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涛

作品数:113 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火炸药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4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兵器科学与技...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废水
  • 19篇硝基
  • 16篇炸药
  • 14篇超临界水
  • 14篇超临界水氧化
  • 12篇生产废水
  • 11篇絮凝
  • 10篇水处理
  • 10篇降解
  • 9篇絮凝剂
  • 9篇六硝基
  • 9篇废水处理
  • 8篇生物絮凝
  • 8篇生物絮凝剂
  • 8篇微生物絮凝
  • 8篇微生物絮凝剂
  • 7篇丁二烯
  • 7篇端羟基
  • 7篇端羟基聚丁二...
  • 7篇聚丁二烯

机构

  • 113篇中北大学
  • 6篇四川科技职工...
  • 2篇中国兵器工业...
  • 2篇成都工业学院
  • 2篇三门峡化工机...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陕西应用物理...
  • 1篇西安物华巨能...
  • 1篇山东圣世达化...

作者

  • 113篇柴涛
  • 54篇刘玉存
  • 32篇袁俊明
  • 31篇王建华
  • 25篇于雁武
  • 15篇刘登程
  • 12篇郭嘉昒
  • 9篇赵光明
  • 9篇杨晓汾
  • 7篇常双君
  • 7篇张景林
  • 5篇于国强
  • 5篇胡菲
  • 4篇林凡聪
  • 4篇郭峰波
  • 4篇李斌
  • 4篇王敏
  • 4篇李娜
  • 4篇张包民
  • 4篇苏萍萍

传媒

  • 7篇火工品
  • 6篇化工中间体
  • 4篇含能材料
  • 4篇中国胶粘剂
  • 4篇火炸药学报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中北大学学报...
  • 4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山西化工
  • 3篇化工技术与开...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爆破器材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广州化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山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催化剂条件下HTPB/IPDI黏结剂体系的固化过程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解不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乙酰丙酮铁(Fe AA)、辛酸亚锡(TECH)、三亚乙烯二胺(DABCO)、三苯基铋(TPB)、纳米氧化锌(nano-ZnO)]条件下HTPB/IPDI黏结剂体系的固化过程,采用黏度法研究了45℃时,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体系的黏度-时间关系,并探讨了固化反应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45℃时,无催化剂和不同催化剂作用下HTPB/IPDI体系的流变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_(blank)=0.002,k_(DBTDL)=0.045,k_(FeAA)=0.0439,k_(TECH)=0.0335,k_(DABCO)=0.0051,k_(TPB)=0.0036,k_(nano-ZnO)=0.0034。不同催化剂对HTPB/IPDI体系固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效果为:DBTDL>Fe AA>TECH>DABCO>TPB>nano-ZnO。在HTPB/IPDI体系中,使用DBTDL,Fe AA,TECH,DABCO,TPB,nano-ZnO作为催化剂时,黏结剂体系的适用期分别为0.3,0.7,1.9,6.7,16,18 h。通过固化过程中浆料适用期和反应速率常数k的变化情况分析,认为TPB更适合作为HTPB/IPDI体系的固化催化剂。黏度对数随时间的增长趋势均呈现出前期快后期慢,向图线右下方偏离的两阶段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IPDI中NCO基团反应活性的明显差异导致:IPDI中的伯NCO基受到环己烷环和甲基的位阻效应,其反应活性明显低于环上的仲NCO基的反应活性。
马慧刘玉存柴涛郭嘉昒胡拖平罗进张俊
关键词:催化剂适用期
一种环保型铝土矿脱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环保型铝土矿脱硅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高铝高硅型铝土矿的脱硅提质方法领域,可解决现有选矿脱硅方法存在的能耗高和热耗高、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包括进料口、进气口、集料桶、圆孔板、气室、管道、干法除尘装置和...
于雁武刘玉存柴涛荆苏明王建华袁俊明贾康辉茹锐锋郭远赵浩冬
文献传递
一种以3,5-二氯苯胺为原料合成BTAHNAB的方法
本发明属有机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以3,5‑二氯苯胺为原料合成新型耐热含能材料3,3',5,5'‑四氨基‑2,2',4,4',6,6'‑六硝基偶氮苯即BTAHNAB的方法。3,5‑二氯苯胺投入硝硫混酸中,反应...
荆苏明刘玉存吕东瑜段英杰于雁武王建华袁俊明柴涛
季铵盐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4年
季铰盐生产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根据废水的特点及其主要危害,概述了近些年我国季铵盐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常用方法,对各类方法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回收利用和组合工艺是今后处理季铵盐废水的发展方向。
苏萍萍柴涛
关键词:季铵盐废水处理技术
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综述了硝基芳香化合物废水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此类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刘瑞娟柴涛
关键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废水处理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
铱钽涂层形稳阳极电解含乙腈的模拟废水被引量:1
2016年
乙腈是一种脂肪族的急性剧毒有机污染物,不仅危害大而且来源广泛,众多行业产生的污水中都包含乙腈。为了找到一种适合的DSA阳极来高效率地降解乙腈,对四种不同材料的阳极(钌铱钛(Ti/TiO_2-IrO_2-RuO_2)、钌铱钛锡(Ti/TiO_2-IrO_2-RuO_2-SnO_2)、铱钽钛(Ti/TiO_2-Ta_2O_5-IrO_2)和铱钽钛锡(Ti/TiO_2-Ta_2O_5-IrO_2-SnO_2))分别降解乙腈模拟废水的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国标法测定不同时间段降解产物的COD值,比较四种阳极对乙腈模拟废水降解效果的优劣,结果显示在降解2.5 h时涂层含有铱钽钛元素的电极对乙腈的降解效果最佳。并以此电极为代表优化降解乙腈模拟废水条件,得到最佳条件为:p H为6.60,浓度为每500 m L水中含1.32 m L乙腈,电压为4.10 V,在此条件下降解率可达到69.0%。
段婉君柴涛冯一伟周英勃
关键词:DSA电极响应面
六硝基茋生产废水的微生物脱色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六硝基茋(HNS)生产废水色度高、毒性大等特点,选用低成本、高效率且无二次污染的微生物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从生活污水中筛选得到一株对HNS废水具有较好脱色效果的好氧菌WH2,革兰氏染色观察确定为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采用WH2菌脱色处理HNS废水,确定了达到最佳脱色效果的实验条件为:培养温度32~36℃、pH值6.0~7.5、培养时间60h左右,最适菌液投加量为在浓度为10%的100mL废水中加入30mL菌液。处理后废水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7.3%,COD去除率达到88.7%。实验证明用微生物脱色处理HNS生产废水是可行的,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敏柴涛林凡聪刘瑞娟郭嘉昒
关键词:脱色微生物生物降解
全文增补中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絮凝机理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等,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了在微生物絮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任文萍柴涛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提纯实际应用
超临界水氧化五氯硝基苯生产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超临界水氧化五氯硝基苯生产废水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法,判断影响氧化处理效果的主次顺序为温度、压力、时间,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0℃、反应压力28 MPa、停留时间30 s。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强两个主要因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温度升高和压强增大都有利于污染物去除。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SCWO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1级标准,验证了该最佳工艺条件的合理性。进行了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超临界水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COD的去除率。非均相催化剂中,采用TiO_2/ZnO双金属组合催化氧化的效率高于单一金属,均相催化剂Zn(NO_3)_2和Fe(NO_3)_3的催化效率相差无几,且都高于Cu(NO_3)_2催化效率,Na_2CO_3的催化效果最高。
刘威柴涛赵军霞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超临界水氧化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絮凝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筛选出活性高、用量少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探讨絮凝剂的成分及其絮凝特性。[方法]通过稀释涂布法和划线法,从花园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WH-2,探讨其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高于90%。该菌产生的絮凝剂不含还原糖。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3 ml时,絮凝率最高,达75.4%。[结论]WH-2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刘瑞娟柴涛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絮凝率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