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景龙
-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历史街区保护院落的再利用——以西安市鼓楼历史街区北院门144号院落为例被引量:6
- 2008年
- 该文通过对西安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分析,并以西安市鼓楼历史街区北院门144号院落的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院落平面布局和利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院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继而得出结论:只有建立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观念,才能真正恢复传统院落的生命力,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 毕景龙贺嵘
- 关键词:历史街区再利用可持续发展
- 基于地域性的文化建筑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以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
-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包含着尊重自然环境、强调地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等多方面的涵义,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地域性建筑是应对城市趋同现象的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建筑类院校应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地域性的建筑...
- 毕景龙贺嵘
- 关键词:地域性博物馆建筑设计课程设计
- 文献传递
- 大西安“八水”遗产廊道构建初探被引量:5
- 2015年
- 八水绕长安是历史演进形成的文化景观,八水及其沿线遗存至今的人文古迹是古老西安历史与文化活的见证。面对快速城市化而来的城乡水环境恶化及景观碎片化,以及八水沿线文化遗产孤岛化现象,通过对八水历史演化的文献研究、遗产廊道方法的理论借鉴,提出了建构"八水"遗产廊道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策略,并讨论了遗产廊道规划策略及遗产廊道建构方法。
- 王新文毕景龙
- 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西安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被引量:10
- 2012年
- 以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为例,提出在西安"唐皇城复兴"背景下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让大唐西市项目在充分协调好保护与更新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历史遗产保护、文化活动、商业及旅游业开发,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使历史的文脉在现代生活中得到继承和延续。
- 贺嵘毕景龙
-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
- 西安鼓楼历史街区保护院落利用的研究
- 鼓楼历史街区是西安明城区内仅存的两片传统居住区之一,街区内现存多处明末清初的传统院落,保存状况良好,其中大部分院落中居住着原来的居民,社会结构相对完整.近几年来,由于历史街区内'建设性破坏'的程度加重,大量的传统院落遭到...
- 毕景龙
- 文献传递
- 提升绿色建筑创新设计能力的教改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8
- 2013年
- 文章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开展的提升学生绿色建筑创新设计能力的教改探索与实践成果。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该项教改的基本内容;二是从题目设置、教学方式、辅助手段三个方面,介绍了教改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三是结合学生参加设计竞赛的情况,探讨教改成果的检验;四是对今后绿色建筑教育教学提出了设想和建议,为培养和提升建筑学专业学生绿色建筑创新设计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刘煜刘京华李静杨卫丽毕景龙
- 关键词:绿色建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 基于整体保护的城市大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安大明宫遗址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位于城市中心的大遗址不仅面临遗产保护的重任,同时面对遗址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传统"单点保护"模式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已不能适应遗址"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要求,西安市在大明宫遗址保护中探索"整体保护、积极利用"的大遗址保护模式,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为城市中心型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经验。
- 王新文毕景龙吕正平
- 关键词:大遗址可持续发展
- 西安近代基督教建筑特点分析
- 陕西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建筑文化遗产.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化,近代建筑遗产成为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历史风貌不可或缺得关键因素.深入挖掘近代建筑遗产的特征及社会...
- 毕景龙贺嵘吴农
- 关键词:形制特征城市遗产
- 创新和实践——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与遗址公园建设被引量:2
- 2014年
- 曲江新区作为西安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合理的利用其文化资源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长期的社会经济效益。遗址公园这种遗址保护新模式的出现,不仅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通过科学性的产业开发能够为社会经济、民众文化生活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和遗址公园建设应该构建一种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形成科学的文化产业体系,从而提高遗址资源的综合性、深度化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 毕景龙贺嵘
- 关键词: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遗址公园
- “唐皇城复兴”背景下的场所精神复兴——以西安都城隍庙为例
- 2012年
- 城市复兴是全球化背景下全世界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通过城市复兴,可以创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场所,并使这些公共场所充满活力和意义,最终实现场所精神的复兴。文章以西安都城隍庙为例,初步探讨了在"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背景下,通过更新改造,城隍庙依托其形体空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空间系统,并有效地传递了历史文化信息,从而在现代都市生活环境中保持了历史区域的场所精神,成为古城西安城市复兴中特色鲜明的区域。
- 贺嵘毕景龙
- 关键词:城市复兴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