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清波

作品数:104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3篇棉铃
  • 33篇棉铃虫
  • 25篇昆虫
  • 20篇幼虫
  • 15篇取食
  • 13篇烟青虫
  • 13篇青虫
  • 13篇味觉
  • 10篇神经元
  • 10篇棉铃虫幼虫
  • 10篇基因
  • 9篇烟粉虱
  • 9篇粉虱
  • 8篇转基因
  • 8篇寄主
  • 8篇白蚁
  • 7篇植物
  • 6篇性信息素
  • 6篇生物防治
  • 6篇物防

机构

  • 99篇河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市植物保...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河南省烟草公...

作者

  • 104篇汤清波
  • 46篇闫凤鸣
  • 35篇赵新成
  • 15篇马英
  • 12篇李为争
  • 12篇白润娥
  • 12篇谢桂英
  • 9篇蒋金炜
  • 9篇高佳
  • 8篇李静静
  • 7篇卢少华
  • 7篇崔金杰
  • 7篇曹欢
  • 6篇马继盛
  • 6篇郭线茹
  • 6篇詹欢
  • 5篇雒珺瑜
  • 5篇王琛柱
  • 4篇张佳佳
  • 4篇党静

传媒

  • 15篇华中昆虫研究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昆虫学报
  • 6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植物保护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华中三省(河...
  • 2篇河南省植物保...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第五届生物多...
  • 1篇华中三省(河...
  • 1篇华中三省昆虫...

年份

  • 8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粉虱B型和Q型竞争能力的室内比较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B型和Q型均为外来入侵种类。近年田间调查表明,Q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取代B型成为优势种,有必要研究烟粉虱生物型之间的取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这两种生物型的取食能力及竞争能力,以期为烟粉虱有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测定烟粉虱B型和Q型雌、雄成虫在黄瓜叶片上的取食行为,并在室内黄瓜上混合饲养两种烟粉虱生物型,多代监测其种群动态和雌雄比例,以比较其在室内无农药压力条件下的竞争力。【结果】EPG结果显示,(i)总体上,烟粉虱B型的总刺探次数(P=0.020)和刺探的总持续时间(P=0.048)显著高于Q型;在第2阶段B型E波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Q型(P=0.001),刺探时间百分比差异不显著;B型Pd波总次数(P=0.012)和Pd波总持续时间(P=0.016)均显著高于Q型;(ii)烟粉虱B型雌性非刺探波Np的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雄性(P=0.035);而第2阶段刺探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大于雄性(P=0.011),与唾液分泌相关的第2阶段E波百分比却显著短于雄性(P<0.001);但B型雌、雄性成虫在第3阶段吸食韧皮部汁液的时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Q型雌性不仅在第2阶段刺探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雄性(P=0.031),而且在整个记录时间内的总持续时间也显著高于雄性(P=0.039),而雌性的非刺探时间Np波却显著短于雄性(P=0.038);(iii)对于雌性,烟粉虱B型被动吸食植物汁液的E2>10 min的个数显著多于Q型(P=0.036);但是,烟粉虱Q型雌性第2阶段E波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雌性(P<0.001)。两种生物型混合饲养结果显示,随烟粉虱世代增加,B型和Q型所占比例逐步出现分化。第1代时,B型种群数量在混合种群中所占比例已接近80%;而第5代和第6代时,B型所占比例已达到98%,Q型近乎完全被B型取代。同种生物型烟粉虱两性间的比例变化趋势一致,且同种生物型
卢少华李静静刘明杨白润娥汤清波闫凤鸣
关键词:烟粉虱竞争力
烟青虫的分类地位和起源地辨析被引量:3
2020年
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1852)现今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和非洲等地,但其起源地尚不清楚。本文在梳理烟青虫分类地位和系统发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其食性、习性、地理分布及其与重要寄主植物烟草分布格局关系等资料,推断其起源地很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域。同时从烟青虫种群特性以及人类活动、大陆漂移理论等因素的作用对该推断进行解析。
宋南李为争董钧锋丁识伯汤清波马继盛
关键词:烟青虫
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蚜棉的方法。检测的仪器为昆虫刺吸电位仪。步骤包括:连接棉蚜和金丝电极;检测和记录棉蚜在待测棉花上刺吸取食时产生的电信号;记录一段时间后结束,分析和计算棉蚜在测定棉花上刺吸取食产生的波形及出...
汤清波闫凤鸣崔金杰马英雒珺瑜卢绍辉白素芬李为争高佳
棉铃虫和烟青虫幼虫味觉感受器对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叶片汁液的电生理反应
鳞翅目幼虫口器下颚外颚叶上存在着两对栓锥感受器,即中栓锥感受器和侧栓锥感受器,它们对幼虫的食物选择和取食起着重要调节作用(Chapman,2003;Schoonhoven etal.,2005)。每一个栓锥感受器内存在几...
汤清波JoopJ.A.vanLoon王琛柱
文献传递
烟草甲驱避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克服烟草甲现有防治产品或技术的不足,筛选出安全、高效、经济、简易的烟草甲驱避剂配方。由肉桂醛、肉桂酸衍生物或者肉桂酸衍生物的混合物、助剂与载体熔融而成,按下述体积份数配制:肉桂醛5~50份、肉桂醛衍生...
李为争原国辉郭线茹罗梅浩游秀峰安靖靖马继盛汤清波吴少英
文献传递
棉铃虫下唇腺内与植物化学防御相关的酶的克隆
植物对昆虫取食的防御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生次生物质,直接抵御昆虫的侵害,称为直接防御,另一种是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害虫天敌,达到防御虫害的目的,称之为间接防御.棉铃虫是烟草上的重要害虫,棉铃虫齿唇姬蜂又是棉铃虫低龄幼虫...
汤清波宗娜王琛柱
关键词:棉铃虫
文献传递
棉铃虫幼虫味觉栓锥感受器的研究现状
主要从3个方面简述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中栓锥和侧栓锥的研究现状:棉铃虫幼虫中栓锥和侧栓锥的分布、结构特征及生理功能;中栓锥和侧栓锥对化学物质的反应;中栓锥和侧栓锥的神经通路及在脑中的投射.
王润政洪珍珍王艳汤清波
关键词:生理特性
棉铃虫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结构构建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解剖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及其内部神经髓形态结构,并分析和构建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各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解剖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内部神经髓结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脑和咽下神经节扫描图像,然后利用AMIRA三维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从而构建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测量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各神经髓的体积,并分析了相对比例。【结果】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由围咽神经索连接在一起。脑主要由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组成。前脑内包括视叶、蕈形体和中央体等形态结构较明显的神经髓。此外,前脑还包括其他位于脑的左右两侧以及背侧和腹侧大量神经髓区域,约占脑总神经髓的59.65%。这些神经髓区域边界不明显。中脑主要包括1对触角叶;后脑位于脑的腹侧和触角叶的下方,体积较小。咽下神经节由3个神经节融合构成,从前到后分别为上颚神经节、下颚神经节和下唇神经节,由于融合的紧密程度高,3个神经节间的边界不明显。【结论】阐明了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的神经髓形态结构,构建了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三维模型可以任意旋转,能从任何角度观察脑、咽下神经节和内部不同神经髓的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棉铃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信息接收、处理及调控行为的机制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汤清波詹欢Bente G.BERG闫凤鸣赵新成
关键词:棉铃虫
棉铃虫幼虫味觉栓锥感器味觉神经元的投射通路
鳞翅目幼虫口器下颚外鄂叶上的一对中栓锥感器和一对侧栓锥感器内存在多个味觉感受神经元,能够感受寄主植物的化学刺激物,并把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决定是否取食。为了比较棉铃虫(Helicover pa armiger...
曹欢詹欢赵新成闫凤鸣汤清波
文献传递
棉铃虫成虫脑三维结构的重建
2015年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它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为了研发有效的防治方法,人们已经对棉铃虫的行为、生理、生化、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而棉铃虫的行为、生理等都由其神经系统调控,深入研究棉铃虫神经系统对研发棉铃虫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棉铃虫成虫脑进行染色,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获得图像并用图形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了脑的三维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脑与咽下神经节是愈合在一起的。脑主要分为前脑、中脑和后脑三部分。前脑包括视叶中央复合体和蘑菇体三个结构;中脑主要包含一对触角叶,触角叶一般由75个嗅小球组成。阐明了棉铃虫成虫脑的形态结构并重建了其三维结构模型,可以全方位观察脑的不同结构及其他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棉铃虫脑处理感觉信息以及行为调控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陈秋燕汤清波赵新成
关键词:棉铃虫成虫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