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孝贤
-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种群动态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根据1986~1995年历时10a的系统观察资料,以同期移栽露地棉田为对照,对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及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数量及田间发生动态均存在显著差异。10a平均,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累计卵量是露地棉田的3.4倍;平均有卵株率是露地棉田的2.8倍;年发生程度较露地棉田提高1.7级;每年7次调查达到防治指标的次数年平均比露地棉田多2次,有些年份多达4~5次;实际需要用药防治的次数平均每年比露地棉田增加1次,有些年份增加2~3次。
- 王瑞琪黄民松樊孝贤万鹏齐立周柏龄
- 关键词:江汉平原地膜棉红铃虫种群动态
- 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在湖北省荆州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中产棉田两块 ,进行了棉铃虫不同代别防治指标的研究。初步明确棉铃虫第三代危害期间 ,棉株有较强的补偿能力。百株低龄幼虫在 5头以内时有增产的趋势 ;5~ 1 5头之间蕾花铃总数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当百株虫量大于 1 5头时 ,则蕾、花、铃迅速下降。第四代发生危害期间 ,棉株补偿能力已衰退或消失 ,当百株幼虫量达到 5头时 ,则蕾、花、铃总数迅速下降。因此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为百株低龄幼虫 1 2头 ,每四代为百株低龄幼虫 5头。
- 樊孝贤齐立石尚柏王瑞琪黄民松万鹏罗汉钢李冬梅王玲
- 关键词:棉花棉铃虫生育期
- 棉田天敌蜘蛛的空间格局研究
- 1996年
- 用M/M回归和Taylor幂指数法则,探讨棉田主要天敌蜘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蛛、四点亮腹蛛和天敌蜘蛛群体在田间均呈均匀分布,且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还用(M+1)/M指标法分别分析了三突花蛛和天敌蜘蛛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种群趋势。
- 何洪俊柯道秀熊映清樊孝贤
- 关键词:棉田天敌蜘蛛
- 水旱轮作棉田昆虫群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 1991年
- 在水旱轮作棉田内,以棉株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以前对这个系统中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研究较少,张振华等(1984)就水旱轮作棉田病、虫、杂草的发生程度有过简单报道,柯道秀等(1989)报道了水旱轮作对棉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田间消长的影响。此外,还有人报道过水旱轮作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 何洪俊柯道秀熊映清樊孝贤刘万明杨定勇
- 关键词:棉田昆虫群落水旱轮作
- 20%单氰乳剂剂型研究
- 1995年
- 本文所叙述的单氰乳剂,是一种新的复配农药制剂。它不仅增效作用显著,对为害农作物的蚜虫和红蜘蛛有根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其剂型独持,为国内尚不多见的水包油型的复配农药新制剂一微乳剂。该制剂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常温贮存一年,有效成分分解率低于1.5%;在6O℃至-5℃范围内,其产品均为均相透明的液体,且乳化性能十分优良。目前该品种已取得农药登记,正式投产。
- 杨和平倪汉文樊孝贤凌兰张仕福
- 关键词:乳剂微乳剂杀虫剂杀螨剂混合制剂
- 江汉平原棉区四代棉铃虫发生量测报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江汉平原棉区四代棉铃虫发生量测报技术初步研究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430064)王瑞琪黄民松万鹏樊孝贤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石尚柏罗汉刚湖北省荆州市植保站(434100)齐立周柏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是棉花的主要害虫...
- 王瑞琪黄民松万鹏樊孝贤石尚柏罗汉刚齐立周柏龄
- 关键词:棉铃虫四代棉铃虫发生量测报技术江汉平原
- 单·氰乳剂防治棉红蜘蛛、棉蚜及红铃虫药效试验
- 1994年
- 单·氰乳剂防治棉红蜘蛛、棉蚜及红铃虫药效试验杨和平,张仕福,倪汉文,凌兰,樊孝贤(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430064)20%单·氰乳剂(速杀脒)是本所用有机氮类和菊酯类农药科学混配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虫杀螨剂。该混剂不仅保留了各单剂的特性,而且还...
- 杨和平张仕福倪汉文凌兰樊孝贤
- 关键词:棉红蜘蛛棉蚜红铃虫
- 抗蚜隆等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 1995年
- 抗蚜隆等对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黄明松,何洪俊,樊孝贤,朱文达棉蚜是我省棉花生长前期的重要害虫。在利用自然天敌控制棉蚜危害时,化学防治棉蚜也是常用手段。为了寻找对棉蚜有效而对天敌杀伤最小的化学农药或施用方法,笔者于1994年对...
- 黄明松何洪俊樊孝贤朱文达
- 关键词:棉蚜天敌
- 害虫复合危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初探被引量:2
- 1990年
- 对棉花害虫为害损失的研究,已有过不少报道。然而,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一种害虫。这与棉田害虫的发生与为害规律——整个生育期中多种害虫重叠发生,甚至同一生育期中几种害虫同时为害——并不一致。
- 王瑞琪张仕福樊孝贤何本极熊映清
- 关键词:棉花害虫
- 棉铃虫发生及灾变规律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导致棉铃虫大发生的基本条件是食物链,包括物候、作物布局、栽培耕作制度、棉花生育状况;影响其种群基数的因素有抗药性、天敌的自然控制、防治质量等;决定是否大发生的关键因子是虫情基数和气候等。虫情基数是内因,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外因,二者是导致棉铃虫暴发的关键因子。根据荆州地区1970~1996年共27年的虫情和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选择主要的相关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第4代棉铃虫发生量及灾变预报模型:Y=183.396+15.556X2-0.370X11±84.618,回测正确率为74.1%,试报1997年第4代发生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 樊孝贤王瑞琪黄民松万鹏石尚柏罗汉钢
- 关键词:棉铃虫灾变规律棉花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