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锋

作品数:70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7篇棘球蚴
  • 23篇多房棘球蚴
  • 15篇表位
  • 14篇疫苗
  • 11篇蛋白
  • 10篇多表位
  • 10篇多表位疫苗
  • 10篇幽门螺
  • 10篇表位疫苗
  • 9篇幽门螺旋杆菌
  • 9篇体液免疫
  • 9篇体液免疫应答
  • 9篇螺旋杆菌
  • 9篇免疫应答
  • 9篇虫病
  • 8篇滴度
  • 8篇原核表达
  • 8篇高滴度
  • 7篇药物
  • 7篇细胞

机构

  • 59篇青海大学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苏州市药品检...
  • 1篇西宁海关技术...

作者

  • 70篇汤锋
  • 37篇李润乐
  • 26篇格日力
  • 21篇樊海宁
  • 17篇冯琳
  • 11篇刘昆梅
  • 9篇郭乐
  • 8篇杨全余
  • 8篇王蕾
  • 7篇李占强
  • 6篇奚涛
  • 6篇刘川川
  • 6篇杨宝良
  • 5篇嘎琴
  • 5篇芦殿香
  • 5篇周虎
  • 5篇刘文磊
  • 4篇杨应忠
  • 4篇王海久
  • 4篇胥瑾

传媒

  • 21篇中国高原医学...
  • 5篇青海医学院学...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药学进展
  • 2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8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6篇2019
  • 13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菖蒲挥发油对多房棘球蚴的体外杀伤活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明确藏菖蒲挥发油对多房棘球蚴的体外杀伤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藏菖蒲挥发油。以不同浓度的挥发油与原头蚴共培养,观察藏菖蒲挥发油对原头蚴的活力、死亡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 mg/mL的藏菖蒲挥发油致原头蚴活力下降、形态特征模糊、活动性消失。浓度为1.25 mg/mL的藏菖蒲挥发油作用5 h后致原头蚴死亡,死亡率达94.1%。电镜扫描死亡原头蚴示:形态变化显著,形态皱缩,体表凹凸不平,体表微绒毛消失。结论藏菖蒲挥发油在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
李占强李润乐苏姗姗芦殿香汤锋樊海宁
关键词:挥发油多房棘球蚴活性
SMYD3调控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转染技术抑制或增强SMYD3基因的表达,以探讨SMYD3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机制。方法:以MTT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研究抑制或增强SMYD3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经转染后,胞内SMYD3、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及其磷酸化产物,以及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用针对SMYD3基因的shRNAs表达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其SMYD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中ERK1/2、CyclinD1和CDK4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增强SMYD3基因表达能明显促进MCF-7细胞克隆形成。结论:SMYD3可通过激活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和CDK4的水平提高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任天年何赟绵汤锋张婷沈晶奚涛
关键词:RNA干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细胞周期蛋白D1磷酸化
肝片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2(FhSAP-2)的原核表达及分离纯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肝片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2(FhSAP-2)原核表达系统。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ptimumTMCodon优化密码子适应指数(CAI)、最优密码子频率(FOP)及GC含量以获得适合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FhSAP-2基因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和pET28a中,经IPTG诱导其表达并经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结果 OptimumTMCodon获得优化后的FhSAP-2序列,经测序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22b-FhSAP-2、pET28a-FhSAP-2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FhSAP-2在pET28a中包涵体部位表达,可溶部位不表达;在pET22b中可溶部位表达量低,包涵体部位无表达。继而经Ni-NTA柱亲和纯化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获得电泳纯的FhSAP-2蛋白。结论成功建立FhSAP-2的原核表达系统。
李润乐康明汤锋李伟牛亮陈刚
关键词:肝片吸虫原核表达系统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抗原蛋白14-3-3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重组抗原蛋白14-3-3的免疫原性和其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继发性感染BALB/c小鼠模型中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抗原蛋白14-3-3的原核表达系统,经IPTG诱导和Ni^2+亲和层析法得到高纯度的14-3-3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泡球坳小鼠继发性感染模型中观察囊泡数量和重量。结果成功表达并获取高纯度的多房棘球绦虫重组14-3-3抗原蛋白,免疫原性研究发现重组抗原蛋白14-3-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并激活小鼠产生Th1/Th2混合型免疫应答;在预防效果评价模型中,经14-3-3抗原免疫后,小鼠囊泡数量减少(59.84±15.09%),P=0.049,囊泡重量减轻(83.28±18.01%),P=0.049;在治疗效果评价模型中,经14-3-3抗原免疫后小鼠囊泡重量减轻(72.28±11.47%),P=0.006。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抗原蛋白14-3-3对继发性小鼠泡球坳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魏威王蕾周培张颖李润乐李润乐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原核表达免疫
多房棘球蚴抗原亮氨酸氨基肽酶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酶活性分析
2020年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坳抗原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原核表达系统,并做纯化及最佳酶活性条件分析,为后续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Optimum^TM Codon软件对LAP编码序列进行优化后合成目的基因,连接入表达载体pCzn1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加入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后,通过Ni柱亲和纯化获得高纯度重组目的蛋白LAP。以亮氨酸对硝基苯胺(Leu-pNA)为底物测定LAP酶活性,观察酶活性的最适pH和温度,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对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基因测序和酶切鉴定显示pCzn1-LAP质粒构建成功,通过Ni柱亲和纯化得到一个大小约为57KD的蛋白。当pH为9.0、温度为60℃时LAP酶活性最强;金属离子对LAP酶活性影响的小大顺序为Co^2+>Zn^2+>Ca^2+>Mn^2+>Mg^2+>Ba>K^+。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LAP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和纯化了LAP蛋白,获得了酶活性最强时的基础条件,为研发抗寄生虫药物及探究LAP在多房棘球坳感染过程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蕾杨宝良魏威周培刘海生李润乐李润乐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原核表达酶活性
PTEN基因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青藏高原藏族通过血液中较低的血红蛋白浓度来很好地适应高海拔环境,但仍有部分藏族罹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本研究探讨PTEN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多态性是否与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相关。方法将来自青海海拔超过3 500米的玉树地区63位HAPC患者(HAPC-p)和131位健康者(HAPC-r)作对照。用Sequenom Mass ARRAY法对PTEN基因的七个SNP位点(rs1234212,rs1234213,rs1234219,rs2299939,rs2299941,rs532678和rs555895)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HAPC-p组和HAPC-r组相比,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而Hb和HCT明显升高。PTEN基因被测的所有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PTEN基因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无关。
胥瑾杨应忠李永臻汤锋王展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PTEN多态性
一种多房棘球蚴亚单位疫苗LTB-Emy162的设计、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房棘球蚴亚单位疫苗LTB‑Emy162的设计、制备方法和应用,多房棘球蚴亚单位疫苗LTB‑Emy162的活性成分是一条多肽,主要由多房棘球蚴抗原蛋白Emy162氨基酸序列以及黏膜免疫佐剂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
汤锋李润乐杨全余格日力樊海宁刘川川冯琳刘文磊杨宝良
文献传递
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分型检测多房/细粒棘球蚴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用于分型检测多房棘球蚴与细粒棘球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rimerexplorer针对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和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granulosus,E.g.)线粒体基因组ND2基因,设计用于区分多房棘球蚴和细粒棘球蚴DNA样本的LAMP引物,并行筛选、验证后进一步对扩增温度、Mg^2+扩增浓度、dNTP Mix扩增浓度进行考察以优化其反应体系。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Primerexplorer,针对多房/细粒棘球蚴线粒体基因ND2的差异序列位点设计、获得了两对可用于多房/细粒棘球蚴分型检测的引物ND2A(E.m.)、ND2A(E.g.);ND2B(E.m.)、ND2B(E.g.)。进一步通过LAMP反应扩增后经琼脂糖电泳及可视化探针筛选发现ND2A(E.m.)、ND2A(E.g.)引物可以成功区分多房棘球蚴和细粒棘球蚴线粒体DNA序列,而ND2B(E.m.)、ND2B(E.g.)引物无法区分。进而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发现,ND2A(E.m.)、ND2A(E.g.)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4℃和61℃;ND2A(E.m.)、ND2A(E.g.)的最适Mg^2+反应浓度分别为1.5×10^-4mM和1.7×10^-4mM;ND2A(E.m.)、ND2A(E.g.)的最适dNTP Mix反应浓度为3.5×10^-5mM和3.4×10^-5mM。结论通过设计、验证、筛选获得了用于区分多房/细粒棘球蚴线粒体DNA的LAMP引物,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LAMP技术用于多房/细粒棘球蚴分型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蒋巧燕张颖胡缤文汤锋汤锋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细粒棘球蚴
microRNA-2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的稳定表达
2012年
为了解决microRNA模拟物半衰期较短,无法达到长时间研究的问题,实验构建了miR-22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建立稳定表达miR-22的细胞模型,为研究miR-22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有效的工具。首先设计并构建过表达miR-22的Psilencer 4.1-miR-22重组质粒,经宿主菌扩增、酶切、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卵巢癌细胞系SKOV-3,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miR-22(实验组)和control-RNA(阴性对照组)的SKOV-3细胞系,用qRT-PCR验证所构建的细胞系中miR-22表达量的差异。最后通过细胞划痕-修复实验和侵袭小室实验观察过表达miR-22对卵巢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经宿主菌扩增、酶切、测序证实,成功构建miR-22真核表达质粒,插入的DNA片段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与对照组相比,在建立的稳定表达miR-22的SKOV-3细胞中,miR-22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细胞的迁移能力也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成功构建了过表达Pre-miR-22的重组质粒,并获得了稳定表达miR-22的SKOV-3细胞系。
张蕊汤锋邓琳邢莹莹奚涛
关键词:肿瘤转移真核表达质粒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的微循环变化被引量:2
2020年
高海拔地区具有低氧的环境特点,而机体为适应新环境必然会从多方面做出调整,微循环会随之发生哪些改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虽然高海拔低氧是微循环改变的使动因素,但是对它们的变化及机制的研究结论不一。为更系统地阐释高海拔低氧环境下的微循环变化及机制,本文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蒋白丽(综述)汤锋李占全
关键词:海拔低氧微循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