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宏 作品数:14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认知行为干预对狂犬疫苗接种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狂犬疫苗接种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狂犬疫苗接种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狂犬疫苗接种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狂犬疫苗接种期间对患者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完成全程接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种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完成全程接种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狂犬疫苗接种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疫苗接种知识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接种期间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荣静 柳文宏 许巧珍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 狂犬疫苗接种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满意率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试验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创面结痂与愈合时间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70.73%)比较,试验组(95.12%)治疗总有效率更高(X^(2)=8.613,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创面结痂、愈合时间更短(t=8.409、10.954,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更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更低(t=21.392、20.952、46.028,P<0.05)。结论尖锐湿疣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 笪苏蓉 柳文宏 马立飞 孙凤兰关键词: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 免疫功能 LED红黄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观察LED红黄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疗效。方法将48例患有FCAD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LED红黄光联合rhEGF凝胶)和对照组(单用LED红黄光),每组24例。6周结束后评定瘙痒、灼热等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以及疗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状况。结果治疗组瘙痒和灼热、红斑、鳞屑、丘疹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6%,对照组为79.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D红黄光联合rhEGE凝胶对FCAD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笪苏蓉 孙凤兰 柳文宏 马立飞关键词:面部皮炎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梅毒患者外周血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 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70例未治疗的梅毒患者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 RNA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血清固定组梅毒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 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而潜伏梅毒患者、妊娠梅毒、RPR阴转组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 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99,0.10,0.06,P>0.05)。结论梅毒患者外周血中FOXP3 m RNA表达增高造成的免疫抑制可能在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笪苏蓉 陈官芝 董娜 李红林 柳文宏 王丽娟关键词:转录因子FOXP3 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甲下外生性骨疣1例 2021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右足拇趾肿块8个月伴疼痛,于2021年2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右足大拇趾处出现红色肿块,逐渐增大,伴有明显触痛,趾甲远端缺如,肿块增大后有出血现象,多家医院求治,曾诊断为“甲周疣”、“甲下纤维疣”、“化脓性肉芽肿”等,治疗效果不佳,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及传染病史,家族内亦无相同病例。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9/68 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足大拇趾末端趾甲缺如断裂,见蚕豆大小半圆形隆起性结节,表面鲜红光滑、浸润湿漉,质稍硬,有明显触压疼痛,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笪苏蓉 柳文宏 马立飞 孙秀娟 闵廷喻 张鑫关键词:骨疣 外生性 甲下 卡介苗多糖核酸配合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配合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给予光动力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CD3^(+)、CD4^(+)、CD8^(+)T细胞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及CD3^(+)、CD4^(+)T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CD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整体随访率为96.43%,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配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安全可靠,且预后良好。 柳文宏 笪苏荣 马立飞关键词:卡介苗多糖核酸 光动力疗法 女性外生殖器 尖锐湿疣 免疫功能 癃畅颗粒对实验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fas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解中药癃畅颗粒对实验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凋亡调控基因Fas表达的影响,明确癃畅颗粒缩小前列腺体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的机理,为该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柳文宏关键词:上皮组织 细胞凋亡 调控基因 文献传递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对其RPR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对其RPR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的影响。方法选自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6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I期梅毒和II期梅毒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RPR阴转率及治疗后血清固定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 06%)高于对照组(73. 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I期梅毒和II期梅毒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RPR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固定率(5. 88%)低于对照组(32. 3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患者疗效明显,可以提高RPR阴转率和降低血清固定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柳文宏 荣静 笪苏蓉关键词: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 早期梅毒 胸腺肽联合足叶草酯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足叶草酯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护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9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足叶草酯治疗,B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足叶草酯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每个患者自入组起观察随访半年,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C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C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A组33.33%与B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足叶草酯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加之护理干预疗效更加,且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医护综合治疗模式。 章益琴 李晶 柳文宏 笪苏荣 张艳关键词:尖锐湿疣 胸腺肽 足叶草酯 疗效 护理 非索非那定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非索非那定联合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非索非那定60 mg,2次/d,同时照射中波紫外线,隔日1次,连续10次。对照组28例口服非索非那定60 mg,2次/d,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64.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索非那定联合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 笪苏蓉 李红林 柳文宏 章益琴 张艳 陈官芝关键词:非索非那定 UVB 玫瑰糠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