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虹
- 作品数:6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被引量:21
- 2002年
-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
- 王睿辉陈耀锋梁虹任惠莉李春莲
- 关键词:胚龄基因型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 河北省主栽小麦品种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研究目的】为了解河北省40年来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河北省40年来的118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特异性检测,分析了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这些品种具有118种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101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绝大多数品种在α、β、γ、ω4个区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α区有15条带,87种带型;β区有24条带,110种带型;γ区有21条带,90种带型;ω区有41条带,111种带型,其中ω区的多态性最大。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043~0.86之间,平均值为0.35。用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对GS值进行聚类,供试品种在GS值为0.354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结论】用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对GS值进行聚类,供试品种在GS值为0.354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讨论了种子醇溶蛋白在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 张茶梁虹王睿辉安浩军王静华赵金峰赵玉新常文锁
- 关键词:小麦醇溶蛋白聚类分析
-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1年
-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
- 王睿辉陈耀锋高秀武秦震霓任惠莉韩德俊梁虹
- 关键词:小麦外源激素幼胚
- 小麦种质抗吸浆虫鉴定及抗虫SSR标记开发被引量:3
- 2021年
-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其生活习性隐蔽,防治困难,筛选抗虫小麦种质及可用于抗虫性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我国不同麦区、不同时期的566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吸浆虫抗性鉴定,并尝试从抗虫性主效QTL所在基因组区段开发新的SSR标记。结果表明,27.03%的供试小麦种质对吸浆虫高抗或免疫,那些早期选育的抗虫品种依然具有很好的吸浆虫抗性。同时,从前期定位的抗麦红吸浆虫主效位点Qsm.hbau-4A所在区段中开发出565个SSR标记,并以11个具有较好多态性的SSR标记,在566份小麦种质资源中对这些标记的检测效率进行了验证,其中标记Xhs87_(201bp)的扩增效果好、检测效率较高(平均65.37%),可以用于抗虫种质资源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章悦王伊瑾梁虹张力菁耿妙苗刘桂茹王睿辉
- 关键词:小麦麦红吸浆虫SSR标记
- 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6
- 2009年
-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和历史演变,本研究以所收集的该省近60年来审(认)定的125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8个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比较丰富,以每穗不孕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高(52.63%),其次为单株粒重和有效分蘖数,每穗小穗数的变异最小;多样性指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1.62增加到目前的1.89,平均值为1.76,但略低于其他省份。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可将125份材料聚为3大类,其中80.8%(101个)的品种归入第3大类,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品种。这说明该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遗传基础仍需进一步拓宽。
- 李志波王睿辉张茶梁虹马峙英赵玉欣王静华
- 关键词:普通小麦农艺性状
- 小麦幼胚体细胞无性系及其继代过程的微观结构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由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幼胚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继代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胚性无性系和非胚性无性系的结构差异。结果发现,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的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微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体细胞之间的组织形式上,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强的小麦具有较好的细胞组织形式,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弱的小麦其体细胞组织形式也较差。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在组织结构上趋于无序化,且这种无序化的进程也受到小麦基因型的影响:对于耐离体培养小麦,在经历多次继代后,组织的有序化程度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对于胚性无性系产生频率低的小麦,不仅其早期培养过程中胚性细胞所占的比例较低,且组织间的有序性很快在有限的继代过程中趋于崩溃。
- 梁虹陈耀锋王睿辉任惠莉李春莲韩德俊
- 关键词:小麦幼胚胚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