慧不朽论、伟大人格不朽论、大我精神不朽论、个体流转不朽论,则主要从个人的精神生命的存在延续角度来说生命的不朽,尽管也都各有理论上不完备的地方,但却给我们思考和解决生死及不朽问题提供了更多理论上的参照和借鉴。因此,人的不朽追问的可能方向,不在物质生活上而在精神生活和生命人格上,并应该以此建构真正完善的不朽论。
何仁富汪丽华
为中国文化立皇极——唐君毅论中西人文精神之融通与中国文化之未来发展被引量:5
2007年
唐君毅认为,近代中国文化面临西方文化冲击所采取的卑屈、功利的态度,阻碍了中国文化的真正重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综摄西方文化精神,以全面重建中国未来社会文化精神和纯粹文化精神,这是继中国文化先秦立"人极"、宋明立"太极"后的立"皇极"的文化伟业。
何仁富汪丽华
关键词:融通
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的探索——浙江传媒学院推动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11年
生命教育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八九十年代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推广的一种教育种类。我国台湾地区于1997年引入生命教育,2001年被宣布为"生命教育年",在中小学和大学普遍地推广。中国大陆从2004年开始,辽宁、上海、黑龙江、湖南、云南、陕西、苏州、常州等省市都下发了有关生命教育的纲要或方案,许多省市的中小学里都在开展生命教育,也有许多高校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程。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即是关于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青少年学会如何积极应对人生过程及生死的挑战,学会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培育他们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提高自我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归属感,增进人与自然、与自己、与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发展。2010年7月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标志着生命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中国的生命教育事业已经从引入、消化、探索、实验的阶段,进入到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和取得实质性成效的阶段了。为此,本刊特别邀请了几位在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课程的老师,分别介绍各自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情况与经验,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这项教育的伟大事业,期望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并真正让广大学生受益。
何仁富汪丽华
关键词:生命教育传媒心灵生命成长大学教育
生命教育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及实践模式
2009年
生命教育是中华大地上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类型、教育事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生命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成长的、实践性极强的"树人"的事业,它需要对自己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实践模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何仁富汪丽华
关键词:教育类型学理基础人格精神精神分析学团体辅导历史逻辑
从心理重建到生命提升--灾后心理重建与生命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针对灾后心理重建到底怎么做更为有效、更具有持续性的积极意义,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笔者认为,灾后心理重建应该融人生命教育理念,在重建心理的同时复原生命,而不只是单纯地进行心理康复或者心理治疗。这是我们对...
汪丽华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人文精神价值体系
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标
关于生命教育的价值目标期求,作为华人地区生命教育领先的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便有五种不同的取向:宗教、健康、伦理、死亡教育取向、生涯规划取向。生命教育作为以生命为对象、目标、内容的教育,总是和生命教育实施者所持有的生命观密...
汪丽华
关键词:生命教育个体生命自我实现
唐君毅早年的感通体验及其形上意义——唐君毅的生命体验及其哲学建构(一)被引量:2
2018年
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建构与其个人的生命经验所具有的内在关联,对于不同哲学家是不一样的。唐君毅作为一位用生命建构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其思想建构的基点,是其早年的感通体验。唐君毅早年生活中的诸多想象性体验,是以现实中的某种生命经验为引子,将生命、死亡、悲欢离合等重大问题从想象中带到当下,由个别的生活经验"一念翻转",体验到普遍性的生命情感。这种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感通",是自己主动"想象性"地将自己的内在生命情感通达自己生命以外的"他者"。这种感通是对个体生命内在仁心本体的体证,是唐君毅生死哲学建构的形上基础。
何仁富汪丽华
关键词:生死哲学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被引量:11
2012年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既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策略,也是对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进行生命教育和促进生命成长的重要机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发生过程具有阶段性,危机现象具有特殊性,危机爆发具有极端性,危机发生也具有一定规律性。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生命个体、不同阶段的生命现象、处在规律中的独特生命个体,同时要注意识别生命危机信号和生命求救信号。
章周炎汪丽华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生命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