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遂喜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襄樊日报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排忧解难报道创新探
- 2005年
- 纵观近几年党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报道,总觉得单调,有一种例行公事之感,那么,如何搞好排忧解难报道的创新呢?思想创新。让报道的主动性强些再强些:思想支配行动。要搞好排忧解难、送温暖报道,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此来提高新闻传播的品位,使我们的党报真正做到事为民所办,难为民所解,情为民所系,实现党报与读者的交融。
- 柯遂喜柯娟
- 关键词:党报新闻传播主动性公事群众
- 党报主流新闻“三贴近”探索
- 2004年
- 2003年“七一”前夕,湖北《襄樊日报》连续5天在头版显著位置赫然出现了一组夺人视线的、令人振奋的系列报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写在襄樊大地上的答卷》。
- 陈心安柯遂喜王一波
- 关键词:主流新闻党报《襄樊日报》答卷
-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提升地市党报核心竞争力被引量:1
- 2006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对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 柯遂喜
-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核心竞争力地市党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党委机关报地市级
- 寻找百姓关心的报道角度
- 2003年
-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突破口,也为党报改进和提高宣传艺术搭建了一个平台.
- 陈心安柯遂喜
- 关键词:党报新闻报道社会热点报道
- 创新理念做大做强党报
- 2006年
- 创新报业评判体系,坚持“两个效益”一起抓的经营模式
长期以来,评价地市级党委机关报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社会效益。追求社会效益是党报的性质决定的。这是毫无疑议的。但这种评判体系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首先,它忽视了党报的“两重性”。党报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桥。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物化的精神文化产品,这种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在实践中,我们只强调了它的政治属性,而忽视了它的商品属性;在管理上.只强调了舆论导向。而忽视了媒体发展;在评价考核中.只强调了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这种现象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当得到有效克服,真正做到“两个属性”一起要,“两个效益”一起抓。
- 柯遂喜
- 关键词:党报精神文化产品文化体制改革
- 地市党报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 2006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个发展的机遇。
- 柯遂喜
-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地方党报文化体制改革党委机关报地市级
- 党报主流新闻“三贴近”探路
- 2003年
- 陈心安柯遂喜王一波
- 关键词:党报主流新闻百姓视角新闻视角
- “规定动作”出新 “自选动作”出彩——《襄樊日报》2002年新闻宣传魅力探源
- 2003年
- 把关注“国计”与关注“民生”融为一体,打造一张充满魅力的报纸,是《襄樊日报》2002年的个重要办报特色。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大事喜事不断;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志在必得,中国·襄樊国际诸葛亮文化节暨中西部经贸洽谈会(以下简称“一节一会”)成功举办、农村税费改革深入推进,中心工作一个紧接一个另一方面,读者对媒体的选择性更强,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襄樊日报》转换办报理念,把报道“领导关心”的与报道“平民关注”的放在同一重要位置,并尽力做到让“规定动作”出新,让“自选动作”出彩,使党委机关报在传播主流思想和引领社会时尚中充分显现出特有的魅力。
- 陈心安柯遂喜王一波
- 关键词:《襄樊日报》党报舆论导向专栏
- 在改革中强化主报功能 在创新中展现党报风采──《襄樊日报》以“三个调整”应对挑战
- 2001年
- 陈心安柯遂喜
- 关键词:地方报纸《襄樊日报》版面结构党报
- 论党报引导与服务的关系
- 2002年
- 柯遂喜
- 关键词:党报新闻报道舆论引导舆论监督政务报道