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煜侃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30例诊治分析
- 2002年
- 毛煜侃赵崇德
- 关键词: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人
- 胆囊结石伴胆囊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胆囊结石伴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27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7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男10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1.7。平均年龄68.5岁,其中60岁以上22例。临床症状最常见为腹痛(85.2%)。既往有明确胆结石病史患者15例,入院后发现胆结石的有12例。行B超检查的23例,诊断胆囊癌的有12例(52.2%)。CT结合增强扫描检查12例.诊断胆囊癌的有8例(66.7%)。行肿瘤根治切除者8例,根治率29.6%。随访13例。随访期为3个月~7年,获随访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2个月。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伴胆囊结石的胆囊癌关键是要引起重视,不能满足胆囊结石的诊断而遗漏胆囊癌。对胆囊结石患者要密切随访,高危患者要尽早手术。
- 房林滕宏飞卢少毅孟红波郑立君徐蕾毛煜侃
-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结石
-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毛煜侃
-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阻塞性黄疸血浆IL-18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血浆1L-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良性阻塞性黄疸25 例,恶性12例);低胆红素组21例,高胆红素组16例;其中22例进行减黄手术,并作术前术后自身对照。16例总胆 红素正常择期手术患者作对照。分别抽血测定: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前白蛋 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IL-18等。结果 良性阻塞性黄疸组、恶性阻塞性黄疸组、低胆红素组、高胆红素组、术前 组和术后组的C反应蛋白和IL-18等较正常组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正常组降低。术后组的C反应 蛋白和IL-18等较术前组升高。结论 阻塞性黄疽患者IL-18水平升高具有重要意义,可能参与内毒素引起的肝功 能损害,同时IL-18也可能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物,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 房林孟洪波郑立君贺健徐蕾毛煜侃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疽IL-18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急性期反应蛋白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3例被引量:2
- 2006年
- 房林王龙贺健孟红波郑立君卢少毅徐蕾毛煜侃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NF-κB对炎性介质表达的调控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 ice,OJ)时核因子κB(nuc 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对炎性介质的调控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大鼠OJ模型,观察OJ 4、7、14 d及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脯氨酸二硫化氨基甲酸酯(pyrrolid ined ith iocarbam ate,PDTC)后肝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白介素-6(IL-6)mRN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 ilirub in,TB)、谷丙转氨酶(ala-n ine transm inase,ALT)水平。结果OJ 4、7、14 d大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表现为TB、ALT的明显增高,肝组织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TNF-α、IL-6mRNA、ICAM-1mRNA表达也增强。注射PDTC的OJ大鼠肝NF-κB P65、ICAM-1mRNA表达较OJ各时相点显著下降,血清ALT和肝组织TNF-αmRNA较OJ在4、7 d明显下降。结论OJ时NF-κB的活化上调了炎性介质的表达,从而造成肝损伤,通过PDTC抑制NF-κB活化可减轻病程早期的肝脏损伤。
- 房林郑立君孟红波徐蕾毛煜侃何耀明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肝脏损伤
- 男性乳腺癌一例
- 2008年
-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发现左乳进行性增大肿块1年。体格检查:左乳乳晕旁一4cm×6cm肿块,质硬,活动度差,乳头凹陷。术中发现肿块与胸大肌肌膜粘连,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为乳腺癌,遂行左乳癌根治术。冰冻标本大小为6.0cm×5.5cm×3.5cm,切面见灰白肿块,肿块大小为3.0cm×2.0cm×2.0cm,边界不清,质硬。诊断为左乳浸润性腺癌Ⅱ级,
- 钱明平房林王龙毛煜侃孟红波何耀明彭上晋
-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肿块大小进行性增大乳癌根治术乳头凹陷术中发现
- NOD2在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2,NOD2)基因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大鼠阻塞性黄疸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观察建模后4、7、14 d后肝组织NOD2 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minase,ALT)水平。结果阻塞性黄疸4、7、14 d大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表现为TB、ALT的明显增高。肝组织NOD2 mRNA表达在阻塞性黄疸7、14 d时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阻塞性黄疸时肝脏NOD2表达明显上调,NOD2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阻塞性黄疸时肝脏局部炎症损伤。
- 郑立君房林毛煜侃孟红波何耀明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
- IL-18对胰腺炎肠黏膜M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IL-18对胰腺炎肠黏膜M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IL-18治疗6h组、12h组、24h组,胰腺炎6h组、12h组、24h组及对照组。检测血清IL-27、TNF-α、淀粉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内毒素等水平。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移位细菌菌落数。病理切片,观察肠黏膜和胰腺组织学形态。采用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肠淋巴滤泡相关上皮内M细胞TNF-α、NF-κB、IL-27情况。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获取肠黏膜M细胞,检测小肠淋巴滤泡相关上皮内M细胞TNF—α、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血TNF—α在AP组升高,在IL-186h组、12h组升高,但在IL-18 24h组下降。IL-27在AP组均升高,在IL-18 6h组上升,在IL-18 24h组下降至阴性对照组水平。IL-18各组TNF-α表达增加。NF—κB在AP组和IL-18组的表达增加,以IL-18组更明显。IL-27蛋白在AP组和IL—18组的表达均增加。小肠淋巴滤泡相关上皮内M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在AP各组及IL-18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8 6h组和IL-18 24h组均高于AP组(P〈0.05),并随时间逐渐升高。NF-κB mRNA的表达在IL—18组均高于AP组(P〈0.05),且以术后12h达高峰,24h有所下降。结论IL-18可能引起M细胞细胞因子的变化,对M细胞功能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肠黏膜屏障的功能。
- 房林孟红波卢少毅毛煜侃郑立君钱明平彭上晋石林祥张军
- 关键词:胰腺炎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8M细胞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凝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游离胆囊床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86例需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其中超声刀组(45例)术中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床;电凝钩组(4l例)术中用肽夹夹闭胆囊动脉并用电凝钩处理胆囊床。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2、36、72 h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CRP的表达量以及ALT、AST、TB水平。结果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间方面较电凝钩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超声刀组在术后12 h白细胞计数、血ALT、血AST低于电凝钩组(P<0.05);在术后12 h、36 h,超声刀组血清CRP明显低于电凝钩组(P<0.05)。结论在LC手术中,运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和胆囊床,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肝脏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毛煜侃郑立君周波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声刀电凝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